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无砟轨道逐轨枕复测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来源 :铁路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m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速铁路无砟道床施工检测密度不足,导致长钢轨铺设后出现无砟轨道道床返工和长轨精调难度增加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无砟轨道逐轨枕复测模式的原理和方法,设计了无砟轨道逐轨枕复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无砟轨道施工进度管理、复测数据分析、超限数据预警等功能,能够实现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精度控制和数字化管理目标.实践表明:所设计的无砟轨道逐轨枕复测信息系统可以动态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有助于提前发现轨道施工病害,避免质量问题进入下一道工序,产生更大的整治费用,对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动车组空调系统长期运行且与外界环境关系密切,其系统可靠性受运行环境影响较大.为研究其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运行可靠性,文章在统计分析CRH380B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故障数据与运行地区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在空调系统固有可靠性的基础上引入环境因子,对运行可靠性进行建模,并通过环境危害性矩阵对环境因子进行计算,得到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空调系统可靠度曲线,为复杂环境下动车组空调系统的建模和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为了分析膨胀性岩石基坑支护桩体水平位移情况,以成都地铁某膨胀性岩土基坑为研究对象,在围护桩内预埋测斜管,使用活动式测斜仪观测围护桩各深度的水平位移变化;通过对桩体水平位移和钢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总结桩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由于膨胀性岩土的不良地质特性,基坑桩体水平位移变形普遍较大,累计变化值超控制值,监测预警频繁且由于桩体嵌入深度不足,桩底极易发生“踢脚”变形,说明膨胀性岩土基坑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时应充分考虑岩土的膨胀性,采取一系列专项措施,保证基坑安全.
我国省会城市多处于铁路枢纽,研究省会城市的铁路通达性,对于调整列车运行图方案、改善旅客出行体验、优化铁路网布局、指导远期线路规划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既有的城市通达性度量方法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结合我国铁路网发展格局和态势,提出一种新的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度量指标—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指数;利用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历史数据,对2012~2021年我国省会城市的铁路通达性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各时段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变化的原因及趋势,精准识别在铁路通达性方面与相邻省会城市存在
文章描述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中行车资源管理方法,包括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交叠检查方法和回收方法.针对列车自主进路和自主防护时因通信延时和丢包产生的安全问题,提出了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具有使列车直接申请并独立持有进路和进路防护区段范围上的行车资源的功能,达到了交互快、安全性高的目的.针对在行车资源交互时,因行车资源丢失而阻碍列车正常运营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回收方法,具有检查资源丢失原因并分别回收的功能,实现在丢失的资源后恢复列车正常运营的目的.针对因为同一区域行车资源同时被多列列车持有而造成列车运行安全风险的问
为简化联锁软件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计算机联锁软件设计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将道岔、信号机、轨道区段等设备设计为不同的程序模块,利用多态性和绘制语句等完成联锁软件站场界面的绘制,使用鼠标拖动各设备相应的程序模块完成联锁软件表示层的绘制,生成单链表站场数据结构,并采用递归算法进行进路搜索,完成联锁软件的设计.将文中提出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应用于某车站的联锁软件设计,对比两种方法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所用时间,所提设计方法总时间节省了约30%,提高了设计效率.
铁路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审批流程存在很多理解和执行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增加了管理部门人员工作量和物力的投入.如何改善铁路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机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智能语义语音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技术构建了一套高可配置及高可扩展性的新型智能问询平台,通过Web、App等各类渠道,集中管理制度,统一问询出口,有效地节约管理部门人力成本,快速响应问询,实现全时段服务,增强企业效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随着Web应用、小程序、公众号、App等各种移动应用的普及,作为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入口,其运行性能、稳定性及用户体验尤为重要.文章提出统一移动应用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设计方案,包括移动应用端和服务端两部分;移动应用端采用分层的结构化设计与统一接口定义,实现移动应用的多渠道兼容;服务端通过消息队列实现日志数据处理解耦,支持实时与离线两种日志处理模式,兼顾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与实时性.该平台提供的多渠道移动应用数据采集分析服务具有低代码侵入、易于快速部署的特点,可有效整合来自多种渠道移动应用的日志数据
针对基于格的单服务器口令认证密钥交换(PAKE)协议不能抵抗服务器泄露攻击,而目前基于格的多服务器PAKE协议的执行效率较低且不适用于两服务器场景的问题,利用带误差学习(LWE),提出了格上第一个非适应性两方平滑投影哈希函数(SPHF),具备不可区分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IND-CCA2)的安全性,并约束了所基于的公钥加密(PKE)方案中相关参数的大小.基于此,分别针对被动和主动敌手的攻击,提出了相应的格上可证明安全的两服务器PAKE协议.所提出的2个协议可抵御量子攻击且实现了唯口令设置,也不需要使用签名/
介绍苏州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Automatic?Fare?Collection)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系统发展趋势及思路;分析与AFC系统相关的新兴信息化技术,对相关技术进行适用性分析;将相关技术应用在苏州轨道交通AFC系统中,实现了语音识别、数字人民币使用、智能客服等功能.?智能化技术及功能的应用,提升了AFC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乘客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
针对传统综合监控系统以电力监控为核心,不便于列车监控及运营指挥的问题,设计了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行车指挥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方案.试验证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系统关联性和协调性,提高了系统运行响应效率,丰富了列车管理功能,解决了传统综合监控系统不便于列车监控及运营指挥的问题,能够实现行车指挥综合化、自动化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