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干预围手术期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转移性生物标志物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7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对围手术期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转移性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纳入81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于术前第3天起给予十全大补汤颗粒剂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颗粒剂口服,仅手术当天停服,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术前第3天及术后第3天、第7天,检测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L)-6、IL-8、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检测患者的CD3+、CD8+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百分比;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引流液的质量.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1例患者脱落,最终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①中医证候: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52.5%,对照组为22.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免疫指标:术后第3天、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③炎症指标:术后第3天、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IL-6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7天,对照组患者的IL-6水平较术前亦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第3天、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IL-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的CR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术后引流液质量:术后第4天、第7天,治疗组患者手术切口引流液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干预围手术期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及血管生成,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麸炒苍术粗多糖对脾虚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麸炒苍术组、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饮食不节、疲劳过度加苦寒泻下的复合因素法复制脾虚模型,灌胃给药7d.考察造模后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量和免疫器官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淀粉酶(AMS)、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G)、白介素4(IL-4)、球蛋白(GLB)和总蛋白(TP)水平.结果 与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左归丸脑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初步探索中医学“肾脑相关”理论的物质基础.方法 雌性SD大鼠108只,被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a组)、单纯脑缺血组(b组)、惊恐伤肾组(c组)、补肾中药组(d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组(e组)、脑复康组(f组),每组18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惊恐伤肾组、补肾中药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组、脑复康组于MCAO手术前10 d进行高台恐吓,补肾中药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组于MCAO前3d开始分别给
目的:观察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方案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10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KD合并AKI(A on 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前列腺素E1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川黄方口服加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检测所有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
大连医科大学于1958年创建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并率先开展了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作为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发源地和开创单位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1996年,中西医结合临床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东北地区中西医结合领域最早的博士点.2004年成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是国内大学中第一个成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07年,中西医结合临床获批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成为东北地区中西医结合领域唯一的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中西医结合学院成立.2018年,中西医结合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
期刊
目的:观察消白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脾肾气虚、湿热瘀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脾肾气虚、湿热瘀阻型CGN患者[慢性肾脏病(CKD)1~2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开放性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白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检测所有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
目的 探讨丹参饮对高脂饲料长期喂养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14只和高脂组56只.基础组喂食基础饲料,高脂组喂食高脂饲料,于第8周检测大鼠血脂水平.基础组中符合要求的大鼠作为空白组,高脂组中符合要求的大鼠根据体质量和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辛伐他汀对照组(辛伐组,0.004 g/kg)、丹参饮高剂量组(丹高组,生药含量3.6 g/kg)、丹参饮低剂量组(丹低组,生药含量0.9 g/kg)和模型组.给药4周后取材,检测大鼠血脂生化指标(TC、TG、H
目的 观察朱氏调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卵巢血供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122例肾虚血瘀型POI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60例和西药组62例.中药组患者给予朱氏调经方口服,西药组患者给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检测所有患者的卵巢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评估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①治
中医术语研究是中医各学科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综述中医术语研究的各阶段步骤(研究资料选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专家审核)近年来的研究方法,认为此类研究存在的核心问题主要是标准更新困难、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陈旧等.同时,提出在中医方证术语研究中通过机器学习建模,以方剂集合的形式完成术语的量化比较研究的新方法.
目的 探索健脾理气方通过抑制十二指肠肥大细胞(MC)脱颗粒、改善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TJs)表达、恢复肠道屏障功能,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机制.方法 6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及拮抗剂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夹尾应激方法建立FD模型.造模结束后,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纯净水灌胃,中药组予健脾理气方水煎剂灌胃,拮抗剂组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拮抗剂腹腔注射.干预结束后取十二指肠,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局部CRH主要受体1(CR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①不同浓度(25、50、100 μmol/L) DHA干预不同时间(12、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②不同浓度(0、30、60、90 μmol/L) DHA干预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③划痕实验观察60 μmol/L DHA干预0、6、12、24h后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④60 μmol/L 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