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化传递越来越频繁,电子通讯设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在电子通信设备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接地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电子通信设备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屏蔽掉一些因接地带来的干扰因素对电子通讯设备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接地技术的概念,分析介绍了常见的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类型和方法,并结合实例对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技术进行研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抗干扰;研究
中图分類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8-0285-02
1 引 言
进入到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子通信设备的发展,实现了信息之间的快速传递,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由于电子通信设备依靠电磁的兼容性稳定运行,采取科学合理的接地技术,可以降低通信设备受到外接干扰的程度,从而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分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概述
2.1 接地类型
(1)分散式接地:对电子通信设备中的需要接地的部位,进行分别接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电子通信设备存在多条接地线,过于分散,对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2)并联接地:通过对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系统进行并联,有效的避免分散接地形成的回路问题,从而降低了干扰产生的几率,确保了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接地方法
(1)直流地接大地方法:首先将电子通信设备的外壳与直流地进行分开,将其直接进行接地处理,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静电的积累,而且减少了干扰因素的产生,保持了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2)直流地悬浮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基准点,确保直流地与大地之间的严格绝缘关系,从而避免了出现直流地和交流地的连接,从而有效的降低干扰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影响。
3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干扰问题
在进行电子通信设备接地过程中,接地技术的选择不当或者施工不正确,都会导致干扰的产生,从而影响电子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应对干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要保障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确保导线间的压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当进行接机操作时,由于接地的不规范,导致电子通信设备导线间存在较大的压差,使得电子通信设备出现了错误的电位,从而产生了干扰,影响了信息的正常传递。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的接地方式,消除干扰的问题。
3.2 通信设备接地处理
不同的电子通信设备,在功能和使用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应的组成电子通讯设备的材料也不同。当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电子通信设备的表面会附带一定的电荷,一旦人体接触,会导致和大地之间形成连接回路,对相关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因此,在进行通信设备接地处理时,应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并根据相关接地技术要求,将接地导线深埋在地下至少2m以上。
3.3 接地人员接地操作不当
在进行电子通讯设备接地施工过程中,不同的设备接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设备只需要一根导线就可以完成接地施工,而有些电子通信设备则相对复杂,需要采用综合布线的方式进行接地施工,如果不能正确的进行接地操作,不仅无法实现保护电子通信设备的目的,而且还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此外,由于相关的接地施工人员素质能力水平较低,对接地技术的掌握较差,往往只是简单的将电子通信设备与地面进行简单的连接,忽略了后期对电子通信设备的调试工作,以至于未能实现及时的发现接地问题,降低因接地错误或者参数因素错误带来的损失。
4 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技术分析
以某单位通信数据机房为例,由于相关操作人员较多,为了确保数据机房设备以及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主要包括防雷接地、信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屏蔽接地以及防静电接地。
4.1 通信数据机房接地的方法的选择
(1)采用屏蔽接地方式,不仅可以确保通信数据机房的正常运行,而且有效防止因接地产生的电磁干扰对通信数据产生干扰。
(2)为了避免静电、雷电等高压电流对通信数据机房、操作人员产生伤害,一般采用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方式。
4.2 信号接地
采用信号接地,不仅可以确保通信数据设备在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保障了信号的稳定、传输和转换工作,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外界干扰因素(磁场、噪音等)对通信数据设备的干扰。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进行信号接地处理,实现了设备等电位面的稳定。
4.3 交流工作接地
交流工作接地通过直将交流电流进行接地,而不允许直流电流进行接地,可以有效的对交直流电源产生的干扰进行控制,相比较电子回路额功率,这种技术的电源回路的功率较大,因此,该技术又被称为功率接地。
4.4 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的目的在于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在通信数据机房设备运行过程中,相关设备的绝缘层可能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或者本身老化的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从而可能会出现接触漏电的风险。因此需要对设备当中不带电部分(金属外壳等)进行接地,从而实现接地保护的目的。本工程在进行通信数据机房设备接地时,共计采用了23条安全保护接地线(如图1)。
4.5 屏蔽接地
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对通信数据的影响,通过在蔽体与地或干扰源的金属壳体之间所做的永久良好的电气连接,可以有有效的降低外界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同时还能降低电子设备本身产生的干扰。
4.6 防静电接地
利用接地技术,将通信数据机房设备本身因静电产生累计电流导入到大地当中,可以有效的避免静电累积对设备以及人员造成的伤害。本工程在进行通信数据机房设备接地时,共计采用了12条防静电接地线。
4.7 防雷接地
在夏季的雷雨天气,如果受到雷击影响,不仅对通信设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会给设备周围的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通信数据机房受到雷击的伤害,减少雷电产生的电流对设备造成的电磁干扰。本工程对通信数据设备采用3条防雷接地设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通信设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通信设备的应用,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通信设备运用过程中,通过接地可以对设备本身和人身安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它也会在对电子通信设备产生一定的干扰。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问题,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高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使电子通信设备更好地为我们提供服务,促进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丽敏.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技术分析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3):6.
[2]李 明.电子通信设备中接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6):81~82.
[3]匡 群,彭 军.浅析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问题及策略[J].无线互联科技,2012(7):36.
