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环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环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鞘膜积液的男性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开放性横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环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主要包括单侧和双侧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出血量;观察两组患儿对侧隐匿性开放鞘状突、无开放鞘状突、积液自行回流、挤压回流和穿刺抽液情况;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麻醉手术费和治疗总费用;同时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单侧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手术观察组时间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侧隐匿性开放鞘状突、无开放鞘状突、积液自行回流、挤压回流和穿刺抽液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手术费、治疗总费用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预后。

结论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环扎术在小儿鞘膜积液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术后预后快的优点,同时能发现对侧未闭鞘状突并予以处理,从而降低术后对侧复发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脾脓肿的病因和诊治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获得更好的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6例脾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4例,合并外伤性脾破裂病史1例,营养不良4例。其中1例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3例行脾切除治疗,2例经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均治愈,随访3~6个月脓肿无残留,无复发。结论高龄及合并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等是脾脓肿发
期刊
目的研究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60例,年龄2~11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通气组(A组),七氟醚麻醉喉罩通气组(B组)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组(C组)。观察各组插管(喉罩)前,插管(喉罩)后30 s、5 min,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 min、60 min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分压(SPO2);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82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0.7%,两组对比实验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一组给予PFN内固定术为PFN组,另一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为DH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比较患者术后1年髋关
目的探讨采用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结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伴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保护及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妊娠高血压伴肾损伤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为观察组,另40例单用硫酸镁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压指标及对产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为(126.5±7.5)、(82.4±5.7)mmHg,低于治疗前和
目的探讨新生儿单层浆肌层肠吻合与传统双层肠吻合方法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例采用单层浆肌层肠吻合术,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肠吻合法。比较两种肠吻合方法的疗效。结果经单层浆肌层肠吻合21例,手术时间40~55 min,平均45.2 min。平均术后3 d肠功能恢复开始进食,术后观察2周,患儿均一次性吻合成功,
期刊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Ⅰ、脑钠肽和右心功能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70例,依据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右心功能障碍组32例和未见右心功能障碍组3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不良事件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cTnⅠ和BNP水平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未见右心功能障碍组急性肺栓塞患者相比,右心功能障碍组患者呼吸困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