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诠释快乐真义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et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住在重庆主城区的30岁女子,每周开着宝马车颠簸两个半小时到偏僻的乡村小学教书,每月2000元钱的工资,还不够油费。许多人对此感到不理解。面对记者采访,这位张姓女教师表示,“这是我想做的事情,想要的生活,虽然工资不够油费,但这是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快乐最重要”,“这些经历很平常啊,只是我自己的选择,没必要报道。”(《重庆晚报》9月10日)
  和以往类似的报道不同,媒体并未刻意拔高女教师开宝马车下乡教书的意义,并未大肆渲染女教师的爱心(尽管她确实拥有着无私的爱心,譬如她的丈夫还给学校建设捐献了20万元),并未随意封给她“最美女教师”的称号,甚至还有意隐去了该女教师的名字、家庭信息等,连给女教师拍摄的课堂照片,都特地选取了女教师用书遮挡面庞的镜头。显然,媒体尊重了女教师的意愿,只是客观地表达了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的真义——一切只是为了快乐。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生活际遇不同,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预期不同,对幸福快乐的感受自然大不相同。因此,有的人认为锦衣玉食的生活是幸福的,有的人则认为恬淡自然、空气新鲜、与世无争的乡村生活是快乐的。只要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这就是幸福。这位女教师表示,她就喜欢这种生活,没有攀比、没有奢侈品,只有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适合她自己的。
  这些年,不断有类似于“白领辞职当农民”、“博士下乡养鸡”、“公司高管辞职养猪”等新闻被报道,往往有人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和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的“原理”是一样的,他们无非是想换另外一种活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罢了。这只是一种人生选择,人们既无须给予过度升华,更没必要质疑、贬低。社会是多元的,幸福快乐的观念是多元的,人们的追求自然也是多元的:有人追求奢华的生活,有人追求简单的快乐,有人以从政为乐,有人以经商为乐……别人眼中的幸福未必是自己想要的幸福,自己所感受的快乐也未必能为他人所感受,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当然,我希望女教师原本平静、快乐的生活,不被猎奇的追访者打破。走红也许是一些人的追求甚至是梦想,但对开宝马下乡教书的女教师而言,这恐怕大违其本愿吧。
其他文献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项目险承保部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守正创新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开新局,打造战斗堡垒,努力为中国信保服务高水平开放贡献力量。  守正笃实,静心思考内涵。一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聚焦“四史”,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经典著作为重点学习材料,原汁原味学习领悟;通过“关键少数”带头学、全体党员跟学,
英国青年克里西立志要成为托尔斯泰那样的文学巨匠,他便向出版社投了大量的小说稿件,结果才2年时间,退稿信就有743封。有人嘲讽他不知天高地厚,克里西不辩解、不气馁,继续如痴如醉地埋头创作。终于在第744次投出稿件后,他的小说得到了编辑的赏识。此后43年间,他出版了564本书。当有人谈起他当年的痴劲时,克里西说:“如果我停下写作的手,所有的退稿都变得毫无意义。我的坚持,会让每一封退稿信都彰显它的价值。
无规矩不成方圆,“迟到,罚!”“上课打瞌睡,罚!”清华大学还曾因“学会游泳才能毕业”这条校规而轰动全国。大多数看似反常理的校规细想之下也能理解,可有些奇葩校规真是让人不得不吐槽啊!中国篇  @风吹云浮:中午所有人必须在教室里睡觉,而且要求趴桌子上,头的朝向必须统一并美其名曰:“为了防止大家眼神交流。”  @剑侠兰亭月:学校要求我们,早读必须站起来读,不能坐着读。日本篇  @桃太郎:我們进入校园之前
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近段时间以来,作为一名海南基层团干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进一步领会到了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下面我讲讲自己的体会:  一、国家对青年工作的重视  在报告中多次提到“青年”及相关词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在贯彻
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悲壮画面上,一群群半职业体仪态万千、优雅可人地飘过,这一幕不是梦,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新型就业群体的从容和优雅生活,引起了诸多就业专家的深层次探讨和争议。国内首席人才媒体《职业》杂志将首创的“半职业体”概念和几大争议焦点抛给业内的权威专家以及草根职民,“摆设擂台”,观现象听声音。    半职业真能缓解就业压力吗?    有人发出宣言,如果你不能从事自己心仪的工作,那么你可以退而
写在文前的话:有铂金跟我说,看完3C的《追尾日记》之后特别特别想谈一场恋爱。  呐,听我说,你如果这样想的话,这篇文章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我希望你看到的学到的是宁缺毋滥,是两个人彼此的包容和平淡相守,不是轰轰烈烈的天雷钩地火,而是和煦如风细水长流。  真正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不到,时候未到。在等待爱情来的时候,你可以努力把自己变得更美好呀。这才是正确的爱情观和满满的正能量。  Now,接着
写在文前的话: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别打我,因为……打死我我也没想到我高中会谈恋爱,而且是在水深火热的高三,更没想到还是和班里的一号大哥……不好意思,还是没有抵得住温柔的进攻。  [1]  和Y同学相识于高三分班,不得不说,缘分这个东西还真是奇妙,刚分班我们就是前后桌,不过……在这一个多月内,我们却只说过一次话。那时我和同桌C同学关系甚好,也不知道当时Y同学坐在我后面每天看我们打打闹闹有何感想(Y和
新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与思考,关注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情感与体验。在此背景下,关注课堂的活力,创设形式各异的课堂活动,备受教师青睐。通过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构建学生的亲历体验,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然而,笔者在课堂活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活动的引领、设计以及问题的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导致活动失“真”,弱化了活动的实效。如何上出
我很讨厌乡村。  讨厌人们毫无界限的亲近,讨厌人们饭后无聊聚在一起家长里短,讨厌所有人可以对所有人指手画脚,讨厌人们说话的声音穿过院子直到街上,讨厌那些封建迷信被神乎其神地传诵,人们分不清“信仰”和“信奉”。  我有一个儿时的玩伴,小的时候父母离异,跟着奶奶长大。她从初中就离开了那个小镇,因为天赋很高,后来给很多热播电视剧唱插曲。  她一边上大学,一边办学校,一时成了很多乡邻饭后的谈资,诸如“这孩
20XX年4月1日,淼淼收到一封情书。    [一]  其实淼淼一点也不像女孩。一点也不。  总是穿着宽宽的衣服,留着短发,整日大大咧咧的假小子,怎么可能会像女孩子。所以啊,怎么可能会有男生喜欢你呢。淼淼想。但是还是忍不住把揉成一团的情书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的字迹清晰,略显潦草,只是很短的一句话:“淼淼,我喜欢你。——Y”  搞笑。  淼淼看完这段文字,又忍不住要揉成团丢掉,犹豫了一下,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