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晚路漫漫
连续4年上春晚,这一切对于塔沟武校来说,并非一帆风顺。
2000年以前,少林塔沟武校一直以散打著称于世,塔沟人被称为“铁军”。而学校领导一直崇尚少林的内敛精神,对“出头露脸”之事十分不屑。
之前的1998年,由当年塔沟武校的学生创建并担任校长的宋江武校率先闯入了春晚,他们的《狗娃闹春》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为武术走向春晚开拓了道路。
2001年,少林塔沟武校的校领导“脑子终于开窍了”。总教练刘海科带领20多名学生浩浩荡荡直奔春晚,当时他们的节目是《打山门》。然而这次是乘兴而来,惨败而归:没有专业的舞美、音乐老师,队员根本不知节奏、鼓点为何物,节目粗糙,最终被毙。
不久,学校费尽周折请来了多次担任春节晚会策划、艺术顾问的焦乃积,由他担任在2000年成立的塔沟武校武术表演团的总策划,并聘请了专业的音乐和编导老师,转而向中央教育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冲刺。这次他们如愿以偿,以奥运为主题的《奔向奥运》终于在“国家级的舞台上露脸了”。
2003年的《十二生肖拜大年》是塔沟走向春晚的开门红。这次上春晚学校再次聘请了焦乃积为总策划,并且聘请总政歌舞团的杨威为舞蹈编导。但是学校领导和团长解福印都没有很大信心。奔赴北京时,解福印压根没带换洗的衣服,“觉得被毙的可能性很大。毙了就回来,拿衣服多余。”
到京后,意外的消息再次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央视春晚有一个规则:各个类别的节目只能上一个,而当时已经有了一个儿童类节目《猫和老鼠》,节目已经非常成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第一次排练时,身负重任的孩子们很紧张,解福印在台下也看得口干舌燥。意外发生了,节目有一个情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本应是“猴子”韩雪强用钢板平着敲打“老鼠”陈可可的头部,“老鼠”凭借铁头功把钢板撞断。由于过于紧张,韩雪强锴用钢板的横截面击打了陈可可的头部,钢板没断裂,“老鼠”的头部却开花了。陈可可后来在医院缝了3针,伤口愈合后的又一次排练中,陈可可又由于同样原因头部被缝了7针。
节目下来,收获了许多称赞。解福印笑称“傻人有傻福”,最终也不知道自己的节目怎样,只知道获得的掌声比《猫和老鼠》多得多。在场的孙悦也竖起了大拇指:“太棒了。”
尽管受到如此多的肯定,在春晚的8次审查中,解福印依然每次都提心吊胆。紧张兮兮的孩子们和迷迷糊糊的解福印当时都觉得吉凶难卜。还是有经验的焦乃积看出了门道,他一挥手,豪爽地说:“小解,孩子们,跟着我喝咖啡去,你们的节目上定了。”
从最初的节目名《十二生肖争霸赛》,到《十二生肖闹新春》,直到最后的《十二生肖拜大年》,以及审查时动作的一改再改,激烈竞争下的不眠之夜,这个节目最终获得了巨大反响。
可解福印后来还是发现了不足。“有媒体批评说这个节目有些乱,其实是因为之前的武术节目比较少,摄像师对拍摄动作比较快的节目缺乏经验,拍着拍着就找不到人了,当时非常精彩的小猪撞石碑的情节就没有上镜头。”
细心的观众还发现,在表演节目时,孩子们嘴里都念念有词,于是都说孩子们在“念经”。而真实的原因是,由于孩子们年龄小,表演时难以进入角色,于是解福印就教他们做动作时喊出声,比如老鼠在过街时被打,其他“小动物”就可以叫“打啊,扣‘啊”冲上前去,会更有气氛。但实际上,这是舞台表演中的大忌。
虽然第一年的《十二生肖拜大年》遗憾多多,团长解福印仍然觉得它意义非常。
