2010年“实案选登”栏目(3—7期)预告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xqfe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第3期:队列队形 投稿时间(2010年1月1日——2010年2月15日)
  队列队形是目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武和专业技能测试的必备项目,不仅考验教师的专业基本功,还对教师的临场应变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在目前的常态教学中,一般将其放在准备部分,其内容相当简单,四面转法、立正、稍息、报数等,最多不过一列变二列,一路变二路,缺少行进间的队伍变化和队形变化。本期设计主要围绕:行进间转法、原地和行进间的队形变换;包括各种螺旋形跑的组织;以及各种队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与调动。由于内容受到一定的限制,可以设计成片段形式(不要用课堂实录),主要关注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如何使学生既快又准确地掌握。
  2010年第4、5期:篮球 投稿时间(2010年月2月16日——2010年4月15日)
  篮球项目包括中小学教学中各种球性、步法练习,运球、传球、投篮、技战术等各个技能(战术)单元的课时教学设计,以及高中模块教学的深度技战术配合的优秀案例。设计注重教学步骤、方法的有效性,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措施,学练平台的构建。其中,小学低段可以是小篮球,主要以球性练习和直线运球为主,小学高段和初中主要集中为运球、传球、投篮和防守步法教学设计。
  2010年第6期:短跑 投稿时间(2010年4月16日——2010年5月15日)
  田径作为高中必修必学的模块,短跑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学习内容,也是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短跑动作较为单一,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特别是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陈旧的设计已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本期旨在寻求老师在短跑教学中的金点子,探讨提高短跑教学效果的手段与方法的典型设计,这对于提高短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2010年第7期:合作学习 投稿时间(2010年5月1日——2010年6月15日)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激发了学习热情,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从而构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策略。那么从“合作”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教学中又怎样去设计与运用呢?本期则以“合作学习方式设计”为主题,进行各种运动技能学习中运用合作教学解决的典型设计,要注重学习方式运用的可操作性,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与教师指导,追求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其他文献
教踢毽子课时,我们发现同学们刚买来的新毽子踢的时间不长却容易掉羽毛,特别是毽底与毽柱更易断掉,经过反复思考和试验改进,使用前先给毽子穿上新衣服再使用,效果很好,简称穿衣法。  制作方法如下 :  1.找来各种颜色的小布片、细线绳(或细铁丝)。(如图1)  2.剪一个比毽子底略大,恰好包起来不超过毽柱高的圆布。经过试验,圆布的半径通常是底毽半径的三倍。(如图2)  3.把毽子放在剪好的圆布中间,包好
2000年毕业参加工作后,从同事那里见到了你,爱好读书的我,读完了里面的文章,立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体育教学》成了我每年的必定刊物,捧读每一期杂志,欣赏每一篇文章,反思自己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颁奖暨全国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于2009年4月23-24日在京召开。本次大会首先现场颁发了8个学科“
一、设计思路    1.以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目标统领教学全过程,使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评价手段的选择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突出高中(水平五)田径必修模块教学的“主题性”、“基础性”及“拓展性”,使先进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基于本校的实际及学生的特点,将高中(水平五)田径必修模块教学第6次课跑的拓展练习——校园定向跑游戏作为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3.注
目睹队员在寒冷冬天训练中流汗,有几分欣慰,又有几分“心疼”。欣慰的是,我和队员在为我们的目标努力拼搏着;心疼的是,队员湿透的衣服在冒着热气,训练结束后穿着那湿透的衣服回到宿舍。望着队员,我想起我在高中训练队那段痛苦岁月——
一,小海绵块的制作我们将废旧的海绵切割,成10cm×10cm×20cm的长方体小块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计大小,然后用帆布缝制成相应的尺寸包裹在外面,这样小海绵块就制作好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倡导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达到学习动作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判断和相互协作能力,变课堂为乐园,在特定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地进行学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设计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激发兴趣,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和
手球是一种用手持球,运用移动、传球、接球、运球、射门、封抢断球等技术,以及各种攻防战术进行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手球起源于欧洲。1917年,德国柏林体育教师海泽尔专为女子设
1.队列练习  利用队形队列,如稍息、立正,蹲下、起立,坐下、起立,原地踏步走、起步走、跑步走等,强调学生注意站立时不要拱背、含胸,注重立、坐、行的正确姿势,锻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针对性锻炼  1)加强对学生肩部和背部肌肉的锻炼。简单而有效的练习手段是,双手宽握单杠做引体向上,并主动用胸部去触杠,加强背部和肩部的肌肉力量。  2)姿势强化。抬头挺胸,头顶沙袋或实心球,沿直线行走
阅读了刊登在《体育教学》杂志2010年第2期上,由赵超君老师撰写的题为《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中规定必修内容的思考》(下称赵文)一文,触动颇大。深感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体育教学工作者必然要选择、寻找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各种路径。而赵超君老师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中规定必修内容的提议,就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选择问题上发出的一个改革的声音,而且是一种要求恢复过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