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633.41
同所有的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体,音和义的关系则是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出色的画家就必须有独到的美感,体操运动员要有较好的协调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语感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当然,具体到每一个,语感的素质就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因人而异。在同一教室里学习的初中学生,女生英语往往比男生学得好,因为女生普遍比男生有较强的语感,这是语感的敏度有差异。 就这一点,高中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比初中学生强,这是因为实践与练习机会不等,语感的深度与广度不同。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
泰戈尔说:教师的语言是表现情绪与情感的语言。通过教师生动的引入,富有情感的范读,创造一种情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利用语言的变化,把喜怒哀乐直接传递给学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由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全英式”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给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
从听录音开始, 摹仿发音,到情景表演,再到实际运用,达到语言的再次创造和运用。模仿是一个复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为唤起语感注意。恩格斯说,重复产生力量。通过摹仿,才能使别人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感受,由陌生到熟练,由模糊到明朗。语感注意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经常不断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形成的,通过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产生对语感的顿悟。正如叶圣陶说:“语感为什么会敏锐,就在于它有深切的生活经验。”这样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
三、提倡在积累中学习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每一节课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求他们经常翻阅或利用早晚读时间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有利于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可以在教室后边的主题墙上设计一些英语语言项目,如时尚词汇、多变词汇、俚语、常用句型、经典明段等等,学校可举办英语墙报展、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五、适时给学生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比如,有关snake,在我国就是dragon象征着权贵,代表皇族,而在西方文化里却是地狱之王邪恶的代表Satan,是反叛耶和华的堕落天使 Fallen Angels。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六、坚持朗读和背诵
英语思维靠英语语言作载体,准确无误地朗读、背诵课本上的对话、课文和相应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不断地接触英语,并把这些语言材料贮存在大脑里,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就不断增强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同时按照有效教学的细则严谨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策略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同所有的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体,音和义的关系则是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出色的画家就必须有独到的美感,体操运动员要有较好的协调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语感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当然,具体到每一个,语感的素质就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因人而异。在同一教室里学习的初中学生,女生英语往往比男生学得好,因为女生普遍比男生有较强的语感,这是语感的敏度有差异。 就这一点,高中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比初中学生强,这是因为实践与练习机会不等,语感的深度与广度不同。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
泰戈尔说:教师的语言是表现情绪与情感的语言。通过教师生动的引入,富有情感的范读,创造一种情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利用语言的变化,把喜怒哀乐直接传递给学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由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全英式”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给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
从听录音开始, 摹仿发音,到情景表演,再到实际运用,达到语言的再次创造和运用。模仿是一个复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为唤起语感注意。恩格斯说,重复产生力量。通过摹仿,才能使别人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感受,由陌生到熟练,由模糊到明朗。语感注意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经常不断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形成的,通过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产生对语感的顿悟。正如叶圣陶说:“语感为什么会敏锐,就在于它有深切的生活经验。”这样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
三、提倡在积累中学习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每一节课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求他们经常翻阅或利用早晚读时间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有利于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可以在教室后边的主题墙上设计一些英语语言项目,如时尚词汇、多变词汇、俚语、常用句型、经典明段等等,学校可举办英语墙报展、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五、适时给学生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比如,有关snake,在我国就是dragon象征着权贵,代表皇族,而在西方文化里却是地狱之王邪恶的代表Satan,是反叛耶和华的堕落天使 Fallen Angels。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六、坚持朗读和背诵
英语思维靠英语语言作载体,准确无误地朗读、背诵课本上的对话、课文和相应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不断地接触英语,并把这些语言材料贮存在大脑里,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就不断增强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同时按照有效教学的细则严谨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策略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