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也必须和其他的教学形式一样,坚持“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以练为主线”的原则。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的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更代替不了学生的练习操作。只有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先进的教育理念融于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无比优越性。
关键词:浅谈 多媒体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69-02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普通中小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重视,许多学校投资兴建了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室。但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未形成理想的规模,学校和学科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制约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
1.首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意义
1.1 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往往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实验,大多数课程的实验,甚至现实环境很难实现或无法实现的实验项目,都可以用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模拟实验全过程,借助有关的教学软件,学生可以随时在电脑上“重温”实验过程。这样不但节省实验经费,而且不受时間、空间的限制。教师在多媒体课堂进行教学时,可边讲解理论知识边演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而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中,既能学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省时、省力、省财。
1.2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教学这种交互式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多媒体课件制作要规范设计
只有设计好课件,才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我认为课件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题选择: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化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通常选择那些既适合于多媒体技术表现,又是在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选择课题时不但要明确教学要求、教学对象,还要考虑课件的运行环境和课件的类型等。
2.2 课件的整体规划:
软件的选择:根据课件的教学设计要求和课件教学模式,确定制作课件所需的工具软件。教师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开发平台是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教师来说,应该选择Office2000套件中的PowerPoint。
框架设计:框架用于说明多媒体课件所包含的主要教学内容及该课件的使用方法等重要信息,一般设计在课件开始,它决定着课件总体设计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方便。
划分合理的层次结构:通过分析教学内容阐述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细化的知识点,形成一系列的学习子目标,并建立学习子目标间的逻辑结构和相互间的联系,生成学习目标的层次结构图。
设计超链接:设计好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接关系,
稿本编写:即对课件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描述,是开发课件的直接依据。编写稿本工作就是具体地规定每个单元中计算机向学生传送什么信息、从学生处得到信息反馈后又如何判断和改进,最后在槁本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媒体的特征与计算机的特点编排程序。
素材的准备:素材包括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素材的准备工作一般主要包括文本的录入,图形、图像的制作与后期处理,动画的编制和视频的截取等。素材要以理想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听得懂、看得清、记得牢的要求;不能选择那些不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素材。
2.3 课件的编辑:
利用多媒体开发平台对各种素材进行编辑,按照前面的整体规划所确定的课件结构和稿本设计的具体内容将各种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编辑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多媒体课件。
2.4 课件的使用说明:
一般情况下,多媒体课件只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一个单元、一节或某一教学中的知识点。还存在如何与前后学习内容的连接问题、课件内容与其他学习内容的关联问题、其他教师使用该课件应该了解的问题等,都有必要给予说明。为有效使用课件,还应按学科内容,给教师和学生分别列出课前的准备事项。
3.走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
在近年兴起的一些多媒体课件中,不少课件违背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的目标,简单地把教学过程具体化,没有突破教师教、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3.1 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教学现代化。
现在许多职业学校对运用多媒体教学非常重视,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但却不是教学现代化的全部。除了具备必要的现代化的条件和设施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与教学认识及教学方法上的现代化。如果教师仅仅把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制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在课堂上播放,那和传统的教学又有什么区别呢?