“十二个生肖要创造出十二种拳路,这个很难。”之前的少林武术中,只有猴拳、蛇拳和虎拳,其他的拳路都是闻所未闻,而解福印的农村生活经历显然帮了大忙:“小鸡的标志动作是啄米,小猪就是爱拱来拱去的,耕地就离不开老牛了,兔子就是蹦蹦跳跳的。”
也因此,后来解福印创造的几套拳路在很多晚会中屡试不爽。其中的兔子翻已经连续在《十二生肖拜大年》《少年小英雄哪吒》《壮志凌云》《百家姓》等多个节目中使用,备受青睐。而在他们为2007央视春晚准备的节目《松鹤延年》中,兔子翻也将是亮点之一。
假成龙有真功夫
迄今为止,塔沟武校最受好评的节目当属《壮志凌云》,获得歌舞类二等奖,被朗昆评价为“2005春晚最阳刚的节目”。媒体也戏称这帮默默无闻的少林小子抢了成龙大哥的戏。
也许是相中了少林小子在春晚上的精彩表演,2005年春晚剧组早早给他们发了邀请函。按照最初的策划,成龙的歌曲应当是主角,而塔沟的孩子们主要为成龙伴舞。
准备节目时,节目的总策划焦乃积向正在北京舞蹈学院进修学习的解福印提议:2005年的春晚能否把童子功和梅花桩结合起来,演绎出少林功夫的精髓,观赏性也比较强。解福印眼睛一亮,觉得焦乃积的主意非常好。而中国舞编导和现代舞编导课程的学习,也把解福印造就成了横跨武术和舞蹈两大表演门类的专家,这对他编排以后反响巨大的《壮志凌云》帮助不小。
由于梅花桩非常笨重,春晚剧组否定了把梅花桩“栽”进春晚的创意,但解福印并没有死心,当时焦乃积也在背后给他“撑腰”:“梅花桩一定要上春晚。”折中的办法产生了,既然固定的梅花桩无法上舂晚,何不尝试一下人体梅花桩呢?解福印开始找机会向导演“煽风点火”。
人体梅花桩的难度系数增加了很多。一次排练时,由于顶桩的7个人配合不是特别好,当时11岁的主角姚杰元一脚踩空,从桩上直直摔了下来,晕了过去。由于经常头朝下顶着铁板以支撑整个身体,姚杰元患了毛囊炎,头顶脱发成了“不毛之地”。尤其是其中的“倒立旋转”,姚杰元需要头顶在一个桩上,然后用脚踩周围6个桩,进行360度旋转。为练好这个动作,姚杰元头顶上磨出了乒乓球大的一块厚茧。
孩子们的完美表现促使导演对节目做了重大调整,把孩子们作为节目的主角,而减少了成龙的戏份,将成龙的演唱放在了节目靠后的时段。而之前的策划中,成龙还有更多的动作,也被减掉一大部分。由于威龙比较忙,他的动作便由塔沟武校的赵文亮先练习,之后再教给成龙。威龙对这个小老师也非常满意,“假成龙有真功夫,你们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武术团队”。
姚杰元也因要与偶像同台演出而练功努力了很多。虽然见到自己的偶像时有些紧张,但是孩子们还是非常自信。年仅7岁的卢少林说:“没见到成龙的时候很崇拜他。在一起排练时,发现成龙老胳膊老腿了,没我厉害。”一番话惹得大家发出一阵笑声。最后一次审查节目的时候,成龙对这些孩子们依依不舍,把经纪人“抓紧时间”的催促当作耳旁风,兴致勃勃地主动要求与孩子们合影。
春晚直播的当天下午,央视春晚《幕后故事》栏目准备拍点花絮,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姚杰元在人体梅花桩上表演节目,台下的解福印突然发现小杰元在桩上晃晃悠悠,眼神迷离,下来一问,原来小杰元当时发烧38度。吃完药,休息到晚上七八点,小杰元又以完美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高度好评。
历数塔沟上春晚的孩子,最小的还是去年春晚舞蹈《百家姓》的主角黄习恒,上春晚的时候他刚4岁。两岁时,刚刚会跑的黄习恒就被家人带到武校,妈妈怕年龄太小会被学校拒收,就谎报孩子已经4岁,让黄习恒蒙混过关。虽然小家伙才4岁,平时练功却非常刻苦,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松鹤延年》冲刺2007年春晚
