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主线,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史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总结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历程,成就突出,计划经济时期主要体现在人文指数的大幅提升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以及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方面。总之,在这60余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世界罕见的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统一大国。地域和民族的多样性,统一国家历史的相对稳定性,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乡村、城镇,经济、文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需两方面都兼顾,
期刊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双月刊,CN10.1443/D),将于2016年10月正式创刊。该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承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名誉主编:王伟光;主编:李慎明。
1956年工资改革后职工工资等级分化及消费结构性差异突显,此趋势在物价等因素对民众生活的冲击中表现尤为突出,低收入职工群体虽竭力通过调节消费结构以应对危机,但甚为乏力。这亦使得改革后工资与实际购买力出现非对称性增长,甚至出现部分职工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面对这一困局,国家、地方与民众积极应对,国家采取诸多措施加强市场调控与价格管理,并对民众家庭生活合理引导;民众亦积极回应,有效缓解了改革后的各项社会问题。改革后城镇职工与农民生活水平虽有不同,但并未形成贫富悬殊与对立;职工对农民的影响更多表现在城市与农村生活
发展农业生产是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在山西中部地区,虽经土地改革,但对广布于该区的土盐户来说,分到土地并未使其停止土盐生产,投身农业耕种。为保证国家财政税收(盐业)和促进农业发展,国家采取促使土盐户转业的裁废策略。然而,受区域环境、历史传统、地方经济等多重影响的土盐生产对国家政策的施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不断调整中,国家政策实施策略经历了从经济手段到政治手段的转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传统农业具有决定意义的自然环境因素逐渐让位于国家意志,成为农户生计选择的次要因素。
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8月,各地在中共中央的部署下,对人民公社进行了有纠"左"性质的初步整顿。其中,1959年春开展的以清算旧账为主要内容的整社工作,是此阶段纠正"共产风"错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封专区的整社算账工作,虽然开展的时间不长,退赔工作进行得也并不彻底,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干群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为此后再次纠正"共产风"积累了一些经验。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为应对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开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新局面而提出的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战略构想,其提出主要是为了因应新世纪以来“台独”势力在岛内执政、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构成严峻挑战的新形势,它既是时代的产物。
2015年11月25日,纪念邓力群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座谈会上讲话,深切缅怀了邓力群同志的崇高品格和革命风范。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等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追忆和缅怀了邓力群同志做出的重要贡献。此外,曾经在邓力群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的李力安、有林、王怀臣同志也撰写了回忆和缅怀文章。现将这些讲话、发言和文章刊出,以纪念邓力群同
中共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特别强调:“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作用这个问题”。政府和市场关系是动态的,
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系统阐述了“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会强调,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配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本刊特邀当代中国研究所部分专家,结合当代中国史研究撰写了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