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对丙烯-丁烯序贯聚合的调控作用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给电子体(ED)作为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的一个重要组分,在影响α-烯烃的催化活性及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4种不同结构及电子密度的硅烷类外给电子体[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1)、二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2)、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3)及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4)]对丙烯均聚及丙烯(一段)-丁烯(二段)序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 ED对烯烃聚合的催化活性、活性中心数及活性中心定向能力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表明,随着ED的空间位阻和电子密度增加, ED在MgCl2表面的吸附能降低,吸附稳定性降低; ED的空间位阻和电子密度增加有利于提高丙烯聚合活性中心的定向能力,当n(D4)/n(Ti)=20时,合成的聚丙烯(PP)中的等规聚丙烯(i PP)组分含量达到92.8%.当n(ED)/n(Ti)=15时,丙烯聚合的聚合速率常数达到最大值;具有更大空间位阻和电子密度的ED使得丙烯-丁烯序贯聚合的活性中心具有更强的定向能力, ED对丁烯(二段)聚合活性及聚丙烯/聚丁烯合金(PBA)中等规聚丁烯(i PB)组分的熔点影响更显著.
其他文献
汉语综合课是汉语学习的重要课程,而初级汉语综合课是学习者学习汉语之路的开端,是其打牢汉语基础知识的必经阶段。教师在以往的汉语综合课课堂中常常占据中心地位。其教学目标则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知识内容的传输,所以课堂为“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极度依赖课本和教辅材料,照本宣科,缺乏创新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盲目地学习,而无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对学习也逐渐失去兴趣。这势必与
本研究通过横断面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了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218名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与教学策略的特征及关系。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对课堂教学策略有显著影响,能解释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约24%的变异量。从构成要素看,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7个因子中仅有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这3个因子对教学策略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与教学目标相比,大学英语教师对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和现代
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已经从传统的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转变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计算教学活动中将算理和算法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帮助学生在了解计算原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和素养形成,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素质。
石黑一雄是当代一位重要的日裔英国作家,其作品以国际主义的风格和持续关注现代人在科技发达,情感疏离的现代社会中遭受精神痛苦与困境的特征,一直以来受到评论界广泛的关注。这里选取其两部代表性作品,分别为《千万别让我走》和《长日留痕》,从创伤记忆和后殖民理论中“他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主角史蒂文斯和凯西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意图从中找出造成主角性格以及人生重大缺憾的成因。石黑一雄通过在《千万别让我走》和
“微专题读写”教学,聚焦关键问题或核心概念,基于学生需求,在阅读过程中适机楔入多样化的微写作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教学策略有:创设情境,代入角色补写;生成支架,集体探究共写;聚焦核心概念,进行文本重写。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户外活动教育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育的外部延伸,户外活动教育的科学组织规划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幼儿园情景式户外活动的组织设计入手,针对情景式户外活动教育进行探究,力求能发挥情景游戏的作用,提高幼儿园情景式户外活动的综合效果,增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
近年来,英语逐渐发展为国际通用语,成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开展国际交流的工具。因此,英语不再仅仅与英语本族语文化捆绑在一起,而是成为了增强各国文化理解与互鉴的媒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2018年颁发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文化意识”纳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因此,英语课程不再局限于
在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白日化,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增多和重视,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总的系统性学科,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绩效管理,企业只有充分有效利用好绩效管理工作,使其发挥出最大作用,促使员工保持对工作的最大热情,积极努力工作,并将这份热情保持到工作最后,才能提高产能,从而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基于此,本文以青岛啤酒二厂为目标研究对象,分别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
作为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协同共赢的重大战略,碳中和治理的本质属性为社会公共事务治理,这决定了原有环境治理体系中单一性主导的治理模式无法适配碳中和治理愿景的秩序期待。究其原因,在于政府与企业、公众间的“权力—权利”结构失衡,导致碳中和治理陷入“主治”而非“共治”桎梏中。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碳中和治理的秩序新范式的过程中,协同治理理论与超越还原主义环境治理观可以为碳中和单维治理向多元共治思维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