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高危新生儿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效果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feed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听力与耳聋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在听力损失高危新生儿中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按照有无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n=3 129)及对照组(n=5 106),出院前采用耳声发射及听性脑干反应进行听力筛查,并采用耳聋易感基因芯片检测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DNA 12S rRNA)的20个突变位点。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听力筛查通过率及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

高危组患儿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及2者均未通过率分别为11.92%(373/3 129)、10.32%(323/3 129)和4.83%(151/3 12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3%(257/5 106)、6.56%(335/5 106)和2.02%(103/5 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0.265、37.354和51.196,P值均为0.000)。高危组患儿整体耳聋易感基因突变率为5.63%(176/3 129),其中GJB2SLC26A4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04%(95/3 129)及2.40%(75/3 12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5%(161/5 106)、2.04%(104/5 106)及1.06%(54/5 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301、8.216和22.517,P值均<0.01)。线粒体DNA 12S rRNA及GJB3基因突变率较低,高危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9%(6/3 129)与0.06%(3/5 106);0.03%(1/3 129)与0.00(0/5 106);P值均>0.05]。携带耳聋易感基因突变的患儿耳声发射及听性脑干反应未通过率分别为9.50%(32/337)和10.39%(35/337),均高于未携带耳聋易感基因突变者[分别为1.14%(90/7 898)和1.29%(102/7 898)](χ2值分别为154.621和163.399,P值均为0.000)。

结论

针对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联合筛查效果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长期高氧暴露对新生小鼠肺微血管发育及Ephrin-B2表达的影响。方法2日龄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每组24只。高氧组采用吸入70%浓度氧气制作新生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于3、7、14、21日龄每组各处死6只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行辐射状肺泡计数,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微血管情况
目的探讨孕鼠补充牛磺酸促进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胎鼠神经元及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最佳时机。方法25只Sprague-Dawley孕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B~E组均为FGR组采用全程低蛋白饮食法建立FGR胎鼠模型,且C~E组分别于妊娠第9、11、15天补充牛磺酸300 mg/(kg·d)。孕鼠自然分娩后,称量新生鼠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期起病的由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argininosuccinate lyase,ASL)基因突变所致的精氨酰琥珀酸尿症病例的诊治经过,以期加深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14年4月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1例以高氨血症、瓜氨酸血症起病的新生儿,回顾其临床诊治经过。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白细胞DNA,对ASS1,ASL和SLC25A13基因进行Sanger测序。并通过检索文献对新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定植情况,及其对新生儿GBS感染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围产保健档案并分娩的17 019例孕妇,于35~37孕周产前检查时或早产孕妇(无论孕周)在入院时取阴道下段1/3处分泌物进行GBS培养,其中1 472例同时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