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能力是一个人的必备素质之一,而一个人语言能力培养的最佳阶段则是小学阶段,小学阶段也是我们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已经具备沟通的能力,可是在语言逻辑方面还不够成熟,如何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阶段,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探讨了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现状、意义,提出了有效发展小学生语言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发展;能力
1.前言
对于儿童语言的学习,国内外研究都表明,儿童语言的学习是有关键期的,如果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语言的学习就会事倍功半。一般来说,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从出生的3个月到青春期开始时结束,一旦过了关键期,语言的学习就变得困难。小学生还处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小学语文学习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受到教师语言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很多人将“语言发展”同“识字的多少”等同,认为小学生识字多了,语言发展水平就高,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只重视儿童识字,只重视课本,而忽视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开发。我们所提倡的自主阅读,绝不是说认识了一些字就自己阅读的意思。美国国家研究院的研究认为阅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自主阅读能力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学生语言的丰富性,提高他们对语音的敏感性。只有丰富性和敏感性提高了,才能将口语和书面文字对应起来,才能理解口语和书面文字的含义,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之后,学生就会有阅读动机。 要培养和塑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有机会随时能取阅自己喜欢的书,能和别的学生或者家长在阅读中互动,理解书面语言的情绪情感,逐渐培养热爱阅读的兴趣。可以看出,只有提高学生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
3.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意义
3.1有利于小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个人的谈吐可以反映出出这个人的气质,第一印象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完善是有利于其素质的提高的,所谓见多识广,小学生通过阅读,通过观察生活,通过倾听,有了自己的理解,学会表达就是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会,日积月累,语言能力还会影响到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师和家长应该把学生往正确的道路上指引,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高雅的情操,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赖于良好的语言能力,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高级动物,人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有利于个人的成功与发展,还有利于身心的健康与完善,小学生在语言能力上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者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对其以后的发展也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4.发展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
4.1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能够开阔小学生的视野,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增长知识,提高小学生的素质,丰富内涵,提高修养。总之,读书的益处是数不胜数的,对于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读书也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小学阶段会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有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高年级的小学生还会接触到一些名著等方面的阅读,小学生在读了这些书之后最好进行复述,家长和老师要耐心的倾听,复述的好处就在于使阅读材料内化于小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其抒发自己的观点,从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速度相对于成人是比较低的,小学生习惯于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在小学生阅读的同时,要培养阅读速度的提高,让小学生以字为单位的阅读方式逐步过渡到以句为单位和以段落为单位。遇到优美的阅读片段,可以鼓励小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不仅能培养阅读的兴趣,还有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小学生自身的修养。在大量阅读之后,小学生就有了一定的内涵,在今后需要发言的时候,他就会有话说,引经据典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2为学生创造交流的课堂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的发展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引导学生开口讲话、开口表达观点才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不断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要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交流和表达的情境,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小学生年纪比较小,都比较喜欢贪玩,语文老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的从众心理比较强,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平等的学习语言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集体玩游戏的方法,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3丰富语言学习活动
语言的发展需要持续的学习和练习,教师要以引导学生开展更多的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活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广泛地交流和阅读。例如,在语文单元知识学习后为学生创设语境,引导学生思考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表达,如母亲节对妈妈说的一段话,在草丛中设立一个标语提醒大学不要随意践踏草坪,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灵活性。也可以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表达的活动,包括演讲比赛、表演比赛、辩论赛等,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丰富的实践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明宇.儿童语言的发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53页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215.
[2]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商务印书馆 1996年,36页
[3] 陈浦艺.浅谈小学语文语言训练 [J]. 教法研究,2011(2).
作者簡介:
方琦(1992.03—),女,安徽省淮北人,淮北市相山区淮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发展;能力
1.前言
对于儿童语言的学习,国内外研究都表明,儿童语言的学习是有关键期的,如果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语言的学习就会事倍功半。一般来说,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从出生的3个月到青春期开始时结束,一旦过了关键期,语言的学习就变得困难。小学生还处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小学语文学习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受到教师语言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很多人将“语言发展”同“识字的多少”等同,认为小学生识字多了,语言发展水平就高,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只重视儿童识字,只重视课本,而忽视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开发。我们所提倡的自主阅读,绝不是说认识了一些字就自己阅读的意思。美国国家研究院的研究认为阅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自主阅读能力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学生语言的丰富性,提高他们对语音的敏感性。只有丰富性和敏感性提高了,才能将口语和书面文字对应起来,才能理解口语和书面文字的含义,才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之后,学生就会有阅读动机。 要培养和塑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有机会随时能取阅自己喜欢的书,能和别的学生或者家长在阅读中互动,理解书面语言的情绪情感,逐渐培养热爱阅读的兴趣。可以看出,只有提高学生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
3.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意义
3.1有利于小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个人的谈吐可以反映出出这个人的气质,第一印象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完善是有利于其素质的提高的,所谓见多识广,小学生通过阅读,通过观察生活,通过倾听,有了自己的理解,学会表达就是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会,日积月累,语言能力还会影响到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师和家长应该把学生往正确的道路上指引,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高雅的情操,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赖于良好的语言能力,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高级动物,人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有利于个人的成功与发展,还有利于身心的健康与完善,小学生在语言能力上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者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对其以后的发展也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4.发展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
4.1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能够开阔小学生的视野,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增长知识,提高小学生的素质,丰富内涵,提高修养。总之,读书的益处是数不胜数的,对于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读书也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小学阶段会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有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高年级的小学生还会接触到一些名著等方面的阅读,小学生在读了这些书之后最好进行复述,家长和老师要耐心的倾听,复述的好处就在于使阅读材料内化于小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其抒发自己的观点,从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速度相对于成人是比较低的,小学生习惯于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在小学生阅读的同时,要培养阅读速度的提高,让小学生以字为单位的阅读方式逐步过渡到以句为单位和以段落为单位。遇到优美的阅读片段,可以鼓励小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不仅能培养阅读的兴趣,还有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小学生自身的修养。在大量阅读之后,小学生就有了一定的内涵,在今后需要发言的时候,他就会有话说,引经据典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2为学生创造交流的课堂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的发展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引导学生开口讲话、开口表达观点才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的不断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要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交流和表达的情境,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小学生年纪比较小,都比较喜欢贪玩,语文老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的从众心理比较强,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平等的学习语言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集体玩游戏的方法,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3丰富语言学习活动
语言的发展需要持续的学习和练习,教师要以引导学生开展更多的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活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广泛地交流和阅读。例如,在语文单元知识学习后为学生创设语境,引导学生思考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表达,如母亲节对妈妈说的一段话,在草丛中设立一个标语提醒大学不要随意践踏草坪,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灵活性。也可以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表达的活动,包括演讲比赛、表演比赛、辩论赛等,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丰富的实践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明宇.儿童语言的发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53页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215.
[2]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商务印书馆 1996年,36页
[3] 陈浦艺.浅谈小学语文语言训练 [J]. 教法研究,2011(2).
作者簡介:
方琦(1992.03—),女,安徽省淮北人,淮北市相山区淮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 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