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编纂的可能性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编纂知识所面临的挑战激发了我们对下述认识论问题的关注,如历史事件的不可观察性;如何建立一个充分有效的推理连结,把证据和历史编纂断言联系起来,使得真信念转变为知识.而这些议题遗漏了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即历史编纂断言缺乏明显的成真项.历史编纂的形而上学挑战揭示了实在并不迎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充当历史实体和事件的成真项.因此研究的首要目的在于阐明这些根本性挑战,进而阐述其各种表现形式,包括抽象对象本体论的膨胀以及"块状"时间理论等.面对历史编纂的形而上学挑战,在此将以本体论的集约化方案,对传统真之理论进行修正.通常真之理论把真的原因误认为真本身,这一混淆导致了关于历史编纂断言成真项的曲解期望.历史编纂断言的成真项并非历史事件本身(因为它们并不存在),而是关于事物序列的非时间性模态事实,历史事件是该序列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范式和互联网逻辑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时空结构,即虚拟时空。虚拟时空改变了工业化逻辑下时空事项的区域化机制,在社会层面引起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在经济层面带来源源不断的技术红利。以“去中介化”和“弹性时间”为特征的虚拟时空,一方面使市场交易摆脱了对空间上的邻近中介及其传递交易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使市场交易与时间的搭配更为机动有效。总体上看,虚拟时空显著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技术性扩张和有效改善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结构,从而构成“互联网+”的技术红利的结构性源头;但同时也导致按照工业化逻辑展开的传统市场、行业和商业模
近世中国和欧洲都经历了政教结构的解体,但是在新结构的生成路径上,两者的走向却大相径庭。欧洲在宗教改革造成“教”的分裂后,各国官僚借助民主话语重塑自身正当性,生成了一种新的共同体权力。政教体制虽然被放弃,但基督教仍可大体维系民间秩序,两种权力模式之间基本相安无事。中国晚清士人以个人本位的欧式民主为基准,将政教相联、治道分离的本土政治秩序视为专制。但在反专制的进程中,传统治道分离的思想体系被改造成政教合一的新结构,政治话语从“反专制”转向“开明专制”继而又转向“反专制”,政治实践中政府却得以借助民主和科学话语
2017年8月12日,“天津市舆情研究中心成立暨舆情信息工作与智库作用研究论坛”在天津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出席会议并为天津市舆情研究中心揭牌,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学忠、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史瑞杰出席。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市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施琪主持,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钟会兵在闭幕式上作会议总结。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期刊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站在推动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在持续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展进程中,天津社会科学院提出了建设全国一流社科院和争创国家高端智库的目标愿景.一手抓高端,以党中央决策急需、关系发展全局的专业性智库作为重点方向,努力争创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一手夯基础,以7个智库型研究中心为依托,着力构建多学科多领域综合集成的新型智库体系.智库的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勇毅前行,确立创建国家高端智库的奋斗目标.
期刊
杜平同志研究古希腊政治制度史的力作<古希腊政体与官制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是一部系统阐述古希腊政体与官制发展史的学术专著.
《天津社会科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1年创刊,创刊四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倡导"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传播新信息",坚持探索,勇于创新,密切关注现实,致力于探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活跃于理论前沿,并以一个个选题、重点栏目形成了刊物独具的特色风格.
期刊
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密切,基于观念的概念构建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增长的重要环节,二者在哲学领域的关系变动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概念的局限性.古希腊哲学把理念视为事物的本原性存在,而概念作为事物的命名形式,是发现而不是构建的,用以把握理念的本原存在.近代西方哲学转向认识论层面,出现经验论与唯理论两种观念类型:培根—洛克开创经验论传统,强调经验世界中作为自我意识之结果的具体观念;笛卡尔—斯宾诺莎开创唯理论传统,主张抽象、直观的天赋观念.这两种观念类型都使概念对观念的自主表达与构建成为可能,并反映在方法论层面上.其
王莽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在这一历史浪潮的推动之下,天水人隗嚣乘时而起,以“复汉”为旗号,先后略有凉州全境与陇右之地,对当时的皇权政治产生了极其浣的历史影响,然而,最后竟以失败而告终。
Faktizit?t从词源上可追溯到拉丁词factum,包含"人为"和"自然"两种事实.其演进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前者对后者的胜出.从最初费希特对Faktizit?t的使用到海德格尔对它的阐发,该词逐渐演化出一种"生命(活)事实"的意义.海德格尔首先就在作为实际生活的意义上使用Faktizit?t.但该词在他那里的演进也是明显的,从实际生活到此在的存在状态,不仅在内涵上有变化,而且产生了一些矛盾.如何统一这种矛盾事关对该词在时间性意义上的确切理解.对该词的合理理解才使得对Faktizit?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