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寻找歌曲创作规律打造高效音乐课堂的实践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通过寻找歌曲创作规律打造高效音乐课堂的实践,提出分析“重复”结构,力求简约不简单;探究“组合”乐句,追求1+1>2系统效果;体验“鱼咬尾”,习得音乐表达与创作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歌曲 创作规律 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51-02
  音乐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开课目的是推进美育实施、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音乐课程必须“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说明音乐课程的教学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当前,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创作课堂,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歌曲创作规律的知识,是加强音乐实践性、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以下,笔者主要从重复、组合、鱼咬尾等创作手法入手,带领学生在歌曲学习中找到歌曲创作规律,发展歌曲创作能力。
  一、分析“重复”结构,力求简约不简单
  学唱一首新歌,学生想快速记住旋律并会唱,需要不断重复地听这首歌,通过强化练习产生深刻的记忆。因此,歌曲创作最常见的创作手法就是重复,掌握了这个规律,歌曲教学就会由难变易。音乐虽是听觉的艺术,却也不仅仅依赖听觉,联动多感官,如视觉、嗅觉、味觉等,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为音乐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思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教学法,其早期理论提出的“即兴式”教学模式,对世界音乐教学影响很大。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态,尤其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如培养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该理论,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审美和趣味的情境,引发学生即兴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多感官体验,让其在模仿、“声势教学”等方法的指引下,感受音乐创作的乐趣。
  例如,在苏少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音乐是好朋友》这首歌曲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借助身体的律动、图谱的重复提示,提高聆听乐曲的准确性。该歌曲可以分为三个乐句,一、三句旋律完全一样,第二句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旋律走向也是一致的。如此一来,这首歌相当于只需要学唱一句半的旋律即可,其他都是一些重复的内容。通过揭示歌曲的创作规律掌握学唱思路,既降低了歌曲的学唱难度,同时使学生对歌曲运用重复的创作手法有所了解。
  除了单一重复的创作手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还会接触很多乐句非常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创作形式。比如,六年级《跳吧、跳吧》这首歌曲,前三个乐句非常相似,但是歌谱完全不同,于是笔者重点让学生学习这种歌曲创作的手法。教学这三句时利用投影将第一乐句的音节整体下移到第二、第三乐句,通过直观的视觉变化,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做“模进”,使学生获得重复不单调、简约却不简单的学习感受。
  二、探究“组合”乐句,追求1+1>2系统效果
  节奏和旋律是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表达要素。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让他们更加形象地体会并掌握不同节奏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合”乐句等方式,创设具体的情境,使教学达到1+1>2系统效果。
  例如,在《恰利利恰利》的教学中,笔者运用sol和la两个单音进行组合,完成歌曲二声部部分的创编。先播放一段农民伯伯在田里劳作的视频,创设锄地和撒种子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地了解锄地的具体动作。而在此处,笔者暂停视频播放,告诉学生锄地时用力较大,是前快后慢,所以歌曲表现锄地的节奏要疏松一些,可以用× × ×|这个节奏型表示锄地。在接下来的画面中,学生看到农民伯伯撒种子动作十分连贯、干脆利落,所以歌曲在表现播种的节奏要密集一些,可以用×××× ×|这个节奏型来表示。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注意到劳动中锄地和撒种子不能同时进行,应该先锄地松土再撒种子。因此,在创编节奏时,学生也能谨遵这个规律,把教师给出的空白小节填满(如图1)。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把教师提供的sol和la音符装进节奏里(如图2),每个小组创编出来的旋律虽不相同,也不是歌曲创作的最终版本,但这一点不影响他们感受自主学习、自主创编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引导,当学生能够把sol和la两个音符装进节奏里,实际上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组合”创编的手法,也初步体验了二声部的创作过程。
  除了单音的组合,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乐句与乐句之间组合。例如教学《八只小鹅》一曲,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改变歌曲演唱顺序的方式,讓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二度创编。首先分别教唱该歌曲每一个乐句,学生完成基本演唱后进行小组讨论,创编出属于每个小组的独创作品(如图3)。这样玩转音乐,让学生善用“组合”做加法,实现了1+1>2的系统性功能,从而使得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组合旋律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意愿,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品尝创作的快乐。
