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竞赛式教学在营销策划课程中的运用与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营销策划课程引入校企合作竞赛式教学是一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在引入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引入对象、实施过程及成绩评价等关键问题,然后对课程教学的目标、计划、内容、方法及成绩评定进行重新设计。实践效果表明,竞赛式教学与营销策划课程能科学有效地整合,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分析策划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及宣讲表达能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 校企合作;竞赛式教学;策划
  【中图分类号】G64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2
  1 引言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营利性及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1]。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市场营销专业设置了对应于各类营销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架构。其中,与能力培养紧密相关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近几年成为研究与实施的热点。如李勇[2]等提出在应用型創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下基于营销能力的解析来设计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构建了以“理论认知-实验仿真强化-实践应用-综合创新”为主线的阶段培养路径。同样的,陈新武[3]等基于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也指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模式,并重点强调了校企合作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这些教学改革的设计与研究充分肯定了实践教学对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通过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然而梳理文献内容可以发现,现有教学改革大都从教学体系结构入手,以管理或教师视角寻求问题突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兴趣,缺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与兴趣激发的相应机制保障。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科竞赛的推进与发展,竞赛式教学逐渐引起实践教学改革领域学者的注意。如刘俊[4]尝试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应用“竞赛驱动制”教学,提出“以赛促学”、“以教促赛”,并指出竞赛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各类能力,提升习得效果。陈林等[5]则将这一教学模式引入硬件设计课程实施,结果表明该模式下学生的自学、分析、创新及协作等能力表现显著。有些院校[6]甚至将这一模式引入毕业设计环节,并肯定了竞赛式教学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显著改善。由此可见,将竞赛与实践教学结合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方向,并增强实践教学效果。营销策划课程以专业人才的营销策划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营销基本原理,综合应用创新、设计、分析与实践能力制定营销策划方案。因此将竞赛式教学引入这一课程既符合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又可激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加强能力培养效果。
  2 校企合作竞赛式教学的引入
  目前,各类高校内均组织与实施大量的竞赛活动。与营销策划课程相对应的竞赛主要包括创业类的学科竞赛、营销策划竞赛、营销实践竞赛等。其中校企合作竞赛就是企业与高校合作,面向在校学生通过竞赛形式以企业的具体任务为主题而实施的策划类或实践类竞赛式教学活动。为将竞赛式教学引入营销策划课程,首先需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1、引入对象。营销策划涉及多类竞赛,然而,并非所有竞赛均能与课程较好的整合,而应依据课程目标与要求来甄选引入对象。甄选标准主要可归结为三点:①竞赛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如一些营销竞赛以实战为主题,目的在于扩大企业产品销量,策划则处于次重地位。这类竞赛则不适于引入课程。②竞赛的可操作性。竞赛式教学要发挥实际效果必须有明确的操作流程与相应的实践资源保障。像某些设计类竞赛虽然提倡创新,但难以延伸到实施,一些学科竞赛也存在这一问题。③竞赛门槛。竞赛门槛是指竞赛是否参与竞赛的学生设置了相应的条件,如需取得某证书其它特定的参赛要求等。竞赛门槛有可能限制学生参与量,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的普及性要求。此外,竞赛的时间安排、形式要求等因素也可能使得引入课程存在困难。综合几方面问题看,校企合作的策划类竞赛与课程教学的目标较吻合,有较好的操作性条件保障,门槛设置条件可柔性化处理,故作为引入对象具有相对优势。
  2、实施过程。竞赛式教学引入营销策划课程必须解决如何实施的问题。课程作为教学体系的固有要素,在教学设置方面具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及需遵守的教学规章。竞赛的实施则要求有较高的灵活性,尤其是学生策划内容进入实施阶段后。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计划,保证竞赛式教学的引入基础;另一方面则在竞赛设计时充分利用竞赛计划柔性较强的特点,将竞争阶段设计与课程实践教学计划进行统筹,从而保证竞赛式教学与课程教学有效整合。
