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从胃论治探析

来源 :四川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王旭高医案》是清代名医王旭高一生临床经验之写实,该案(上海科技出版社1965年版,以下仅称“某病某案”)由虞山方耕霞搜集编次,分为四卷26门,复加按语,每门之后附有小结,内容以内科时病及内伤杂病为主。观其案例,充分反映了王氏从胃论治的学术思想,现据其所载,聊作初步探析。 一、外感时病治胃 王旭高氏熟谙《内经》“人以胃气为本”之旨,提出生理上“胃为气血之乡,土为万物之母”,病理上“胃气一虚则百病丛生”,视胃气的盛衰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因此,王氏将胃气对疾病的作用切实地运用外感时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 温病治胃是因循“温属阳邪,始终务存津液;胃为阳土,到底宜济甘凉”(《温邪·秦案》)之理。如杨某,症交七日,少阳阳明合病,寒热往来,胸闷头痛,中脘拒按,大便不出,病邪郁滞于胃,用大柴胡汤、大陷胸汤合方,服后即“得汗得便”,然病家不慎而食复,再用和胃化邪,和胃清心,继以清胃养胃,生机渐苏,终以“养胃醒胃”而善后,共复诊14次,虽药随证变,却始终不离于胃(《温邪·杨案》)。
其他文献
<正>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楚文化独具特色。与中原文化相比,念祖、忠君、爱国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共有之处,但中原文化偏重礼法,楚文化偏重情感;楚文化中崇火尚
农民教育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在结合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马列 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
根据调查的方言材料,描写了宜川方言的语音特点,并对宜川方言的归属提出了看法。
通过分析医药产学研合作知识溢出,以交易成本为分析框架,考虑交易成本,对双群体博弈以及全系统演化博弈的三个不同层次进行了演化博弈计算与分析,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得到如
王旭高生平学术简介常熟市中医院(215500)褚玄仁关键词王旭高王泰林(1798-1862),字旭高,以字行,别字退思居士,又号九龙山人,江苏无锡人。世居西门外梁溪之坝桥下,故其居名环溪草堂、环溪西屋,书斋名西溪
期刊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形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东北抗战掀起新高潮。为此,日伪军制定"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以军事讨伐、政治诱降、经济封锁对抗日联军展开了疯狂的"讨伐"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这对航空航天飞行器关键结构承力零部件的使用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这些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工业上采用
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创业型农业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为明确新形势下本科层次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本
《纽约时报》最近刊登了长篇报道,披露苹果公司在中国的代工厂生产条件恶劣、员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情况,在美国引起广泛反响,目前已有媒体呼吁消费者抵制苹果产品。 The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