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晶沟金矿床矿体与矿石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来源 :能源与环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晶沟金矿床位于滩间山金矿田南东端滩间山南坡四五沟—细晶沟一带,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对矿区地、物、化、遥特征进行研究,可知矿区内的化探异常的分布、分带、元素套合特征,对金矿的指示意义很大.研究了矿床矿体与矿石特征,得到了矿体的倾向、倾角、矿体控制长度、厚度、控制的最大斜深以及细晶沟矿床的矿石类型.结合区域矿产特征,研究、分析认为,区内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热液蚀变作用4种控矿因素均较密切,高背景值的地层对金成矿的贡献、构造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导矿及储矿场所、频繁的岩浆活动为成矿带来了物质来源、热液蚀变为成矿提供了能源.
其他文献
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是南美最大的产油盆地之一,但高含水已经成为了研究区Mariann油田的显著特征.为了提高油气产量,综合利用测井、岩心和地震资料,对研究区进行经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根据沉积旋回转换面、地层叠加样式的转换等,将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东北部Mariann油田白垩系Napo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细分为13个四级层序.在每个三级层序内部,海平面变化一般都经历了海退—海进—海退的过程,沉积物一般以加积—退积—进积沉积序列为特征,其中,低位体系域(LST)一般发育潮控河口湾沉积,海侵体系域
为合理制定土地管理计划,针对土地覆盖变化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利用数学量化方式,计算土地覆盖综合指数和动态变化率,建立土地覆盖变化模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架构描述资源、环境和人文三者间关系,遵循系统性、动态性等原则建立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最大特征根,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指数,将环境安全划分为5个等级.探究在时间段内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及对应的环境安全等级,由此得出二者间影响机制为:土地覆盖情况受人为破坏程度越大、环境质量越差,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降低;反之,如果及时采取相应
为了解决高浓度含磷污水深度净化问题,探究矿渣硅酸盐水泥的除磷潜能,利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初始磷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含磷废水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矿渣硅酸盐水泥磷吸附前后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等进行表征和分析.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矿渣硅酸盐水泥可有效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去除率可达90.3%,吸附量可达27 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其吸附动力学过程,除磷速率主要受化学反应速率限制,相比于表面吸附,颗粒内扩散是吸附过程
为了探究不同粒径NaHCO3粉体的灭火效果,对比其与不同典型气体灭火剂之间的协同灭火效果,获得协同效果最佳的气固比例,为气固协同灭火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以4、10、48μm 3种不同粒径的NaHCO3粉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不同粒径的NaHCO3粉体,确定粉体颗粒均匀分布的状态,基于杯式燃烧器装置开展熄灭甲烷火焰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粒径大小对粉体灭火作用的影响,选择出灭火效果最好的4μm NaHCO3粉体与典型气体灭火剂CO2、N2、He、Ar进行气固协同实验,获取NaHCO3粉体在不同典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天然气管网系统应用离不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支撑,然而因为数据格式、数据保密性等限制,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不能直接、有效应用,需要探索一种既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又方便天然气管网系统应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方案.介绍了一种天然气管网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方案,并以1:10000基础地理数据进行了应用验证,天然气管理单位在管道建设初期采购管道沿线完整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按照本方案进行数据库设计、数据入库,在以后的管道运维过程中只需要局部或针对重点要素进行数据更新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部陆相油气型盆地,作为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新板块,基底地质条件复杂,古中央隆起内幕结构、构造特征认识不清,导致人们对基底岩石的构成存在分歧.利用最新二维地震剖面、测井和重磁数据,对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基底进行重磁、地震联合研究,从而确定中央隆起带基底岩石岩性.通过测井数据与地震属性等方法预测并假设侵入岩体为花岗岩.在地质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正演模型来进行地震正演模拟,模拟了地震子波激发得到的炮点记录及偏移剖面.根据收集的重力磁力资料,分析研究了中央隆起带的重力场特征及重力场的地质意义,推断了
针对已有方法未能对能源进行节能判定性分析,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赋权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方法,采用综合评估和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分析的“双分析”方法对能源进行节能性判断.分别从建筑布局以及可再生能源等5个方面提取节能指标,构建节能潜力评估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通过可拓物元法组建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模型,采用模型完成节能潜力评估.经实验测试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完成节能潜力评估.
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输出具有非线性、间接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未来光伏发电一体化程度极高的电力系统中,不仅要在不出现电力短缺的情况下保持供需平衡,还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光伏能源,光伏功率预测和储能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功率预测来确定和修改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时间表和热发电机组组合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少能量不足和光伏消减问题.
对燃气锅炉燃烧过程的余热进行回收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天然气基本特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排烟温度对余热回收中的冷凝率和锅炉供热效率的影响情况,发现存在反比例关系,而空气含湿量对水蒸气露点温度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水蒸气热量的冷凝回收.设计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含1个间接式换热器和2个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对换热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基于EES软件分析了供热负荷为100%、80%、50%和30%时余热回收系统的性能情况,结果发现对应的余热回收量分别为127.6、119.6、92.5、48.1 kJ/s,
F10大断层(落差10~110 m)为矿井的中部大断层,为了解决邻近该断层巷道施工期间的断层水害问题,通过在26煤巷进行槽波地震探测对F10大断层的赋存情况进行探查,然后在26岩石集中巷施工探查云盖山断层钻孔进行钻探验证,对槽波物探结果进行检验,通过采取这种探控技术,来分析该断层的赋存情况,留设相应的断层保护煤柱,以防治断层水害,保证邻近该断层情况下顺利布置采掘接替巷道.该项目的成功应用将为其他矿井邻近大落差断层布置巷道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该项目主要采用槽波地震探测以及钻探验证的方式查明大落差断层的具体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