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哥的家常味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89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叫他飞哥,他的外号是“鲍汁飞”。独立食评人,广州老饕,香港TVB美食节目《苏GOOD》客座主持。我们约在“T馆”,那是他好友主理的一个美食空间,一个开放式厨房和餐厅,适合Party友聚。
  美食家很多,飞哥是会吃会评又会做。他做的家宴,往往是各路饮食达人聚集的场合。虽在美食界闯荡多年,飞哥的本职工作其实是品牌策划,总是在外跑动,有时出差入住的酒店公寓配有煮食炉具,他就会忍不住给自己做上几道“自己喜欢的味道”。他爱广州街头巷尾的小吃,也爱回家自己做,研究记忆中的味道。几年前他出过一本菜谱《阿飞正菜传》,集合了四十多道自己的心水家常菜,一上架就成为畅销书。
  “对自己好,就要吃好点!”下午太阳出来时,飞哥带着一袋子食材来了。“有人对自己好的方式是买东西,但是这样多久才对自己好一次?天天买东西不成?饭嘛,一天三顿,说不定还四顿呢!”他边说边取出排骨肉,“排骨肉或者猪颈肉块头扁薄、脂肪均匀,适合煎”,又取出鸡蛋,“这是特意去买的日本鸡蛋,蛋黄颜色澄黄漂亮”、“这是花甲,其实用白贝也可以的,那就一年四季都有”,然后又用剪刀把广东菜心的菜叶一剪,只留茎和一小段叶子,“这样好看嘛,有时候在家也会这样取悦一下自己”。
  都是常见的食材。今天,他要做盐煎肉荷包蛋饭,原煲焗花甲。
  飞哥做菜习惯好,先后分明,节省时间。先烧一壶水、腌肉、切姜葱蒜。水开了,烫青菜就快。用海盐腌排骨肉,然后做花甲,把煲烧热,下少许油,放姜片爆香、再放沙姜碎煸出特有的香味,最后才放切碎的独蒜头和红葱头。“因为这两样东西含糖高,容易焦,不适合在热油里待太久”。花甲沥干倒入转小火盖上盖子,“不用管了,连盐都不用放,听到花甲嘭嘭嘭张开的声音,我就知道好了。”
  飞哥说着,从容转身开做另一道,排骨肉下不粘平底锅干煎出油,翻面前后各撒一次海盐,“盐在高温下分解出的香气能去除肉类多余的腥气”,不时用筷子轻压一下肉块各处,“还软的说明没熟,硬了就可以了”。花甲好了,整个煲端出,腾出灶台煎蛋,肉煎好了让位给热水烫青菜。
  我低头看时间,半个小时多一些,午餐就好了。盐煎肉外脆里嫩,肉汁丰满;各种料头的香气早已熏进花甲肉里,原汁原味的家常感。我想,即使此刻拖着疲倦的身体在出差,这几口入肚,也像回到了让人心安的家吧。
其他文献
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俯瞰图。基地内设置关塔那摩监狱,里面收押着塔利班战俘和基地组织成员。  位于古巴东南部的关塔那摩湾不是一个旅游胜地,却是世界上最大、屏障最佳的海湾之一,地处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大西洋的交汇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世纪末,当古巴国内努力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时,身处起义风潮的美国商人和种植园主要求美国政府出兵保护,但美国派出的战舰“缅因”号却在哈瓦那港口发生爆炸,美国政府于是迅速打
诗人高银隐居在韩国水原光教山脚下。近处是旷野,远处即青山。  从公共交通止步的地方抵达他的住所,需要爬一个陡坡,绕一座寺庙。造访当天,阴雨天,一路上秋叶鲜亮,但水气重,云山雾罩,氛围如同是访问山里住着的神仙。  这也像他在中国遭遇的处境:神龙见尾不见首——这位韩国广为人知的国民诗人,因为屡次出现在诺奖候选人名单而为中国人所知,但他的译作却仅局限于国内文学杂志的惊鸿一瞥:不过是些零散篇什的摘译。  
