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绘画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艺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形式与手段单一、教学资源匮乏是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综合材料绘画所具有的对材料种类的包容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为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工具、媒材进行美术创造,表达情感与思想,提升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其他文献
罗杰·弗莱作为知名的英国形式主义艺术批评家,在形式主义美学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弗莱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对生活的复刻,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产物,能够传达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弗莱形式主义理论更加关注艺术本身,强调对艺术本身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将艺术付诸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弗莱的形式主义理论对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毕加索,他在1937年所创作的作品《格尔尼卡》对他的个人艺术创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也是他艺术生涯中最为独特的巨作,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本文对该作品创作的背景、绘画特点、艺术语言及其艺术内涵进行分析,对笔者以及艺术工作从业者的绘画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新媒体艺术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形态。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致力于缩小作品与受众的审美距离,甚至将受众纳入作品的建构中。因此,沉浸性是新媒体艺术作品的重要特质之一。那么,新媒体艺术家应如何在作品中实现沉浸性的最大化呢?本文以日本艺术团队teamLab为例,围绕新媒体艺术的沉浸式美学展开研究,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感的元素语言设计出发,探讨新媒体艺术实现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与途径,旨在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