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li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因为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因材施教。
  一、 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在一个班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
  二、 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是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能的关键。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不同品种、不同剂量的知识“营养素”,使优者成“品牌”,中者创“名优”,差者注“商标”,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论文格式”、“年终总结”、“跳一跳摘得到”、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学困生及时辅导,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崭露头角。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优等生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角与直角》时,教师可把学习目标分成两个层次,即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元素名称,认识直角,会借助三角尺等工具正确判断直角;能力目标:能动手制作直角。体会直角的特征,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自制的工具去验证猜想。
  (二)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课堂教学的分层可作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1)思考: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需要看什么?(2)出示一个由12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的长方体积木,问:怎样求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能否不切开物体,找出一个计算其体积的方法呢?并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再问: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
  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板书:方法)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三)提问分层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要真正做好提问分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上必须认真研究。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例如,教学“数位表上的游戏”时,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设问:第一层:(1)在数位顺序表上,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第三位呢?(2)在个位上放上1个小圆片表示几?在百位上放上2个小圆片表示几?(3)523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4)你能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出这个数吗?第二层:(1)还是523,小刚想在数位表上加上一个小圆片可以怎样放?(2)放在个位上这个数是几?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放在十位上呢?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4)放在百位上呢? 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层:(1)还是523,移动一个小圆片,可以得到哪些数?(2)有没有规律,一个也不漏?(3)观察所得到的6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分层提问,逐步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掌握更多新知。
  (四)练习分层次
  练习是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必要环节。因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渐进性的练习题,包括三种练习。
  1.模仿性练习。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为:长3分米,宽1.5分米,高1.2分米,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发展性练习。一个长方体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
  3.综合性练习。把第一题的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通过分层次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提高,学得扎实而牢固。
  总之,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正确看待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学习心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长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论文网]。教育学院学报,2007.
  [2]范杰章。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几点体会[论文网]。时代教育,2010.
其他文献
在家庭中,父母不同的教养态度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一般来说,家长的教养态度可分为四种: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同的教养态度对孩子有哪些不同影响。  专制型 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孩子绝对遵守家长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经常使用命令的方法,强迫孩子顺从自己的意志,严格限制孩子的言行,孩子稍有不慎,家长就动用“家法”惩治,严格执行对孩子的处罚,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 启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音乐教学已 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是使受教育者 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
转眼间,参加工作5年啦!在这5年里我一直从事着英语教学工作,与学生一起学习英语.在这几年间与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跟孩子们唱唱跳跳,学学玩玩,气氛融洽的学习.  当我走近教室的时候,望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想起了我刚参加工作时候的情景,记得那时当我走进三(一)班上第一节课,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的心情好极了。互相作完自我介绍后,我就开始上课。一开始他们还饶有兴趣,可后来就坐不住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了解你的情况后,我不禁发现:你与小学时的我实在是太像了!依稀记得,小学的我仗着记忆力好,认为自己无须凭借动笔就可以把知识点记录在脑海里。于是,在别人奋笔疾书时,我则不以为然地待在一旁,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尽管如此,在每一次单元考试中,我仍旧能取得较高的分数。于是,我便对自己不做笔记的行为放任不管,甚至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认为找到了一个偷懒的捷径。  不料,待
期刊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所面临的是一个无法剥离网络环境的时代背景。尤其是从2007年以来,以中国内地出现微博为标志,这一集快速信息发布和交流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以及随之出现的
电子商务作为诞生不久的新兴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极其迅猛,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对电子商务行业的税收征管模式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对C2C(Consumer-to-Consumer,即个人对消费
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现在和将来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具有多重的奠基作用和功能。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发展潜能的桥梁,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爱活动,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安排活动,给学生自由表现的空间。我在进行生字教学时发现,以往的
【摘 要】: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的确立,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应用与实施快乐体育教学,能够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体育知识的掌握以及积极主动在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的体魄。并在运动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快乐 小学 体育 课堂  玩,是学生的天性,只有产生兴趣引发快乐,让学生去学,去体验,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体育带来的成功、快乐。  一、更新观念  改变传统的课堂
【摘要】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因势利导,采用多样化式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培养;提高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作为文化基础的语言的作用不可估量。语言知识与技能是从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积累和形成的,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