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坝”为什么这样“红”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960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6月27日上午,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區便民服务中心。
  大楼左侧,一棵粗壮的黄葛树冠盖葱郁、绿意盎然。
  树荫下,一群人正驻足倾听灌坝社区探索城市基层党建的经验介绍。
  而人群中间、正在给前来“取经”的客人讲解的,正是灌坝社区党委书记杨勇。
  “现在来灌坝调研的人一批接一批。”杨勇自豪地说。
  近年来,灌坝社区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浇灌出了社区民居的“幸福常青树”,让社会治理越来越好,居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如今行走在灌坝社区,随处可见一幅幅温馨画面:街坊邻里守望相助,其乐融融;“红旗党员”穿梭在楼栋庭院间,收集社情民意,悉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红袖标”忙着文明劝导、环境保护、治安巡逻……
  从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社区“蝶变”成为奉献、卫生、互助、文明、和谐的“五型社区”和南川区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窗口,灌坝是怎样“红”起来的?
  头雁领航,灌坝有个“小巷总理”
  ——抓紧抓实主业主责,破解城市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主业主责意识不强、重形式轻落实等难题,避免党建工作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形式化倾向。
  “如何当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
  在灌坝社区“两委”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会上,一位“取经者”向杨勇抛出了这个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杨勇成竹在胸——自2005年担任灌坝社区党委书记以来,他就曾反复琢磨和思考过类似的问题。
  “当好‘领头雁’,关键在领头。要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带领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杨勇这样回答。
  事实上,对杨勇而言,要“领好头”并不容易。
  灌坝社区地处南川老城区和农村的接合部,属于典型的老旧无物业管理社区,人员构成复杂,矛盾纠纷多,社会治理难度大。
  杨勇刚来到灌坝社区时,办公室里总是挤满了居民,全是反映各种问题的。“按下葫芦浮起瓢”,社区问题层出不穷;社区工作人员却显得“势单力薄”,虽然长期到处奔波、疲于应付,成效却并不明显。
  更让杨勇感到郁闷的是,每当党组织开展活动,到场的党员总是寥寥无几,更不用说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了。
  面对这样的窘迫局面,杨勇决定先从自己做起,做出一个“好书记”应有的样子。
  于是,每当社区邻里闹矛盾了,老人生病了,路灯坏了,他无一不是冲在前列,让事情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就这样,久而久之,杨勇参与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
  “做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落脚点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既需要用心用情,也需要讲究方法,善使巧劲。”杨勇吐露心声。
  当好“领头雁”之余,针对党员党性觉悟不高、服务群众能力不足等问题,杨勇还在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注重通过教育和机制建设,激发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如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在党员中实行“红旗评优机制”等,有效提高了社区党员服务群众的本领和能力。
  “杨书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因为经常在社区来回奔走,在我们的微信好友步数排行榜上,他平均每天步数都能达到20000多步甚至更多,榜首也因此几乎天天被他‘霸占’。”灌坝社区工作人员曾祥文说。
  在“头雁”的感召和不懈努力下,社区党组织细胞逐渐被激活。
  战斗堡垒“由外而内”全覆盖
  ——因地制宜整体推进,以典型引路、抓点带面、打造特色,填补空白、疏通堵点,杜绝基层党建“盆景化”,着力实现“有形覆盖”向“同心同向”转变,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
  2018年6月27日下午2点,南川银林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刚一进入这家“南川优秀民营企业”的大门,一股浓厚的“红色”气息就扑面而来。屋子里设有宽敞的党员活动室,书架上整齐陈列着最新的党刊党报,党员员工都佩戴着鲜红的党旗徽章……
  作为一名党员,公司负责人曹育林即将迎来期待已久的神圣时刻。
  在东城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任芳和杨勇等人的见证下,新成立的公司党支部举行了揭牌仪式,曹育林脸上写满了激动。
  在公司成立党支部,是曹育林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他亲身见证了灌坝社区的“蝶变”,坚信有了党组织,也能够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倾注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截至当天,灌坝社区党支部数量已经达到18个。
  看到党的战斗堡垒在灌坝社区能够遍地开花,杨勇内心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社区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想要把各项工作干好,必须发挥好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作用。
  为此,多年来,灌坝社区党委坚持群众在哪儿、队伍在哪儿、问题在哪儿,党的阵地就应该建到哪儿,让党旗插遍社区每个角落,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满园芬芳”。
  不过,做到了“有形覆盖”还不够,还需朝“同心同向”使力。
  刚获得东城街道“七一”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的灌坝社区承铄党支部,考虑到所在老旧城区即将拆迁改造,于是提前谋划,因势利导地提出了“三找党组织”建设新思路——“找骨干力量,找群众需求,找服务措施”,让党组织助力旧城旧貌换新颜、社区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像承铄党支部这样的基层党组织在灌坝社区还有不少。对群众需求,党组织只有先做到有求必应,方能一呼百应,党组织才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独唱”变成了“大合唱”
  ——上下衔接左右联动,破解辖区条块分割、基层党建“碎片化”问题,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广泛凝聚共驻共建共治、互联互动互助共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今年5月,杨勇又多了一个“头衔”——“南川区城市基层党建书记工作室”主持人。   灌坝社区,如今是南川区下好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颗“棋子”。
  搭建书记工作室这个平台,联合多个社区、吸纳党建专家成员示范建立书记工作室专业团队,可以充分发挥优秀书记“传帮带”作用,更好地辐射和引领其他街道社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南川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除此之外,南川区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通过将灌坝社区打造成为区级城市基层党建的‘试验田’和示范窗口,以点带面,不断创新探索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方法,走出一条切合南川实际的郊区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路子。”南川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霄霄说。
  灌坝社区何以“堪此重任”?
