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37调查合法性演变及中国的对策

来源 :国际经济法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_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美国频繁应用337条款实施贸易保护,中国有必要重新审视337调查的国际合法性,寻求提出挑战的适当依据。然而随着GATT演变为WTO,337调查的合法性标准不断下降,337调查自身规则的完善也增加了其在WTO框架下挑战该规则的难度。鉴于《TRIPS协定》规定过于简单与抽象,应重点分析337条款具体制度与《TRIPS协定》的不相符之处,尝试在个案中对337调查的适用提出磋商和挑战。中国政府应建立337调查动态监视预警机制,组建应急诉讼和磋商团队。 Faced with the frequent U.S. application of Section 337 for trade protec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re-examine the international legitimacy of section 337 and seek an appropriate basis for its challenge. However, with the GATT evolving into the WTO, the legitimacy of the 337 investigation is declin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337 investigation itself rules also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for it to challenge the rules under the WTO framework. In view of the simplification and abstrac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TRIPS Agreement,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of Section 337 and the TRIPS Agreement should be analyzed. Attempts should be made to negotiate and challenge the application of Section 337 investigations in individual cas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set up a 337 investigation and dynamic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nd set up emergency litigation and consultation teams.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 ,由于实行“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埋下了巨大的环境隐患.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剧增 ,这些环境隐患逐渐暴
期刊
在我国社会的经济过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信息时代促使计算机技术获得广泛的应用,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会计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本文主要论
“岚姐姐”叫罗岚,她在淘宝网上卖钻石.从最初一个人单打独斗,发展到目前近30余人的销售团队,同时还拥有一个钻石加工厂3成的股份,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秀石头.
近年来,电子数据在我国法律中明确了证据地位,进一步规定其表现形式以及对收集提取电子数据提出了规范要求.公安机关如何规范收集、提取、保存和利用电子数据,使其有效服务于
期刊
行政规范的法源地位问题,国内学者已经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讨论,并最终按照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分类形成了两种法源确定的标准。第一种是形式的法源标准,即根据《立法法》的有
对电气安装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全过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予以保障,保障建筑物整体设备
对企业财务与会计关系的规律进行了简要分析,剖析了企业财务会计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围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提高财
马里翁对胡塞尔的对象性概念和海德格尔的成己概念进行了回应和批评.马里翁认为,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那里,给予性都是重要的概念而且具有正当性,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分别地把给
【摘要】当前,企业集团化经营趋势明显。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为控股股东,实际支配控制子公司。企业集团化经营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公司法不得不面对很多以公司形式的股东滥用子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情况。文章从企业集团出发,分析集团化经营对法人人格独立及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冲击,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以企业集团的视角分析企业集团化经营中存在的有可能触及人格否认之诉的具体行为,提出规避措施。同时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和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