四上春晚的孩子们都是少林塔沟武校艺术团的成员,艺术团从最初的26名队员发展到现在近200人,最小的4岁,最大的74岁(一退休警察)。
艺术团中的重点队员过春节也不能和家人团聚,经常是把春晚的直播完成了,农历大年初五之后才能回家。小孩子们想家闹情绪,作为团长的解福印同时还是孩子们的“高级保姆”。
而现在这个大名鼎鼎的团长仍然住在他稍显凌乱的卧室里,室内的简陋与屋里的笔记本电脑、刻录机、数码相机等现代设备看起来不甚搭配;双层床下铺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但是上铺却斜躺着3个行李箱和几个破旧的纸箱。
采访中,有个学生来借光碟,解团长当时出去了,孩子自己找到拿了就走。孩子们说:“解团长训练时严厉,生活中却很和善。需要借什么东西,他要不在我们就自己拿。”
也许是经常接受采访的缘故,面容憨厚的解福印谈笑风生,用带着浓重河南味的普通话不时抖出几个无伤大雅的笑话。
坐落在扬名世界的嵩山少林寺旁边的少林塔沟武校,老师的办公条件都不是很好。所谓的办公楼不过是涂着大红色油漆的有着飞檐的一排古色古香的房子。走在这所创建于1978年稍显陈旧的武校校园里,你很难把它和它的赫赫威名联系起来。
今年,姚杰元、田野、何贤敏等孩子们的春节依然要在外面过。他们为2007年央视春晚准备了一个名为《松鹤延年》的节目,讲述了一个人和鹤的动人故事,希望能通过观看节目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更加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个节目仍然是大阵容,有80多个孩子参加,人体梅花桩将仍然是保留内容。姚杰元、黄习恒都将在节目中有精彩演出。虽然还没有通过最后的审查,但是孩子们信心满满。
连续4年上春晚,这一切对于塔沟武校来说,并非一帆风顺。
2000年以前,少林塔沟武校一直以散打著称于世,塔沟人被称为“铁军”。而学校领导一直崇尚少林的内敛精神,对“出头露脸”之事十分不屑。
之前的1998年,由当年塔沟武校的学生创建并担任校长的宋江武校率先闯入了春晚,他们的《狗娃闹春》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为武术走向春晚开拓了道路。
2001年,少林塔沟武校的校领导“脑子终于开窍了”。总教练刘海科带领20多名学生浩浩荡荡直奔春晚,当时他们的节目是《打山门》。然而这次是乘兴而来,惨败而归:没有专业的舞美、音乐老师,队员根本不知节奏、鼓点为何物,节目粗糙,最终被毙。
不久,学校费尽周折请来了多次担任春节晚会策划、艺术顾问的焦乃积,由他担任在2000年成立的塔沟武校武术表演团的总策划,并聘请了专业的音乐和编导老师,转而向中央教育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冲刺。这次他们如愿以偿,以奥运为主题的《奔向奥运》终于在“国家级的舞台上露脸了”。
2003年的《十二生肖拜大年》是塔沟走向春晚的开门红。这次上春晚学校再次聘请了焦乃积为总策划,并且聘请总政歌舞团的杨威为舞蹈编导。但是学校领导和团长解福印都没有很大信心。奔赴北京时,解福印压根没带换洗的衣服,“觉得被毙的可能性很大。毙了就回来,拿衣服多余。”
