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落,万物生

来源 :意林·少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
  ——加里˙斯奈德
  一念山河成,一念百草生。
  “那是这凡世间最温柔最高尚的一场赴死”,那深沉的碧蓝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洋流卷带万物,从世界的这头漂向那头。鲸亦与之相随。犹如行旅中的过客,它们淌过海峡,见过冰原。它们鸣叫、闭眸、下潜,携带着微光,沉于这片星海。
  生于海,长于海,归于海,隐于海。我口中呢喃“鲸落”二字,不觉想起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了似锦繁花,不惜化身春泥。一次花落,为的是下一树琼苞的盛放。巨鲸一日落,万物十年生。一次奉献,为的是深海千万生灵的生生不息。沉寂在深不见底的黑暗海底,鲸鱼以骨肉养育生灵。它们将己身所有,悉数奉还世界,给予世间绵延不绝的温柔,亘古不变的善意。
  日本作家渡边和子说过:“在哪里存生,就在哪里绽放,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
  有人便问:如此奉献,是否值得?答案是肯定的。
  吕保民制止歹匪,身中数刀;杜富国争先排雷,失去双眼双手;钟扬教授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地区。吕保民保住了他心中最可爱的人民,杜富国的身旁响起战友嘹亮的歌声,钟扬教授使珍贵的藏波罗花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暗流之下,是一座被光明照亮的海底之城。城中的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亿万个辉煌的太阳。
  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改变其宽度;无法改变其本质,却可以丰富其内涵。“拼尽老红一万点”,便也能“换将新绿百千重”。
  2020年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的逆行者,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才保得“山河无恙,人间皆安”;2019年为扑灭熊熊山火,献出年轻生命的消防员,将人民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才换得万家安宁……有人居庙堂,有人守边疆,同忧同行,才有太平故。他们,使黎明之金光不轻易掉入黑暗的口袋。他们,愿做鲁迅口中“会朽的草”,成为我们心中不败的花。
  鲸落海底,哺育暗界众生十五年。君甘于奉献,得精神之花永生。
  指导教师:毛雯艳
  教师点评:文章以“鲸落”这个大自然的神奇现象开篇,引出奉献这一主题,进而引出近年来的一些英雄人物及其先進事迹,表述了“奉献之花永生”的观点,也表达了小作者对奉献者崇高的敬意。文章语言简洁、利落,优美,极富张力和感染力。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理解,他们中自杀、暴力等等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基于这样的现实,笔者认为,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实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生命教育十分必要,以便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观。  对生命教育,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学校教育层面来说,作为德育主阵地的思品课就承担着渗透生命教育的重任。  一、思品课堂渗透生命
这些标语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对写出这种标语的人,小编不得不说一句:“佩服!”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请问果园具体位置,晚上我去等着发钱!  人也可以回炉重造?还带上门服务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未雨绸缪吧。  合理懷疑这是神兽家长派来学校食堂的卧底。
随着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开发与实施选修课程成为热门话题。在开发思想政治选修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组织全市优秀师资力量开发了必修拓展课程——《生活与伦理》,编写了该课程的“课程纲要”和教科书,供高中学校开设相关选修课使用,并组织了相关教研活动——由编写者开课、与会者共同研讨该必修拓展课程应具有的课堂教学特征。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思想政治必修拓展课程的开发只有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才能取得实效
2008年的高考又将来临,高三复习教学工作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纵观近几年理科综合的生物试题,题型、分值、难度等基本保持稳定,即有5道选择题,分值为30分;2道非选择题,分值为42分;两部分合计为72分。几年来的试题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强调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几年来一直倡导的能力立意在试题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确保了试卷的选拔功能,同时对课程改革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一、
那一年是1985年。我9岁,正上小学三年级。父亲工作到农历腊月廿八才回家。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商量过年的菜谱。  我忽然想起中午时,隔壁龚奶奶炖了藕,她的孙女把藕穿在筷子上,想吃的时候随时咬上一口,像握着一串珍宝。我眼馋嘴也馋。  我脫口就说我要吃藕。话一出口,我就为自己的莽撞懊恼。我们村虽然在湖区,却没有藕塘,挖藕要到河对岸的隔壁村。村里的壮劳力大都三五人结伴而行,天未亮便早早过河,再约好返
老歪到我家的那天晚上,地上是白茫茫的积雪,夜是出奇地冷。老歪缩成一团,蹲在墙角一个劲地抽着劣质烟,我们谁也不说话,空气出奇地沉闷。  外面又一次响起大风刮光秃秃的树枝的声音。老歪终于说话了,他咽了口唾沫说:“我还是回吧。”说完就要挟他带来的行李。“老歪,今夜就住在这儿吧。”娘说。那一晚,45岁的老歪,名义上成了我的继父。那一天,我刚满10岁。  老歪来我家的日子,对我一直非常好,但我对他还是心存芥
不论是过去当高中历史教师,还是现在做历史教研员,笔者常常思索着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给千万学子一个怎样的课堂?或许,一千个历史老师就有一千个答案‘;或许,答案昨天是那样,今天是这样,明天又可能是另一番式样,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只能依据我们的实践给出相对的诠释和演绎。但笔者坚信,无论怎么变,课堂始终是教师撒播阳光、诗意和唯美的地方,也是学生带着生活的积累与文本中的智慧老人晤面的地方,更是师
军事发明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战斗任务,在战争中获得优势,提高己方的军事实力。可偏偏有一些发明,研发之初的用意虽好,做出来的东西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明明是打仗用的“大杀器”,看上去却像极了“过家家”的道具。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胡闹一样的军事发明吧!甩不掉的高黏性反坦克手雷  众所周知,坦克是“陆战之王”,不仅有坚固的装甲防身,更有强大的火力护体。对于这么个“钢铁霸王”,人们只能俯首称臣吗?
前一段时间,我校与对口支教学校江阴高级中学进行了一次同课题教学研讨活动,我校教师和江阴教师同上了《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我全程参与了这一活动,深有感触。  案例一:师:请写出碳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从这个表达式中,你能获得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说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呢?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怎样来证明你的猜想?  如果老师
现在的手机壳设计真的是没有最魔性,只有更魔性。让人有种“一壳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  防抢防盗好助手!  你永远无法走进一个吃货的心,只因为你的手机壳看起来不够好吃。  垃圾分类,从我……的手机壳做起。  隨时随地证明我是做家务的小能手。  用了它看手机不会越来越精神,只会一秒入睡。  防沉迷必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