  三、体验“鱼咬尾”,习得音乐表达与创作方法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在早期孩子接触音乐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学习当地的民谣。因为民谣大多数属于五声音阶,相对简单易学,同时民谣中蕴含着丰富的当地传统文化,能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鱼儿咬尾巴”(简称“鱼咬尾”)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我国很多民歌中都有体现,其具体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结构相同,也叫“衔尾式或接龙式”。在音乐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教师可以结合柯达伊手势辅助教学,通过双手交替做手势引导学生学唱歌谱,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多感官刺激下,直观地理解歌曲的表现形式。例如,《忆江南》这一首歌曲,教师教唱时,在句尾和句头衔接的地方用同一个手势表示,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前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乐句的前一个音是相同的(如图4)。在形象的手势引导下,学生体验到有趣又好玩的“鱼咬尾”式音乐表达和音乐创作方法,也给他们此后的音乐创编提供了思路与范式。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音乐学习也应如此,教师不但要教导学生学唱教材上的歌曲,还要培养学生寻找歌曲创作规律的能力,让音乐课生出无限的创意,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音乐审美创作中,逐渐发展音乐技能、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史 玲(1986— ),女,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京市葛塘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音乐器乐教学、唱游教学。
  (责编 黄健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在低年级开展朗读教学的方法:丰富形式,读出儿童诗节奏韵律;搭建“梯度”,读出散文语言情韵;创设情境,演读童话角色形象;突出示范,品读古诗文化意蕴,从而让学生掌握朗读技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文体特征 朗读教学 儿童诗 散文 童话 古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18-02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肯定学生的批判性观点,运用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通过任务拓展不断加强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27-02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技能训练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教
今年以来,渠县纪委建立挂号建账、对号结账、销号下账制度,精心打造信訪举报“小窗口”。该县纪委监委建立的信访管理台账,对举报人、被举报人、举报内容、信访来源、承办单位、办理方式、处置结果等信息进行分类登记、统一编号、规范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分流转办。信访室对受理的业务内信访举报问题线索,距期限15天、7天及到期未办结的,分别发出“蓝、黄、红三色卡”提醒督办。该县还将承办单
期刊
江蘇南通一辆缓慢行驶的奥迪车旁边跟着一匹马,后座男子伸出半个身子拽着遛马的缰绳,交警立即将车拦停。车主称几天前他将自己的马寄在朋友家饲养,当天正好去接回,才出现开车遛马的一幕。目前,车主被处以200元罚款,马匹由专业车辆转运。  木杉点评:有的宝马不能上路。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阶段古诗文学习的常见问题,论述小学古诗文“融合式教学”策略,建议通过古诗文学习与多学科融合、与日常生活融合、与学校文化融合、与教研方式融合以及与评价方式融合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趣味性、体验感及成就感,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 融合式教学 学习方式 学校文化 教研方式 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高段数学合情推理教学策略:在概念与规则学习中渗透合情推理方法、利用数学建模训练合情推理能力、设计多元化立足点推动合情推理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段 合情推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39-02  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是数学推理应用中两种较为普遍的推理形式,而合情推理在小学阶段应用更多。所谓“合情
该县纪委监委制定脱贫攻坚“村居巡检”新举措,巡检工作主要采取明察暗访、查閱资料、走访群众、现场核实、受理举报等方式,重点围绕各村(居)脱贫攻坚驻村队员擅自脱岗和随意“走读”,帮扶工作不在状态;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中央、省、市、县扶贫政策兑现情况等进行巡检。巡检调动村(居)“廉政专干”力量,实行辖区负责制,对本辖区村(居)实行“原点检查、巡回监督”,并由派出农村片区纪工委对各乡镇“村居巡检”工
期刊
江苏南京某大学一研究生,因女友不愿复合,拔刀杀死了女友。在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辩护人认为,犯罪嫌疑人找女友是为了复合,没有杀人的动机。另外,他成绩很好,多次获得奖学金,希望法庭从轻处罚。公诉人则表示,嫌疑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责。至于成绩好坏,和本案无关。  二马点评:英雄不問出处,坏人不看分数。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一块硬骨头”的现实,提出借势运力,通过阅读助力、学科整合、细节指导、赏评结合等方式让习作走入学生的心田,成为常态的一种表达方式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助力 学科整合 自改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16-02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究其原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通过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有序发展;围绕地理教学内容进行问题思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合所学内容促进思维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 高阶思维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31-02  何谓高阶思维?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