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别至今日,二十年。
离别的年纪里,大抵是不知别离为何物,竟是那般的欣喜。记得那时的他站在巷口,手握大把的青枣。马车缓缓地将他带走,我没有半点的哀伤。他从一上车就回身面我而坐,眼睛不眨地看着我。
当他母亲上车,要他坐正的时候,他倔强地摇着肩膀,把小小的青枣放到口里硬生生地咬着。那脆裂的声响一下子击中了年幼的我们,我俩放声大哭起来。
他咧着嘴巴,我也一样。我能够看到他洁白却又残缺的牙齿,而我,想必还没有出齐。因为我比他小整整的一岁半。
后来,我迅速地忘却了这样的伤痛,因为在那时的年纪里,原本就没有什么伤痛可言。但我那时极度地相信着,他一定会回来。
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是他兄弟,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兄弟。
没过多久,我被送去念小学。在众多的伙伴里,我经常能看到很多他的影子。于是,我就开始努力地想象他那时的模样。直到母亲的歌声隐约消失,我沉沉睡去。
我由开始的极度期待,逐渐变换成了一种冷落。这样的冷落,不是无所谓,只是害怕无所谓会让自己对这份年少的情感伤痛,就干脆去刻意地忽视他。
这样的忽视,持续了十年。确切地说,后十年里,我都一直沉浸在对往事无法延续的恨意之中。这样的恨意,在到后来多愁善感的年纪里,就连看到一枚小小的青枣都会忽然的眼眶微润。当然,我是何等地期待着马车,特别是那种在巷口出入的马车。因为我想切实地感受一下,当日的他,反坐面向着我,单纯地从视觉上来说,是何种感受。
终于,在某一日的宴席上,我这些日渐压抑的渴望被彻底地冲垮。而原因很简单,只因为一个陌生人在朋友的引见下,和我共同举杯时,叫了我一声兄弟。
兄弟,那曾是多么亲切的字眼。现在,却沦落到我必须依附于一个陌生人的嘴巴,才能够听到它。我微微地低头,嘴唇紧紧地压住杯沿。一饮而尽。浓烈的酒穿过我的喉咙,撕裂的热。
我忽然想起那日的马车,青枣,残缺的牙齿。
后来,在许久未曾联系的农村朋友口中得知,他此时已经结婚,但过得不是很好。当我闻听此言时,心里忽然的一紧,剧烈地疼痛起来。
终于,我和母亲再次回到了这个曾是那么熟悉的小巷。旧日的家门前,满枝满枝的迎春花开了,压着高高的荒草。
一切都不曾改变,二十年的光阴里。仿佛只有那一株青枣树与我,还有他一同改变了。
巷口的一群孩子在玩耍,大笑着,那笑容,像此时绚烂的迎春花。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他幼时的家门里走了出来,朝着巷口的方向走去,低身,抱起一个正在玩耍的孩子,欲转身离开。
我与他的目光,就在那一刻里交接。他大抵是认不出我了,可我却能够如此清楚地认出,那就是他。我没有开口叫他,因为那时,我正沉浸在一种瞬间袭来的失落中。
是的,他没有认出我,一直没有。
终于,他在进门的那一刻还是认出了我的母亲。他逐渐向我们所在的位置靠近,我不由得紧张起来。这样的紧张,是后来的几年里一直没有的。无论是接见多大的人物,我都不会像今日此时一般,呼吸急促。
他站定着,和母亲寒暄了几句后,终于仔细地打量着我,叫出了我的名字。可这样的欣喜,终究是短暂的。当他的目光接触到我身后豪华的轿车时,刹那间从他发黄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自卑。当然,他没有再像幼时一样直呼我兄弟,而是连名带姓地叫着我。
这样的称呼,我只能报以他一个微笑,还有那一个压疼我胸口的拥抱。我敞开手,将他和他的孩子一并抱住。强忍泪水。
从始至终,我都没有按设想的那样做,带他去城市,给他一个很好的工作。因为,他并不如朋友所说那般,过得不好。相反,我觉得他这些年过得很好。至少,比我过得好。
他不用为每天的资料从早忙到晚,电话不断;他不用担心在拥挤的车道里,他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更不用担心屋内的电脑没关,煤气没断。我想,这样的安定,是我不能用权利去剥夺的。
并且,时光已将所有的旧日裁碎,包括年幼时的离别。只是,我紧咬着不放。所幸的是他放了,并且放得如此安然。
当然,我没告诉他,时别至今日,这些都是我一直想看到的。