到京后,意外的消息再次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央视春晚有一个规则:各个类别的节目只能上一个,而当时已经有了一个儿童类节目《猫和老鼠》,节目已经非常成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第一次排练时,身负重任的孩子们很紧张,解福印在台下也看得口干舌燥。意外发生了,节目有一个情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本应是“猴子”韩雪强用钢板平着敲打“老鼠”陈可可的头部,“老鼠”凭借铁头功把钢板撞断。由于过于紧张,韩雪强锴用钢板的横截面击打了陈可可的头部,钢板没断裂,“老鼠”的头部却开花了。陈可可后来在医院缝了3针,伤口愈合后的又一次排练中,陈可可又由于同样原因头部被缝了7针。
节目下来,收获了许多称赞。解福印笑称“傻人有傻福”,最终也不知道自己的节目怎样,只知道获得的掌声比《猫和老鼠》多得多。在场的孙悦也竖起了大拇指:“太棒了。”
尽管受到如此多的肯定,在春晚的8次审查中,解福印依然每次都提心吊胆。紧张兮兮的孩子们和迷迷糊糊的解福印当时都觉得吉凶难卜。还是有经验的焦乃积看出了门道,他一挥手,豪爽地说:“小解,孩子们,跟着我喝咖啡去,你们的节目上定了。”
从最初的节目名《十二生肖争霸赛》,到《十二生肖闹新春》,直到最后的《十二生肖拜大年》,以及审查时动作的一改再改,激烈竞争下的不眠之夜,这个节目最终获得了巨大反响。
可解福印后来还是发现了不足。“有媒体批评说这个节目有些乱,其实是因为之前的武术节目比较少,摄像师对拍摄动作比较快的节目缺乏经验,拍着拍着就找不到人了,当时非常精彩的小猪撞石碑的情节就没有上镜头。”
细心的观众还发现,在表演节目时,孩子们嘴里都念念有词,于是都说孩子们在“念经”。而真实的原因是,由于孩子们年龄小,表演时难以进入角色,于是解福印就教他们做动作时喊出声,比如老鼠在过街时被打,其他“小动物”就可以叫“打啊,扣‘啊”冲上前去,会更有气氛。但实际上,这是舞台表演中的大忌。
虽然第一年的《十二生肖拜大年》遗憾多多,团长解福印仍然觉得它意义非常。
“十二个生肖要创造出十二种拳路,这个很难。”之前的少林武术中,只有猴拳、蛇拳和虎拳,其他的拳路都是闻所未闻,而解福印的农村生活经历显然帮了大忙:“小鸡的标志动作是啄米,小猪就是爱拱来拱去的,耕地就离不开老牛了,兔子就是蹦蹦跳跳的。”
也因此,后来解福印创造的几套拳路在很多晚会中屡试不爽。其中的兔子翻已经连续在《十二生肖拜大年》《少年小英雄哪吒》《壮志凌云》《百家姓》等多个节目中使用,备受青睐。而在他们为2007央视春晚准备的节目《松鹤延年》中,兔子翻也将是亮点之一。
假成龙有真功夫
迄今为止,塔沟武校最受好评的节目当属《壮志凌云》,获得歌舞类二等奖,被朗昆评价为“2005春晚最阳刚的节目”。媒体也戏称这帮默默无闻的少林小子抢了成龙大哥的戏。
也许是相中了少林小子在春晚上的精彩表演,2005年春晚剧组早早给他们发了邀请函。按照最初的策划,成龙的歌曲应当是主角,而塔沟的孩子们主要为成龙伴舞。
准备节目时,节目的总策划焦乃积向正在北京舞蹈学院进修学习的解福印提议:2005年的春晚能否把童子功和梅花桩结合起来,演绎出少林功夫的精髓,观赏性也比较强。解福印眼睛一亮,觉得焦乃积的主意非常好。而中国舞编导和现代舞编导课程的学习,也把解福印造就成了横跨武术和舞蹈两大表演门类的专家,这对他编排以后反响巨大的《壮志凌云》帮助不小。
由于梅花桩非常笨重,春晚剧组否定了把梅花桩“栽”进春晚的创意,但解福印并没有死心,当时焦乃积也在背后给他“撑腰”:“梅花桩一定要上春晚。”折中的办法产生了,既然固定的梅花桩无法上舂晚,何不尝试一下人体梅花桩呢?解福印开始找机会向导演“煽风点火”。
人体梅花桩的难度系数增加了很多。一次排练时,由于顶桩的7个人配合不是特别好,当时11岁的主角姚杰元一脚踩空,从桩上直直摔了下来,晕了过去。由于经常头朝下顶着铁板以支撑整个身体,姚杰元患了毛囊炎,头顶脱发成了“不毛之地”。尤其是其中的“倒立旋转”,姚杰元需要头顶在一个桩上,然后用脚踩周围6个桩,进行360度旋转。为练好这个动作,姚杰元头顶上磨出了乒乓球大的一块厚茧。