  这与灌坝社区一直以来致力于探索促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条块融合、突出“大党建”互联互动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城市街道社区涉及主体多、关系互不隶属,条块分割严重,社区内入驻单位对党建和社区工作也不以为然,大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对于有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仅凭社区‘单打独斗’无法解决,必须联合驻区单位,整合资源,联动配合,凝聚治理合力。”张霄霄说。
  条条和块块,在哪里交叉,就在哪里着力。灌坝社区坚持共驻共建共治原则,通过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地位、坚持和完善联席会议、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与驻区单位开展项目合作等措施,推动社区“大党建”不断走向深入,过去的情况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2018年7月6日下午,包括“南川区城市基层党建书记工作室”成员单位、非公党支部、联席单位在内的300余名党员联合开展了一次主题党日活动。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城市基层党建从原来的‘独唱’变成了‘大合唱’,更让‘同在屋檐下,同是一家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杨勇笑着说。
  用“金服務”打造党建“金品牌”
  ——全面统筹总揽全局,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工作误区,以“党建 ”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和社区整体提升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基层党建“空心化”等问题。
  如今,金山丽苑小区居民盛林,又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他逢人就会夸起“好邻居”。
  “多亏了小区里的‘好邻居’——党员志愿者,把我从生死边缘拉回来。”盛林说。
  去年,51岁的盛林因双肱骨头坏死,出门又摔断了腿,孤身一人又无亲友照顾,在床上完全无法动弹,加上治疗费太高,于是他动起了轻生的念头。
  所幸,盛林的情况被小区“好邻居”志愿服务队的党员志愿者周锡容等人及时发现。志愿者们积极发动社区群众捐款,帮忙联系南川骨科医院减免部分医疗费,还轮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最终只花了两万多元便治好了盛林的伤。
  半年过后,伤病得到基本康复的盛林,专门为社区党员志愿者们送上了一面锦旗以示感激。
  这只是灌坝社区打造“好邻居”志愿服务品牌、发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一个生动写照。
  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心在社区、关键在社区、难点在社区、成效也在社区。仅仅依靠有限的社区工作人员“小马拉大车”,很难满足社会治理需求。因此,必须充分发动无职党员和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来解决群众问题。
  基于这样的思考,灌坝社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广泛征求居民需求,针对邻里纠纷协调难、老旧小区管理难、老弱病残需求多、读书孩子无人辅导等社会突出问题,确立开展以奉献、卫生、互助、文明、和谐为目标的“五型”社区创建活动。
  在此背景下,“好邻居”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好邻居”下设三个特色志愿服务队:把能主持公道的编入“吼班大哥”服务队;把能引导劝解社会和家庭矛盾的编入“劝和大妈”服务队;政策法律水平宣传能力强的,则编入“知心姐姐”服务队。
  哪里有矛盾和困难都愿意管一管的周锡容,选择加入了“劝和大妈”服务队。作为党员,多年来,她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旧城改造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多次被评为社区的“红旗党员”。
  随着“好邻居”志愿服务队的不断发展壮大,灌坝社区成立了志愿服务站,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规章制度,特别是相关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用“金服务”赢得群众的“金口碑”。如今,“好邻居”在整个南川区得到推广,成为在全区都叫得响的党建志愿服务品牌。
其他文献
对企业党建特别是非公企业党建而言,如何解决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相互脱离的“两张皮”问题,已经成为党建工作能否落地生根的关键。  在这方面,荣昌区近年来主要从“软”“硬”两个方面进行了努力,成效初现。  “硬件”上,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彰显堡垒作用。通过实施党的组织覆盖率100%、党的工作覆盖率100%、党建指导员覆盖率100%、党组织调查摸底100%“四个全覆盖工程”,实现了企业党员应找尽找,企业党组