  3、成绩评价。营销策划课程成绩的评价有多种方式。以往在缺乏实践资源的条件下,一般以对学生课程成果即营销策划方案的主观判断为成绩评价依据,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法给出相应成绩。在引入竞赛式教学的条件下,策划效果的评价主体增加了企业方,评价内容则增加了对实施阶段的考核,故相较于原先的主观评价更为全面,但也更为复杂。除此以外,竞赛式教学基于竞赛这一形式限定了成绩呈等级金字塔型分布,这与一般课程成绩的钟型分布也不相符。因此,成绩评价在课程引入竞赛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重新设计,既体现竞赛优胜者的示范作用,又保障其余参与者得到公正的评价。
  3 校企合作竞赛式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将校企合作竞赛式教学引入营销策划课程,不能简单视为一般新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的尝试性应用,而是应依据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目标,考虑竞赛式教学的要求与特点重构课程教学的计划、内容及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教学目标的具象化。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目标通常设定策划原理知识的传授与策划能力的培养。就目标设定的科学性而言,目标内容过于主观、含糊,缺少围绕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具体依据。校企合作竞赛式教学为营销策划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途径,也提供了课程教学目标设定的明确依据。在竞赛式教学支撑下,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目标可衍生更为具体的子目标。如根据校企合作竞赛的要求,教学子目标可设定为“培养学生根据企业营销策划主题独立或协作完成营销策划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竞赛式教学的实训中进行营销策划组织协作与策划演示的能力”、“培养学生依据竞赛实施要求进行策划实施、营销实战的能力”等。这些子目标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教学要求,也为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了针对性的依据。   2、教学计划的整合化。根据竞赛式教学的引入思路,课程教学与竞赛式教学需要通过一定途径予以整合。整合思路可从两者的教学设计的要求出发,通过课程教学计划的实践环节配置来灵活实施竞赛式教学,一方面需考虑到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课题分配限制,只能将竞赛式教学的核心节点引入课程,如策划任务的安排,策划思维训练、策划设计与实施展示等环节,另一方面则应注意教学计划的理论教学与竞赛环节要求的节奏适配。教学计划安排中除基础性原理教学外,重点突出竞赛策划主题的应用内容,详解策划主题下所要求的知识点、策划方法、技术工具及实践训练要求。经过整合后的课程教学计划与竞赛计划如图1所示:
  在这一整合框架下,课堂理论教学与竞赛式教学形成了较为有机的整体,竞赛式教学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环节配比确立了竞赛实践在课程实践环节的中心地位,并进一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支撑,而理论教学的展开则保证了竞赛式教学的前期工作准备,与竞赛实践相结合增强了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的实践化。
  竞赛式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引入竞赛实践的任务、过程与评价方法来强化营销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与竞赛式教学整合的教学条件下,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可根据具体教学子目标来制订并设计相联系的模拟内容。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根据课程教学本身的模块与竞赛式教学模块进行构建。在具体实践中,较为便捷的方法是教学内容模块按策划理论、策划组织与策划实践来划分,并进行一定的整合(如表1)。
  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化设置,可加深学生对策划理论、工具及技巧的习得程度,也为学生参与竞赛提供了相关必备知识的铺垫。但在教学内容实践化设计中,需注意课堂环境的局限,保证实践内容的可操作性。
  4、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营销策划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本身就要求在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竞赛式教学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来选择相适配的教学方法,其次则需考虑教学方法应用限制。根据教学计划与模块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包括:①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策划理论知识点的教授;②情景模拟,适用于竞赛分组、组内激励及策划实施模拟;③工作过程方法,可用于教授策划流程与策划实施规范;④启发式教学法可提高策划创意的创新性;⑤PBL教学法则对策划方案修正与实施纠偏有较好的效果。其它还可包括类似于头脑风暴的专题讨论方法及可用于实施效果评测的验证评价方法等。
  5、教学评价的标准化。
  营销策划课程的最终评价的依据一般是学生所提交的策划方案及实施效果,其中策划方案以主观评价为主,而实施效果则基于量化的业绩指标而形成较客观的标准。竞赛式教学的应用增加了课程教学价格的标准化,一方面由于企业评委的加入使得主观评价的主体更为多元化,竞赛各阶段的多次评价也能促使学生从评价过程促進自我改善与自我调控,从而最终提高了主观评价结果的质量;另一方面,策划实施由于受到企业的支持而使得实施效果的业绩指标更为明确,保证了客观性评价结果的质量。表2展示了策划方案与实施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
  上述指标中,策划方案评价可依据主要指标进行评价,实施效果则需根据策划任务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或组合。最终评价结果的形成有两种参考思路:一是分配策划方案与实施效果各自权重,成绩加权后形成评价结果;另一种做法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竞赛目标进行区分,即在课程成绩评价时侧重于策划方案成绩,在竞赛评奖时侧重于实施效果成绩。
