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划及菌源传播路径分析

来源 :植物保护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to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 f.sp.tritici Eriks的菌源地和常发区,近10年秋苗病害始见期提前、流行期加长、危害损失呈上升趋势.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全省132个小麦主产县(市、区)1987-2006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域可划分为川西北越夏区、川西南越夏及冬繁区、盆地冬繁区和川东南春季流行区.GIS软件分析发现病菌孢子在四川盆地内的传播路径为沿岷江、涪江、沱江和嘉陵江等4条河流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传播.
其他文献
通过对靖边地区的马五;层岩样进行扫描电镜、铸体薄片以及压汞分析,对该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进行了分类与特征研究,认为次生孔隙中的溶蚀孔(缝)和晶间孔为该储集层的主要
目的:明确白念珠菌线粒体功能缺陷对菌株细胞壁结构及致病力的影响。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野生株与缺陷株胞壁结构的差异;利用 qPCR检测野生株与缺陷株细胞壁成分 MNN4、PHR3,
( ):您在金属成形与材料建模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更于201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清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成果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林建国:本人在金属成形与
期刊
@@
对富硒灵芝中可溶性硒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对各实验参数进行了选择,得出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8h,提取次数3次.在单因素
目的:研究香芹酚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香芹酚对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香芹酚对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
目的:研究野黄芩苷对Caco-2细胞中P-糖蛋白(P-gp)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野黄芩苷(25,50及100μmol·L-1)与Caco-2细胞共孵育24 h,48 h及72 h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野
目的:研究贞冰口溃宁含片抗炎镇痛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醋酸致金黄地鼠口腔溃疡法观察其促
目的评价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伴发痫性症状的发生率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07年9月~2008年8月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的2862例既往无癫痫病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RT-PCR(RQ-RT-PCR)方法,检测初诊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的常见特征性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评价其在疾病诊断和微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设
480只健康的1日龄父母代黄羽肉鸡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A组饲喂小麦基础日粮,B组饲喂小麦基础日粮添加木聚糖酶(木聚糖酶在日粮中的含量为 1.2×104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