3.2 任何课程内容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制成多媒体课件运用教学后都可以达到好的效果。有的教材内容适合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有的则不适合于多媒体教学。像计算机类的课程,如果教师也把其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仅仅起了个复制教学内容的作用,有的甚至其效果还不如教材内容完整。那就不如直接在机房用投影仪效果好。
3.3 教师的主导性与多媒体的辅助性问题。
有的教师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计算机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4 让学生被动听课,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
有些课件让为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自始至终让学生被动听课,设计课件时要注意分步演示,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5 课件要体现创新。
在课件编制与多媒体教学中,留一些能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的机会,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创造性运用到实际中去,启发学生去感知、理解和应用,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
总之,多媒体教学也必须和其他的教学形式一样,坚持“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以练为主线”的原则。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的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更代替不了学生的练习操作。只有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先进的教育理念融于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无比优越性。
关键词:浅谈 多媒体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69-02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普通中小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重视,许多学校投资兴建了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室。但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未形成理想的规模,学校和学科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制约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
1.首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意义
1.1 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往往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实验,大多数课程的实验,甚至现实环境很难实现或无法实现的实验项目,都可以用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模拟实验全过程,借助有关的教学软件,学生可以随时在电脑上“重温”实验过程。这样不但节省实验经费,而且不受时間、空间的限制。教师在多媒体课堂进行教学时,可边讲解理论知识边演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而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中,既能学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省时、省力、省财。
1.2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教学这种交互式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多媒体课件制作要规范设计
只有设计好课件,才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我认为课件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题选择: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化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通常选择那些既适合于多媒体技术表现,又是在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选择课题时不但要明确教学要求、教学对象,还要考虑课件的运行环境和课件的类型等。
2.2 课件的整体规划:
软件的选择:根据课件的教学设计要求和课件教学模式,确定制作课件所需的工具软件。教师使用最广泛的多媒体开发平台是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教师来说,应该选择Office2000套件中的PowerPoint。
框架设计:框架用于说明多媒体课件所包含的主要教学内容及该课件的使用方法等重要信息,一般设计在课件开始,它决定着课件总体设计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方便。
划分合理的层次结构:通过分析教学内容阐述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细化的知识点,形成一系列的学习子目标,并建立学习子目标间的逻辑结构和相互间的联系,生成学习目标的层次结构图。
设计超链接:设计好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接关系,
稿本编写:即对课件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描述,是开发课件的直接依据。编写稿本工作就是具体地规定每个单元中计算机向学生传送什么信息、从学生处得到信息反馈后又如何判断和改进,最后在槁本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媒体的特征与计算机的特点编排程序。
素材的准备:素材包括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素材的准备工作一般主要包括文本的录入,图形、图像的制作与后期处理,动画的编制和视频的截取等。素材要以理想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听得懂、看得清、记得牢的要求;不能选择那些不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素材。
2.3 课件的编辑:
利用多媒体开发平台对各种素材进行编辑,按照前面的整体规划所确定的课件结构和稿本设计的具体内容将各种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编辑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多媒体课件。
2.4 课件的使用说明:
一般情况下,多媒体课件只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一个单元、一节或某一教学中的知识点。还存在如何与前后学习内容的连接问题、课件内容与其他学习内容的关联问题、其他教师使用该课件应该了解的问题等,都有必要给予说明。为有效使用课件,还应按学科内容,给教师和学生分别列出课前的准备事项。
3.走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
在近年兴起的一些多媒体课件中,不少课件违背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的目标,简单地把教学过程具体化,没有突破教师教、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3.1 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教学现代化。
现在许多职业学校对运用多媒体教学非常重视,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手段之一,但却不是教学现代化的全部。除了具备必要的现代化的条件和设施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与教学认识及教学方法上的现代化。如果教师仅仅把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制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在课堂上播放,那和传统的教学又有什么区别呢?
3.2 任何课程内容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制成多媒体课件运用教学后都可以达到好的效果。有的教材内容适合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有的则不适合于多媒体教学。像计算机类的课程,如果教师也把其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仅仅起了个复制教学内容的作用,有的甚至其效果还不如教材内容完整。那就不如直接在机房用投影仪效果好。
3.3 教师的主导性与多媒体的辅助性问题。
有的教师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计算机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4 让学生被动听课,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
有些课件让为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自始至终让学生被动听课,设计课件时要注意分步演示,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5 课件要体现创新。
在课件编制与多媒体教学中,留一些能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的机会,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创造性运用到实际中去,启发学生去感知、理解和应用,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
总之,多媒体教学也必须和其他的教学形式一样,坚持“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以练为主线”的原则。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的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更代替不了学生的练习操作。只有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先进的教育理念融于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无比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