孩子们的完美表现促使导演对节目做了重大调整,把孩子们作为节目的主角,而减少了成龙的戏份,将成龙的演唱放在了节目靠后的时段。而之前的策划中,成龙还有更多的动作,也被减掉一大部分。由于威龙比较忙,他的动作便由塔沟武校的赵文亮先练习,之后再教给成龙。威龙对这个小老师也非常满意,“假成龙有真功夫,你们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武术团队”。
姚杰元也因要与偶像同台演出而练功努力了很多。虽然见到自己的偶像时有些紧张,但是孩子们还是非常自信。年仅7岁的卢少林说:“没见到成龙的时候很崇拜他。在一起排练时,发现成龙老胳膊老腿了,没我厉害。”一番话惹得大家发出一阵笑声。最后一次审查节目的时候,成龙对这些孩子们依依不舍,把经纪人“抓紧时间”的催促当作耳旁风,兴致勃勃地主动要求与孩子们合影。
春晚直播的当天下午,央视春晚《幕后故事》栏目准备拍点花絮,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姚杰元在人体梅花桩上表演节目,台下的解福印突然发现小杰元在桩上晃晃悠悠,眼神迷离,下来一问,原来小杰元当时发烧38度。吃完药,休息到晚上七八点,小杰元又以完美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高度好评。
历数塔沟上春晚的孩子,最小的还是去年春晚舞蹈《百家姓》的主角黄习恒,上春晚的时候他刚4岁。两岁时,刚刚会跑的黄习恒就被家人带到武校,妈妈怕年龄太小会被学校拒收,就谎报孩子已经4岁,让黄习恒蒙混过关。虽然小家伙才4岁,平时练功却非常刻苦,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松鹤延年》冲刺2007年春晚
四上春晚的孩子们都是少林塔沟武校艺术团的成员,艺术团从最初的26名队员发展到现在近200人,最小的4岁,最大的74岁(一退休警察)。
艺术团中的重点队员过春节也不能和家人团聚,经常是把春晚的直播完成了,农历大年初五之后才能回家。小孩子们想家闹情绪,作为团长的解福印同时还是孩子们的“高级保姆”。
而现在这个大名鼎鼎的团长仍然住在他稍显凌乱的卧室里,室内的简陋与屋里的笔记本电脑、刻录机、数码相机等现代设备看起来不甚搭配;双层床下铺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但是上铺却斜躺着3个行李箱和几个破旧的纸箱。
采访中,有个学生来借光碟,解团长当时出去了,孩子自己找到拿了就走。孩子们说:“解团长训练时严厉,生活中却很和善。需要借什么东西,他要不在我们就自己拿。”
也许是经常接受采访的缘故,面容憨厚的解福印谈笑风生,用带着浓重河南味的普通话不时抖出几个无伤大雅的笑话。
坐落在扬名世界的嵩山少林寺旁边的少林塔沟武校,老师的办公条件都不是很好。所谓的办公楼不过是涂着大红色油漆的有着飞檐的一排古色古香的房子。走在这所创建于1978年稍显陈旧的武校校园里,你很难把它和它的赫赫威名联系起来。
今年,姚杰元、田野、何贤敏等孩子们的春节依然要在外面过。他们为2007年央视春晚准备了一个名为《松鹤延年》的节目,讲述了一个人和鹤的动人故事,希望能通过观看节目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更加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个节目仍然是大阵容,有80多个孩子参加,人体梅花桩将仍然是保留内容。姚杰元、黄习恒都将在节目中有精彩演出。虽然还没有通过最后的审查,但是孩子们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