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受太阳万有引力大还是地球万有引力大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u22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天体运动时,我们知道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围绕地球的向心力.这样同学们就接受了月球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来源就是地球对其万有引力.但月球还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有的老师会解释说,因为月球离太阳太远,太阳对月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月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真比地球的万有引力小吗?请看2008年全国高考(全国Ⅰ卷)理综试卷第17 题.
  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B.2C.20D.200
  通过计算很容易得出答案是B.通过精确计算还可得出太阳对月亮的引力是地球对月亮引力的2.18倍.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有点问题,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月亮在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太阳的引力大,怎么会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呢?
  问题1在地球参考系中,月亮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是什么?
  根据高中知识,月亮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太阳的引力,合力应指向地心.而实际情况是太阳对月亮的引力比地球对太阳引力大.合力指向太阳.
  问题出在哪呢?事实上,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地球当成一个很好的惯性系.然而在太阳这个参考系里,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球有向心加速度而不再是一个惯性系了.太阳是比地球更好的惯性系了.这样再在地球参考里考虑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惯性离心力了.
  如图2所示,月球受到地球引力、太阳引力和惯性离心力.而惯性离心力和太阳引力几乎相等,这样月球所受的合力就几乎等于地球的引力了.所以在近似处理中就可以认为月球做围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主要来自于地球的引力.
  问题2在太阳参考系中,月球的向心力来源是什么?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在太阳参考系内,月球既受到太阳的引力也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两引力的合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这样看来月球一方面随地球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另一方面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这样月球相对于太阳的运动轨迹应该是这两种运动的合成.通过计算可以知道: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v地公=30 km/s,月球的公转速度约为v月公=1 km/s.在A处速度vA=v地公 v月公,所受的合力F=F日月-F地月,这样在A处提供的外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使得月球做离心运动;而在B处速度vA=v地公-v月公,所受的合力F=F日月 F地月,这样在B处提供的外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月球做向心运动;且地球的公转速度比月球的公转速度大的多,这样叠加的结果是:在太阳参考系里,月球始终是沿某一方向运动,而不会出现螺旋运动.
  事实上,因为地球的质量相对月球的质量还不是很大,有人把月地系统当成一个双星系统.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也不是做的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如图3.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嫦娥一号飞船绕月飞行时,也并不是只受月球的引力,而同样也受地球的引力,只不过在月球参考系里,嫦娥一号飞船还受惯性离心力.而惯性离心力几乎和地球的引力平衡,这样月球的引力起主要作用.
  问题3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为什么地球上某一处一天内会出现两次涨潮?
  作为万有引力的一个应用,万有引力会引起潮汐现象.但根据高中知识我们能够理解靠近月球或太阳的一侧会出现涨潮现象,但不能理解在背离月球或太阳的一侧也会出现涨潮现象.其根本原因和上面一样,也是因为有惯性性作用的原因.
  综上所述,月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于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在地球参考系里,分析月球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要考虑惯性离心力.惯性力的作用也是地球某一处在一天内产生两次涨潮的原因.
其他文献
人类智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观察首先是对新事物进行观察,其次才能认识、分析、探索,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实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抽象的理论知识、概念和公式等需要在实验中通过实践得到证实,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其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1初中物理课堂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
“半偏法”测电阻是高中电学实验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测电阻的方法,电路图如图1所示,实验原理如下:  实验步骤:①把滑动变阻器R阻值调到最大,S2保持断开状态,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达到满偏电流Ig.②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不变,闭合S2,调节电阻箱R′,使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达到满偏电流的一半,即12Ig,读出R′的阻值R0,则电流表的内阻Rg=R0.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所有的参考资料包括人教
那些被甜糖果和公主裙装满的童年……单纯幼稚的我天真地认为,生活应该一年比一年好;可惜直到如今,生活一如既往,改变的是自己,不变的是墨守成规。现在,在尴尬的现实中,我小
物理教学中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对合作学习的流程、模式、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等方面的探讨,从而对物理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初步的经验.笔者在物理教学中,不断探索
物理学科的探究性和实验性都是比较强的,在物理教学中需要学生拥有很强的实践探究能力,物理也是最适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门学科科学探究就是要让学生对未知的结论进行自主的探究,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开展科学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
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电阻测量”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高中“电阻测量”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操作方法,教师授课的方式和问题,并探究解决这些授课问题的具体方法,以期改进高中“电阻测量”实验教学的流程,促进物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电阻测量”实验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从总体上来说,“电阻测量”实验的目标和其他高中物理实验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高中生收集和处理信息
“物理难学”是不少学生的“共识”,很多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尤其是自主学习习惯还非常欠缺其大致现状是:一是有上课认真“接受”知识的习惯,这里多数是女生,这些学生上课听的专心,想的不够,尤其是当教师提问某一位同学时,相当一部分人就等着老师给正确答案,而不是积极地去想这个问题的正确结论是什么;二是由于初中物理内容较少,要求不高,因此解答物理问题时只需对号入座即可解决,分析问题往往不
高中物理讲薄膜干涉实验时,按书上的装置来做,虽能勉强做出,但笔者认为,效果还不十分理想.(1)金属丝圈在肥皂液里蘸过以后,环上形成的液膜,要等一阵,让液膜形成楔形截面才能看到干涉条纹.在这“等”的过程中,肥皂液膜由于受风吹,操作者的喘气,酒精灯火焰的热辐射等因素的干扰,液膜蒸发快,存留时间短(几秒至十几秒钟),往往刚出现干涉条纹,液膜随之破裂,让观察者大为扫兴,又得重新蘸皂液.这样来回多次,既浪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各学科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逐渐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学科也不例外.多媒体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广泛的应用,适应了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发展趋势,满足了发展创新教育的教育发展要求,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新型教学的显著特征.在高中物理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呈现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可
物理学不仅以它内容丰富,理论严谨,知识应用普遍广泛而处于前沿学科地位,更由于它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精确巧妙、简洁有效而独具魅力科学方法教育是中学物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以凸显其科学教育价值,本文从教学实践层面阐述如何进行基于科学方法教育的物理教学情境设计  1基于观察的教学情境设计[HTSS]  杨振宁指出:“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然而,对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