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w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浅见。
  一、抓住题目,诱发情感。
  诱发情感,是培养感情的开端。我们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浓厚的感情。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学习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说出“珍贵”的含义,再弄懂“教科书”的意思,最后要求找出重点词(珍贵)。接着,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同学们,每当新学期开始,当你们拿到崭新的教科书的时候,你们感到珍贵吗?现在你们可能没有这个感觉,可是生活在战争年代的同学们做梦都想得到一本教科书。今天,当我们学习《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后,你们不但会珍惜手中的教科书,也一定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生听了这番话后,个个表现出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神情。我知道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于是我便在这种情景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珍贵的教科书的来历,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今天的幸福生活的自豪感,以及对指导员、同学们渴望学习,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敬佩之情。
  二、抓住重点词句,陶冶情感。
  一篇文章,作者在刻画人物,描写情景时,将自己浓烈的情感渗透于字里行间。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反复推敲,细细品味。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作者在写草塘之大用大海作比,描写草塘美景时,既写出了草塘静的色彩美,又写出了草塘动的形态美。如“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重点分析“翻滚”、“欢笑”。让学生明确:绿草不会欢笑更不会翻滚。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什么笑?为什么欢笑?通过联系上下文,使学生领悟到作者平生第一次见到充满勃勃生机的草塘,尽情地领悟其动静和谐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内心非常激动,借绿草“欢笑”、“翻滚”以表达自己此时的喜悦之情。这样通过重点词句,理解其内涵,从而陶冶学生美的情感。
  三、朗读课文,调动情感。
  我们知道,“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大都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能成功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将学生的感情“移动”教材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又把用品中“情”移到学生心上,让他们增智益志,受到感染和教育。进而调动学生情感,达到“情感共鸣”。如:在讲《丰碑》一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先引导学生讨论: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是属于这样的队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接着问学生朗读该文时应实出哪些词语?怎样处理情感才让人明白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最后让学生朗读。随着朗朗的读书声,学生自然会调动积极的情感。同时,充满了对军需处长的敬佩之情。在感情的驱使下,学生懂道理、受教育。
  四、创设情境,传递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浓厚的情景,让学生在此特定的环境中,似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具备这种浓浓的情景学生必然达到情感共鸣。只要根据课的特点,认真创设一种浓厚的情景,就能达到传情达意之目的。如讲《草原》一课第一自然段时,我先放歌曲《草原之歌》让学生的心灵。学生伴随着悠扬的歌声熏陶了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心往神驰进入一个一望无垠、蓝天碧草的境界,为学习课文作感情上的铺垫。接着引导学生依次找出作者初见草原的景色……。再引导学生理解描写小丘的比喻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置身于草原的情景之中。从视觉、听等方面,带入了一个“美丽的草原”之中。
  五、利用插图,体验情感。
  课文中的插图是对课文内容的具体化,具有直观性,通过插图,往往可以探究课文的内容,透视作品作者的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联想让学生明晰人物形象,感受体验人物的感情。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一幅插图,画的是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壮烈情景。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对其眼神、表情的细致观察及整个光辉形象的感知,从而把握英雄严守纪律,具有惊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为了战斗的胜利勇于献身的精神。继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此时邱少云内心会想些什么?通过观察联想诱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培养情感的艺术,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教材流露的感情,千方百计地拨动学生的心灵的琴弦,善于掀动学生感情的波澜,让字字句句撞击他们的心灵,使学生对美好纯洁的事物向往追求,對崇高品质、坚贞节操敬仰赞叹,对腐朽罪恶的事物怒不可遏。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感情意识。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长株潭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人口、资源等公共问题向毗邻行政区域日益外溢、渗透和延伸,或者说“内部”公共问题出现“区域化”
【摘要】本文结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特点及本人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特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好好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又要把握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的“度”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度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现代化设备设施走进课堂,使传统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彻底脱胎换骨,而在现代教育技术协助下的语文教学更是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大有“开口不谈多媒体,纵读诗
期刊
从本质上来讲,房产档案管理可以理解一种信息资料管理工作,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房产档案管理模式逐渐被淘汰,这就要求房产档案做出改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
政府绩效评估是当今公共管理学科中的一个热点。然而,与西方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的阶段,理论方面有待完善,实践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严重影响了绩效评估的有效性。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笔者分析了许多影响绩效评估有效性的障碍,总结出影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有效性的三个基本因素,那就是价值取向、制度安排和评估方法。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缺失或失误都会影响到起评
【摘要】初中语文共安排有四十二次口语交际训练,说明“说”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口语交际必须注意简明、连贯、得体三个基本要求,以及四十二次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分类,还有它与语文教学其他环节之间的关系,明确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  【關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浅析  听、说、读、写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四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是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价值观的体现,自然
期刊
对近年来国内的公交车站台的暴恐袭击案件进行分类分析,为公交站台防范暴恐袭击提供参考对策.基于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总结出我国公交站台在人防、物防、技
一、开发资源,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叫“语文书”的怪圈,有针对性的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我校位于发展很快的东区,高大的建筑、排列整齐的各大机关单位、街道两旁大超市、商铺林立,这些建筑墙上都挂有形状各异、色彩鲜明的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深入的推进,课堂教学在不断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了。多媒体以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而独具优势,是学生之身其境,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再配上声、文、图、画并茂可感东西,全方位的调动
期刊
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语文课程标准》也曾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