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术后使用切口导管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镇痛方式的观察和护理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j1990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用切口导管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镇痛方式治疗普外科老年病人术后的切口疼痛,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总结护理对策。方法:60例老年病人术后使用切口导管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镇痛方式,术后12、24、48h对病人镇痛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评估病人发生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总有效率达98.3%,不良反应发生率1.6%。结论:该镇痛方式对切口局部起镇痛作用的同时,又控制内脏的疼痛,而对全身影响较小,临床观察较为适合老年病人。
  关键词:切口导管镇痛泵 联合静脉镇痛方式 老年病人 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01-01
  切口导管镇痛装置是一种在切口内深筋膜上下放置一根导管,连接一次性镇痛泵滴注局麻药的术后切口持续镇痛技术。由不同规格的泵确定流速,我院目前的切口镇痛泵为5ml/h的持续流量。泵内药物通常为0.2%罗哌卡因250ml,理论上可持续匀速输注50小时。
  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使用切口导管镇痛泵为主,同时联合静脉用药镇痛的方式在老年普外科中大型手术中起到了良好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8.3%,且镇痛泵常见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现将临床60例老年病人术后使用切口导管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镇痛方式的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60例老年普外科手术病人,年龄在60岁~82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腹腔镜手术23例,开腹手术37例。
  1.2 方法。所有病人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病人镇痛方式及自我配合要求,镇痛标准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Pain Rating Scale,NPRS)。病人选择一个数字来代表他自觉感受的痛。无痛=0,1,2,3,4,5,6,7,8,9,10=无法忍受的痛。术后病人均使用切口导管镇痛泵,持续输注至药液用毕或病人自行要求拔除。同时术后常规医嘱使用帕瑞昔布(解热镇痛类药物)q8h静推×3天。术后12、24、48h对病人镇痛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评估病人发生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术后病人使用切口导管镇痛泵并联合静脉用药镇痛期间,仅1例病人在术后12、24及48h的疼痛评分值等于或大于5分,同时抱怨镇痛效果不理想。其余病人以上3个点位评分值均小于5分,同时认同镇痛方式。总有效率达98.3%。
  在59例镇痛有效的病人中,仅1例发生恶心情况但无呕吐,其余未发生呕吐或尿潴留情况,同时观察也无局麻药中毒,如头晕、耳鸣、舌麻、惊厥、意识消失、昏迷甚至呼吸停止等情况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
  3 预防与护理
  罗哌卡因是第一个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有麻醉和镇痛双重效果,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产生可逆性的阻断,小剂量的持续使用产生感觉阻滞(镇痛)仅伴有局限的非进行性运动神经阻滞[1]。帕瑞昔布为解热镇痛类药物。将罗哌卡因用于镇痛泵持续输注,发挥了该药物的只对切口局部起镇痛作用,而对全身影响较小。帕瑞昔布则弥补罗哌卡因对内脏痛无效的缺陷,q8h持续静推使用,有效控制内脏疼痛。
  60例病人中,有1例病人镇痛无效,在护理过程中,检查导管镇痛泵置入部位有切口渗液情况,镇痛泵的导管无明显受压、牵拉、夹闭,同时也确保卡匣始终处于开放状态。该例病人的镇痛无效考虑和药液渗出有一定的关系。常规情况下伤口不会有药液渗出,只有在放置渗透管过浅或在皮肤穿刺孔处撕开导管的导引鞘不慎造成局部扩张时,才会造成药液外渗。
  在59例镇痛有效的病人中,仅1例存在不良反应,表现为有恶心但无呕吐情况,因为该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且使用止吐药物以后情况好转,所以考虑该不良反应与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的副反应存在一定关系。
  总结护理对策,在护理过程中,每班2次床边评估并记录疼痛评分、镇痛泵管路固定及通畅情况、已输注的硅胶弹性储药囊的药量(根据用记号笔每班在镇痛泵外壳的标记)、切口是否渗液红肿等情况、有无局麻药中毒症状。务必做好切口导管镇痛泵高度基本与切口持平放置,因为镇痛泵的放置高度和环境温度影响泵内药液的输注速度。镇痛泵基本与切口持平放置,当镇痛泵每高出或低于切口2.5cm,流速降低或增加0.5。以26℃为室内基准温度,温度每上升或下降1℃,流速增加或降低约2%。所以护理过程中我们将镇痛泵用小袋子挂于床栏上,尽量与切口齐平,以避免镇痛泵的受热、高低对药液输注速度影响、以及避免不慎掉落损坏等情况发生。
  4 小结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不断发生退行性变化,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减退,术后各系统的并发症增多[2]。该镇痛方式对切口局部起镇痛作用的同时,又控制内脏的疼痛,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低,对全身影响较小,临床观察较为适合老年病人。目前报道的60例老年病人,由于病例数量有限,且手术类型未进一步的分类,故切口导管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镇痛方式,在临床老年病人的使用和护理仍需要我们提高关注,不断总结并改进。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5
  [2] 陈筱军,张水红,冯桂娣,李惠群.普外科老年病人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0,7(7)798-80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性化出院指导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312例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6例。观察组患者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汽车已成为普通群众的生活必需品。而针对汽车这样一个复杂结构,其开发和设计的难度较大,借助有限元分析已成为汽车开发的必备手段。对于汽车底盘零件分析问题,其动态分析需要耗费较大的计算资源,因而选择一个计算效率高且计算准确度大的计算方法,是解决汽车底盘零件分析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模态综合法是一种将大型复杂结构,跟进其组成部分特点,将其分割为一个个独立的子结构,并根据子结构的模态
以聊城大学药学院为例,围绕抗体药物应用型人才培养,介绍聊城大学药学院在双师型师资建设、特色课程设置和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有益实践,这些探索将为我国抗体药物应用型人
在高职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增补处方分析的知识内容和实例解析,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加强各药学专业课程的知识互联,而且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倾向于实际工作岗位的应用,同时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在国际国内面临着新的更加复杂的局面,加之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国内各类思潮、国外各种敌对势力对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破坏渠道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方便、破坏性越来越大,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更加大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论断,并围绕如何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他的这些论述,伴随着他从政生涯的不断推进和成熟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简易外固定牵引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近、中节指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3年8月,对26例(32处)近、中节指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自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