从就业“统包统配”到“我的人生我做主”  ——自改革开放启动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人才配置也逐步由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单一的统包统配体制,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体制转变——在短短几十年间,城镇职工从“铁饭碗”到“合同工”,大中专学生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农村劳动力从“就业去远方”到“家门口就业”,就业服务从“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到“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市场发生了翻天
直辖以来,重庆的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城市形象大幅跃升。目前,公交线网覆盖率达到75%,新建跨江大桥16座,新增城市道路近1500公里,建成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5%和70%,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3%,主城区空气优良以上天数占全年的75%以上。完成187座公共厕所的改扩建,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已达到63%,道路冲洗率达到55%。   
有待挖掘的“数据金矿”  眼下,大数据对城市管理的影响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挖掘“数据金矿”,助推城市发展。  然而,大数据的成熟应用尚需时日,想要深度利用大数据,城市需要下一盘谋划长远的棋。  那么,城市应该如何运用大数据?大数据又能够为城市管理和发展带来什么?  事实上,大数据的应用和研究,事关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推动部门、区域、行业间的数据开放融合,构建发展决策、问题诊断、产
式周表哥:  别仅三月,而东西相隔竟迢迢在三万里外,想念何如!出国后,途中曾数寄片,想均入览……  兄之来函,以本月中旬至,彼时弟至英伦已一旬余。来书语重心长,读之数遍,思潮起伏,恨不与兄作数日谈,一倾所怀。积思愈多,执笔亦愈迟缓,一函之报,竟至今日,得毋“望穿秋水”邪?  ……  弟之思想,在今日本未大定,且既来欧洲猎取学术,初入异邦,更不敢有所自恃,有所论列。主要意旨,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
乡村文化振兴“三步走”蓝图  到2020年——  立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实现标准化均等化。  公共文化设施、队伍、活动、投入得到保障。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乡村文明水平显著提升。  到2035年——  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乡村文化振兴达到新高度。  现代公共
立足内陆拥抱寰宇  ——重庆因开放开明而“气质”更佳。透过实施平台提升、通道拓展、口岸完善、主体壮大、环境优化等切实举措,发挥好内陆开放高地的辐射带动效应。  【路径】  实施开放平台提升行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核心载体  实施开放通道拓展行动,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实施开放口岸完善行动,打造内陆口岸高地  实施开放主体培育行动,优化开放型经济产业体系  实施开放环境优化行动,营造法治化国际化
这对夫妻,坚守大山16年,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献给了乡村教育。  这所学校,至今尚不通公路,其素质教育成果却让大学教授侧目。  这份坚守,和名利无关,和梦想相连。  冉兴国  1997年冬天,酉阳县楠木乡红星村。  冉兴国拉着妻子,喜滋滋地回家了。  冉兴国是土家族人,身材不高,说话总是轻声细语。  在外打工七年,他存了些钱,结了婚。  这次回家,夫妻俩想好好过个年。  却不想,夫妻俩前脚到家,村党支
走进重庆市廉政教育基地,耳闻贪腐者痛彻心扉的“悔罪声”,脚踏如履薄冰的“险危处”,头顶疏而不漏的“廉政网”,特别是张宗海、蒋勇等人因“一念之差”而至“一墙之隔”的惨痛教训和巨大反差,更使人心灵震撼、感慨万千。  清廉是党员干部最基础、最重要的品质。古人说:“廉者,政之本也。”“清廉”是老百姓对干部最高的褒奖,“贪婪”是老百姓对干部最大的不满。一个干部其他方面再优秀,一旦在廉洁上出了問题,就一切归零
2017年7月22日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  刘辉丽被手机铃声吵醒。电话那头是邻村玉凤村的养猪户罗富贵。  “幺婶,我养的猪崽拉稀,已经死了两头了,啷个办嘛?”  “你莫慌,我马上赶过来。”  穿好衣服,洗漱完毕,顾不上吃早饭,刘辉丽就奔向罗富贵家。  “你这个猪崽应该是前两天你给它们冲凉导致了感冒。”  刘辉丽给了罗富贵两盒兽用藿香正气液,用药之后,当天晚上猪崽的病情就明显好转。  罗富贵口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