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何高价买状元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i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高考过后,一些大学准备花重金揽得“状元”归。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某名牌大学,开出10万元的价码,争夺各地状元。进学校后,院系还会奖4—5万元。这样算来,一名“状元”的报价,大约为15万元。去年,南方某省“状元”最终的“成交”价格为20万元。
  恢复高考以来,一些学校对“状元”的过分追捧几成常态。相关中学固然会充当这方面的急先锋,现在一些大学也大张旗鼓地加入到了追捧的行列,大有不招到“状元”不回头的劲头。
  然而,现实偏是这样残酷,考出了一流分数、得到社会格外垂青的学生并没有成为一流人才。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状元”职业成就平平,主要不能怪“状元”本人,他们不过是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和创造性的应试教育的牺牲者。明明知道高分未必高能,一些学校还要做死地追捧“狀元”,原因只有一个:追名。结果只有一个:逐利。某个中学出了“状元”,可以给人一种教学质量高的心理暗示,让众多的学生对学校趋之若鹜,学校也因此可收到可观的学费和择校费;一些高校招到了“状元”,可以吹嘘自己如何有社会影响力,在招生、教学水平评估、谋取政府和社会投入等方面占便宜。
  钱学森有个著名的问题曾引起全国公众的关注,那就是:现在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我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多尊重教育规律,多营造人才成长的良性环境,少干些重金“掐尖”之类的功利蠢事即可。
其他文献
要深刻理解江泽民权力观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不能不研究其所由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江泽民权力观的产生,是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的,是
明代中后期庄子学复兴,庄学著作层出不穷,而陆西星撰写的《南华真经副墨》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受明代中后期散文评点的影响,陆氏从文学角度对《庄子》的"三言"体例、篇章结
6月4日下午2时30分,遂宁市安居区分水镇张家沟村村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面,一边拍打身上的泥土,一边热烈地谈论着安居电视台即将直播的一场当地官员阳光行政访谈。
2009年12月6日,媒体首次披露:文强家属已委托北京知名律师杨矿生担任辩护律师。消息一出,仅仅1天,就有76482条相关评论,批评、谩骂的帖子超过9成。显然,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不能接受
据有关专家保守估算,中国每年去境外赌博的人不少于1000万,每年至少有1000亿资产因赌博而流入境外。据悉,去境外赌博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身家不菲的老板或企业高管;一类是政府官员。    6年前,他被马来西亚地下赌场绑去担任“荷官”(赌场里负责发牌的人),见证了很多中国内地富豪、官员被境外赌博组织诱骗赌博而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内幕。6年后,他设法逃出赌窝,回到祖国。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去境外赌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