  4 实践与结论
  自2009年引入校企合作竞赛式教学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使得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较为显著的效果是学生兴趣被激发而产生了较强的自主性学习行为。从课程反馈与小规模调查结果看,几乎全部学生承认竞赛形式的激励作用并支持这一实践教学形式的开展,同时,在效果反馈中也均承认竞赛式教学对能力提升的作用。另一方面,竞赛式教学的应用使得课程教学中策划组织、方案提交、实施等活动开展更为有序规范,降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复性劳动的强度。
  竞赛式教学整合的课程设计,强化了学生在策划过程中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分析策划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及宣讲表达能力,也获得了来自于实践效果与竞赛奖励的成功喜悦。未来的改革实践将进一步聚焦于策划内容流程、策划评价的细化及深入应用工作,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介绍(2012年)[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2]李勇,钱大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框架与教学体系的建构[J].嘉兴学院学报,2009,(4):95-98
  [3]陈新武,李亚林.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模式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理工高教研究,2009,(5):102-104,122
  [4]刘俊.竞赛驱动式教学在设计类课程中的运用与研究[J].中国皮革,2011,40(18):107-109
  [5]陈林,汪小燕,曾喻江.硬件课程设计的竞赛式教学方法及其项目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29-131
  [6]王钟庄,何尚平,郭波,罗小青.独立院校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54-157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就业的竞争力度日渐加大,就业形势持续冷峻,这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发出了巨大的挑战。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倍受社会和高校的关注,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职业规划势在必行。事实上,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择业的影响十分巨大。怎样引导广大家长完善教育方式,建立完备的教育体制,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应该引起我
【Abstract】 Testing the ability to speak is a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language testing. Testing of students’ spoken English can bring in a positive washback for English teaching. However, it’s extreme
期刊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探讨肝性脑病(HE)患者大脑基线活动的改变情况。方法:36例被试纳入研究,包括12例既往明显肝性脑病患者(OHE组),12例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MHE组)以
第一部分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CSE)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①收集分析2009年6月~201
【摘 要】 《电工基础》是技工院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把握好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觉得枯燥无味,就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及实验法等教学手段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 电工基础;学习兴趣;多媒体演示;探究教学法  【中图分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课堂作为高校教育的主场地,存在诸多问题,学生上课不专心,到勤率不高,老师讲课缺乏吸引力,与学生互动不够,教学效果欠佳等等。本文通过罗杰斯的创造观来分析探讨高校核类专业课堂存在的种种问题,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采取何种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课堂上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 罗杰斯
目的:  研究分析D-二聚体定量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上机患者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上机患者与D-Dimer的相关性探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到20
【摘 要】 水文学作为一门高等职业教育水利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因为其知识点琐碎、内容抽象、计算繁琐枯燥等特点,在高职教学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效果不佳。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以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性进行改善,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水文学;课程改革;内容;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