(编辑·姚磊)
离别的年纪里,大抵是不知别离为何物,竟是那般的欣喜。记得那时的他站在巷口,手握大把的青枣。马车缓缓地将他带走,我没有半点的哀伤。他从一上车就回身面我而坐,眼睛不眨地看着我。
当他母亲上车,要他坐正的时候,他倔强地摇着肩膀,把小小的青枣放到口里硬生生地咬着。那脆裂的声响一下子击中了年幼的我们,我俩放声大哭起来。
他咧着嘴巴,我也一样。我能够看到他洁白却又残缺的牙齿,而我,想必还没有出齐。因为我比他小整整的一岁半。
后来,我迅速地忘却了这样的伤痛,因为在那时的年纪里,原本就没有什么伤痛可言。但我那时极度地相信着,他一定会回来。
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是他兄弟,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兄弟。
没过多久,我被送去念小学。在众多的伙伴里,我经常能看到很多他的影子。于是,我就开始努力地想象他那时的模样。直到母亲的歌声隐约消失,我沉沉睡去。
我由开始的极度期待,逐渐变换成了一种冷落。这样的冷落,不是无所谓,只是害怕无所谓会让自己对这份年少的情感伤痛,就干脆去刻意地忽视他。
这样的忽视,持续了十年。确切地说,后十年里,我都一直沉浸在对往事无法延续的恨意之中。这样的恨意,在到后来多愁善感的年纪里,就连看到一枚小小的青枣都会忽然的眼眶微润。当然,我是何等地期待着马车,特别是那种在巷口出入的马车。因为我想切实地感受一下,当日的他,反坐面向着我,单纯地从视觉上来说,是何种感受。
终于,在某一日的宴席上,我这些日渐压抑的渴望被彻底地冲垮。而原因很简单,只因为一个陌生人在朋友的引见下,和我共同举杯时,叫了我一声兄弟。
兄弟,那曾是多么亲切的字眼。现在,却沦落到我必须依附于一个陌生人的嘴巴,才能够听到它。我微微地低头,嘴唇紧紧地压住杯沿。一饮而尽。浓烈的酒穿过我的喉咙,撕裂的热。
我忽然想起那日的马车,青枣,残缺的牙齿。
后来,在许久未曾联系的农村朋友口中得知,他此时已经结婚,但过得不是很好。当我闻听此言时,心里忽然的一紧,剧烈地疼痛起来。
终于,我和母亲再次回到了这个曾是那么熟悉的小巷。旧日的家门前,满枝满枝的迎春花开了,压着高高的荒草。
一切都不曾改变,二十年的光阴里。仿佛只有那一株青枣树与我,还有他一同改变了。
巷口的一群孩子在玩耍,大笑着,那笑容,像此时绚烂的迎春花。
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他幼时的家门里走了出来,朝着巷口的方向走去,低身,抱起一个正在玩耍的孩子,欲转身离开。
我与他的目光,就在那一刻里交接。他大抵是认不出我了,可我却能够如此清楚地认出,那就是他。我没有开口叫他,因为那时,我正沉浸在一种瞬间袭来的失落中。
是的,他没有认出我,一直没有。
终于,他在进门的那一刻还是认出了我的母亲。他逐渐向我们所在的位置靠近,我不由得紧张起来。这样的紧张,是后来的几年里一直没有的。无论是接见多大的人物,我都不会像今日此时一般,呼吸急促。
他站定着,和母亲寒暄了几句后,终于仔细地打量着我,叫出了我的名字。可这样的欣喜,终究是短暂的。当他的目光接触到我身后豪华的轿车时,刹那间从他发黄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自卑。当然,他没有再像幼时一样直呼我兄弟,而是连名带姓地叫着我。
这样的称呼,我只能报以他一个微笑,还有那一个压疼我胸口的拥抱。我敞开手,将他和他的孩子一并抱住。强忍泪水。
从始至终,我都没有按设想的那样做,带他去城市,给他一个很好的工作。因为,他并不如朋友所说那般,过得不好。相反,我觉得他这些年过得很好。至少,比我过得好。
他不用为每天的资料从早忙到晚,电话不断;他不用担心在拥挤的车道里,他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更不用担心屋内的电脑没关,煤气没断。我想,这样的安定,是我不能用权利去剥夺的。
并且,时光已将所有的旧日裁碎,包括年幼时的离别。只是,我紧咬着不放。所幸的是他放了,并且放得如此安然。
当然,我没告诉他,时别至今日,这些都是我一直想看到的。
(编辑·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