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品牌幼推病”

来源 :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77059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在营销中越来越不能忽视品牌的作用,正如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赖特(Lang Lignt)在谈到未来营销趋势时所说的那样:“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和投资者都将认清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和投资者都将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而惟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拥有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牌。”原因在于,强势品牌往往可以造就市场领导者、享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和突破产品生命周期的局限。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知识以其各种形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转移,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江泽民总书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直接动因,通常当影响产业结构的3方面因素(即要素的供给、市场的需求和环境的满足)互相作用并趋于一致时,就会促使产业结构朝更高阶段发展,而在这有序的过程中,创新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就是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能力,而产业结构高级化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民是改革开放的最先受益者,1978-1985年,我国处在以农村土地承包制为特征,以农村经济改革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是以农业经济调整增长为特征,第一产业平均年增长速度高于7.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32%左右,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年均上升6.2%,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下同)平均每年增长15.2%,此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各种税费加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随着下降,1996年全国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比1985年上升2.3倍,年均上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