[4]潘秋萍,王喜燕.试析电子设备设计中的接地技术构建和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1):78~79.
收稿日期:2018-5-24
关键词: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抗干扰;研究
中图分類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8-0285-02
1 引 言
进入到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子通信设备的发展,实现了信息之间的快速传递,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由于电子通信设备依靠电磁的兼容性稳定运行,采取科学合理的接地技术,可以降低通信设备受到外接干扰的程度,从而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分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概述
2.1 接地类型
(1)分散式接地:对电子通信设备中的需要接地的部位,进行分别接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电子通信设备存在多条接地线,过于分散,对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2)并联接地:通过对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系统进行并联,有效的避免分散接地形成的回路问题,从而降低了干扰产生的几率,确保了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接地方法
(1)直流地接大地方法:首先将电子通信设备的外壳与直流地进行分开,将其直接进行接地处理,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静电的积累,而且减少了干扰因素的产生,保持了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2)直流地悬浮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基准点,确保直流地与大地之间的严格绝缘关系,从而避免了出现直流地和交流地的连接,从而有效的降低干扰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影响。
3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干扰问题
在进行电子通信设备接地过程中,接地技术的选择不当或者施工不正确,都会导致干扰的产生,从而影响电子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应对干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要保障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确保导线间的压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当进行接机操作时,由于接地的不规范,导致电子通信设备导线间存在较大的压差,使得电子通信设备出现了错误的电位,从而产生了干扰,影响了信息的正常传递。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的接地方式,消除干扰的问题。
3.2 通信设备接地处理
不同的电子通信设备,在功能和使用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应的组成电子通讯设备的材料也不同。当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电子通信设备的表面会附带一定的电荷,一旦人体接触,会导致和大地之间形成连接回路,对相关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因此,在进行通信设备接地处理时,应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并根据相关接地技术要求,将接地导线深埋在地下至少2m以上。
3.3 接地人员接地操作不当
在进行电子通讯设备接地施工过程中,不同的设备接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设备只需要一根导线就可以完成接地施工,而有些电子通信设备则相对复杂,需要采用综合布线的方式进行接地施工,如果不能正确的进行接地操作,不仅无法实现保护电子通信设备的目的,而且还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此外,由于相关的接地施工人员素质能力水平较低,对接地技术的掌握较差,往往只是简单的将电子通信设备与地面进行简单的连接,忽略了后期对电子通信设备的调试工作,以至于未能实现及时的发现接地问题,降低因接地错误或者参数因素错误带来的损失。
4 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技术分析
以某单位通信数据机房为例,由于相关操作人员较多,为了确保数据机房设备以及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主要包括防雷接地、信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屏蔽接地以及防静电接地。
4.1 通信数据机房接地的方法的选择
(1)采用屏蔽接地方式,不仅可以确保通信数据机房的正常运行,而且有效防止因接地产生的电磁干扰对通信数据产生干扰。
(2)为了避免静电、雷电等高压电流对通信数据机房、操作人员产生伤害,一般采用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方式。
4.2 信号接地
采用信号接地,不仅可以确保通信数据设备在进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保障了信号的稳定、传输和转换工作,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外界干扰因素(磁场、噪音等)对通信数据设备的干扰。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进行信号接地处理,实现了设备等电位面的稳定。
4.3 交流工作接地
交流工作接地通过直将交流电流进行接地,而不允许直流电流进行接地,可以有效的对交直流电源产生的干扰进行控制,相比较电子回路额功率,这种技术的电源回路的功率较大,因此,该技术又被称为功率接地。
4.4 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的目的在于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在通信数据机房设备运行过程中,相关设备的绝缘层可能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或者本身老化的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从而可能会出现接触漏电的风险。因此需要对设备当中不带电部分(金属外壳等)进行接地,从而实现接地保护的目的。本工程在进行通信数据机房设备接地时,共计采用了23条安全保护接地线(如图1)。
4.5 屏蔽接地
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对通信数据的影响,通过在蔽体与地或干扰源的金属壳体之间所做的永久良好的电气连接,可以有有效的降低外界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同时还能降低电子设备本身产生的干扰。
4.6 防静电接地
利用接地技术,将通信数据机房设备本身因静电产生累计电流导入到大地当中,可以有效的避免静电累积对设备以及人员造成的伤害。本工程在进行通信数据机房设备接地时,共计采用了12条防静电接地线。
4.7 防雷接地
在夏季的雷雨天气,如果受到雷击影响,不仅对通信设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会给设备周围的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通信数据机房受到雷击的伤害,减少雷电产生的电流对设备造成的电磁干扰。本工程对通信数据设备采用3条防雷接地设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通信设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通信设备的应用,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通信设备运用过程中,通过接地可以对设备本身和人身安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它也会在对电子通信设备产生一定的干扰。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问题,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高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使电子通信设备更好地为我们提供服务,促进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丽敏.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技术分析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3):6.
[2]李 明.电子通信设备中接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6):81~82.
[3]匡 群,彭 军.浅析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问题及策略[J].无线互联科技,2012(7):36.
[4]潘秋萍,王喜燕.试析电子设备设计中的接地技术构建和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1):78~79.
收稿日期:201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