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行业面临关键技术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 :油气与新能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中国要实现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世界石化强国,还有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从仪器仪表、工业软件、高端润滑油脂、高端化工材料、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系统阐述了当前中国石化行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中国石化产业应加强基础研究、推进高端仪器设备国产化、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使用国产技术、积极发展新兴化学品产业。
其他文献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柔直工程核心的柔直换流阀的日常维护检测引起了广泛重视.柔直换流阀通常采用功率模块级联,而功率模块体积大、质量重,不易搬运,需要有在现场应用的功率模块检测设备.而目前通用的功率模块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功能有限.在对功率模块的组成、故障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功率模块关键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现场智能化检测方法,在不破坏功率模块的情况下,采集功率模块内的重要信息,结合采集信息给出功率模块主要组件的状态判断,达到故障检出和异常提前预警的目的,并可在后台进行数据存储.据此开发出的
针对传统单一预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引入了考虑特征加权的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关于天气类型的划分以得到相似样本;提出多模型动态最优组合预测方法,根据各窗口期预测误差的波动情况,设置合适的临近历史样本窗口宽度,利用窗口期中的数据和构建的最优赋权模型进行组合权重的求解,在避免单一预测方法片面性的同时,提高了对各种天气的适应性.通过算例验证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方法在各种天气类型下的预测效果都优于理论预测、BP预测和LSSVM预测等单一预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大,三相功率分配不相等,造成三相相间电压不均衡,影响系统稳定.应用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能发出或吸收满足系统要求的有功和无功电流,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水平.文章首先分析了故障时电压和电流的各序分量特点,探讨了对称和不对称故障时的系统工作特性.然后通过仿真,设置一个配电网络分别发生单相接地、两相相间短路和三相接地故障时,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而通过调节STATCOM控制正序基波电流,使STATCOM在故障期间提供一定的有功和无功支持,保持系统电压的稳定,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腐蚀是造成长输管道失效和破裂的主要原因。分析管道腐蚀趋势、研究管道剩余寿命,制定科学、合理的管道检测、维修计划,是管道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和基本要求。阐述了国内外在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面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应用,对各类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模型方法的准确度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认为管道管理者应关注管道设计和运行阶段可靠度影响主导因素,并基于精度和检测数据选定预测方法。建议未来管道剩余寿命预测应从非腐蚀缺陷致因因素、腐蚀机理、检测数据和成果软件化等方面开展工作。
大规模风电场中各区域风速的不一致性,使得传统风机参与电网调频研究时的风速统一化处理并不符合现实需求,也使得电网负荷频率控制更趋复杂.研究了风电机组的调频能力与风速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风速下,风机通过虚拟惯量控制参与电网调频的特性;针对不同风速的风电机组参与电网调频能力的不一致性,分析了利用储能辅助风电机组,以获得更优调频效果的可行性;考虑到储能电池充放电深度与循环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以频率偏差最小和储能出力最小为目标进行风储联合辅助调频方法的设计,一方面保证良好的调频效果,另一方面最小化储能的充放电深度以
针对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受到弱电网中电网阻抗与谐波干扰而出现稳定性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H∞电流内环控制策略,在传统H∞控制中引入基于公共点电压的间接计算方法,保证系统在电网阻抗大范围波动时仍能正常工作,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实现良好电能质量并网.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对传统以及改进的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针对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故障时零序过电流保护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综合内积变换的高阻故障检测方法.分析了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并比较了各馈线零序电流与中性点零序电流.为了突显故障馈线与健全馈线之间的差异,提升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故障检测的可靠性,利用内积原理引入综合内积值为衡量指标以实现高阻故障检测.利用PSCAD建立了小电阻接地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故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检测高阻故障.
针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挑战,抽水蓄能电站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调节优化作用是关键举措之一。通过建立风光水火抽蓄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以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为例,拟定4种不同抽水蓄能装机规模方案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抽水蓄能电站通过日内调节,可将无法及时消纳的随机性电能调节至负荷高峰时段使用,缓解系统的日内供需矛盾,30×104kW、60×104kW和90×104kW抽水蓄能电站可分别降低冬季典型日的弃电率26%、5
对应用柔直技术改善220 kV分区电网性能进行了研究,对220 kV分区电网进行静态安全性分析,考虑线路负载率和节点电压等指标,找出影响分区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在明确薄弱环节后,进行柔性直流分区互联系统的设计,依据N-1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柔直落点设计,之后设计柔直电压等级.通过灵敏度计算分区电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需求,设计柔直容量及控制策略.通过PSD-BPA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柔直互联系统投入后,能够缓解重载分区供电压力,实现分区供电能力最大化,故障时可以进行无功支撑,稳定分区电网电压.
针对天然气集输过程中采用节流阀调压造成压力能和冷能损失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天然气膨胀压差发电-LNG(液化天然气)联产工艺技术,在回收利用天然气压力能和冷能的同时,可生产副产品LNG。从能质的角度对此种工艺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分别建立了联产系统的“黑箱”与“灰箱”㶲分析模型。以某气田为例进行应用分析,通过计算总系统及其主要设备的㶲损失、㶲损率、㶲效率等㶲分析评价指标,得出整体㶲效率为74.25%,高于采用节流阀或直接膨胀发电技术,其中膨胀机的总㶲损率为59.65%,是系统进一步用能改进的主要目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