鸟叔前年的《江南Style》不仅火了自己,也火了灯红酒绿的Gangnam区。而其实江南区也一直保有着很多传统元素。这座四合院看起来更像是某个“王世子”的宅邸,但在里面闲庭信步时,你会发现它又不仅仅是高墙大院那么简单。  大约在20年前,韩国政府在江南地区兴起了一场“房博会”,并建造了许多低层住宅。它们大都恪守着大韩民族的古老传统,视觉效果老旧且气氛压抑,这栋GA ON JAI四合院的前身就是在那时
骆以军  台湾作家。作品以小说为主,代表作有《底片》、《红字团》、《第三个舞者》等,曾获联合文学巡回文艺营创作奖小说奖首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推荐奖、时报文学奖小说首奖等。  台北大学城一带盘曲的小巷里,酒肆咖啡馆隐没其间。与骆以军的相会就约在这样一家咖啡馆,距他的住处不远。  赶至之时,茄苳树下的茶座,只剩烟灰缸里几根刚刚掐灭的烟头,服务员柔声细语地让“稍待”。果不出半分钟,小巷里影影绰绰闪出一
每次回母校人民大学,在东门,我总是下意识地往南侧张望一下,虽然记忆中的那个报亭早已不在了,但在1980年代后期,这个报亭,曾经是我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  1985年秋天,我进入人大读书,这个报亭已经矗立在人大东门的南侧。与今天报亭由私人经营不一样的是,当年这样的报亭,应该是邮电系统直接建立并管理的。报亭里有各种各样的报纸,挂着堆放着各种杂志,那个时候的生意似乎也不错。  在怯怯地度过大学生活的第一
八十八岁的陈炳基回台探亲,执意拉着老伴到马场町走一走。当地人提到“马场町”三字难免蹙眉:那里风水不好。  “1949年,要不是组织下令我们撤离,我十有八九就要在这块地方‘扎根’了。”老先生顿了顿手中的拐杖,突然狠劲地敲打地面。  此地如今已修成一条沿江步道,铅灰色的淡水支流新店溪绕行过台北城南。一处七八米高、坑径十多米的坟丘荒草芜生,突兀在暮色四合的城市夜景中。昔日这里曾是国民党政府用来处决政治犯
家里的摆设瞅着不顺眼,不妨再换个角度试试看?  错觉阅读  Rocky书柜    在不喜欢循规蹈矩的设计师里,黎巴嫩的charles kalpakian算是顽皮的一个,他推出的这个棱角分明、线条清晰的书柜,利用3D效果重构了这一被广大制柜师常常使用的经典式样。通过人们视角的变化与移动,改变着空间与体积上的自身“形态”。这件书柜用全钢制作,视觉上的趣味让人产生冲动—但用来放书本会不会有点不够创意? 
下午,贝科吉的运动员通常都在镇上的体育场练习。  “跑步就是我的天性,”托洛·迪贝尔说,“它改变了我的生命。”  迪贝尔现在32岁,脚上穿着的是蓝色的耐克跑步鞋,具有最先进的防震功能。相较于埃塞俄比亚人的平均收入来说,这双鞋是昂贵的,但迪贝尔无需为此付钱,因为耐克是他的赞助商。对了,迪贝尔是一个出色的马拉松运动员,他在亚洲、欧洲和美洲都参加过比赛;但他太太的成绩更为出众,在他们家客厅大柜子里摆着许
biǎo  裱  解释:类似于曾经红极一时的“人肉搜索”,但与前者着重搜集只鳞片爪的线索不同的是,“裱”是一种完全的展示,一次构思已久、富于文采、图文并茂的“晒”,一篇结构严谨有起承转和前后呼应的记叙文,一次比维基百科更严谨更丰富的编辑作业。它可以是带有负面情绪的控诉,也可以是充满爱意的情书,最早出现于百度“路过的一只”贴吧,后扩散到全网,被用于图文并茂表现某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或者是某黑粉罄竹
1989年是最残酷的一年,终结了金色的80年代,也终结了诗人金色的命运。有太多曾经癫狂的诗人骤然消失,仿佛干上一票,便够他们享用终生。四川便是这样一个盛产诗人和失踪者的地方,其中“莽汉”诗人是消失得最彻底的一帮人——莽汉们作为自由自在的造反派,从此只有名字和诗自由自在地活在江湖中。  然而,一颗被诗俘获过的心,注定难逃缪斯的掌控。于是,在新世纪初,一批曾经的诗人声势浩大地归来,成为新的“归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