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石渠县藏原羚秋季取食行为特征

来源 :动物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k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8~10月,用固定观察和扫描取样法对四川石渠县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的取食行为进行了研究.设置40个20 m×20 m的样地,测量藏原羚的13个取食生境因子.利用单个样本的Kolmogorov-Smirnov test检验,呈正态分布的用参数检验,否则用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1)藏原羚主要以集群的形式取食,集群大小为6.8头(n=49),最大群为34头;雄性群具有小集群的倾向(即除存在独雄外,2~3头一群的群体数占33.33%,n=9),母子群也以小集群
其他文献
对汽车涂装生产中发动机盖产生缩孔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田口法"设计试验方案,对前处理、电泳槽液、电泳后冲洗和电泳烘炉的实验室实验和随线处理对缩孔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岩石矿物学杂志》分别于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09年,陆续出版了6期环境矿物学专辑,共收录环境矿物学论文176篇。对于石墨、零价铁、黄铁矿、磁黄铁矿、
2002年5-8月,对中国东部浙江省杭州市区的白头鹎鸣声的微地理差异进行研究.在约60 km2的研究区内,选择8个调查点(4个城区,4个丘陵山地),录制了80个雄性白头鹎的511个鸣声样本
采用单层培养法研究维生素A酸(RA)、神经生长因子(NGF)、上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猕猴胚胎干细胞系R366.4的诱导分化和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①不添加
2001年4月至2003年6月,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佛坪县瓦寨子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对17只遥测个体的跟踪结果和328次集群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