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地方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的工作构想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hu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多年探索实践,目前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地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偏离应有之意,亟待加以改善。本文主要围绕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以期为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挥实效提供有益參考。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地方经济;现状;工作构想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现状
  1.审计内容标准未统一。虽然中央和部分省市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有益探索,颁布了相关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意见,但这些指南、意见存在着一个“通病”——重宏观描述,极少有针对定量指标进行具体化、明确化的规定,因而在实践中,也难以为审计人员提供统一规范的审计操作指引。由于没有统一化、规范化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所以在面对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时,审计工作就会陷入“审什么、怎么审、评什么、怎么评”的难题之中。再加上经济责任审计是“人”,审计项目涵盖政策执行、财务管理、经济决算、绩效考核、推动科学发展等诸多方面,由此确定“审什么、怎么审”的统一标准,成为改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首要问题。
  2.未遵循先审后离原则。政府及相关政策明确规定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先审后离。但现实中,部分地方对此规定置若罔闻,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及其成果的利用仍然存在“两张皮”现象。即,对领导干部调动、晋升或调整,以人事变动为先,之后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已调职到岗,组织部门才下达审计委托书,委托审计部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此时已然“人去楼空”,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作用有限。此外,还存在一种现象:即,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单位的违反国家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后,由于此次审计是在前任干部离任后进行,使得现任接班领导拒绝接受处罚,认为违规行为是对前任领导的审计,与自身无关,进而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3.审计结果利用率不足。近年来,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得经济责任审计逐步成为强化地方经济实力,监督约束地方领导干部的有效管理机制。但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方面,尤其是在地方领导干部的选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地说,一是审计结果利用率偏低,审计结果报告滞后于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导致用人机制和审计制度严重脱节。二是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涉及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即便审计项目齐备、审计结果客观,但缺乏严格、规范的保障制度,审计结果难以切实运用。
  二、改善地方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的若干建议
  1.健全地方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体系。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涉猎面广而深,因而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业务能力。基于前述可知,由于缺乏统一化、规范化的审计标准,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实践中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不同的审计人员对于同一审计对象,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审计结果,进而导致地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参差不齐。对此,建立健全地方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体系迫在眉睫。具体地说,首先需要国家政府从宏观角度出发,制定适合社会发展、地方经济的分类型、分层级的经济责任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引,从总体上和类型上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原则、组织协调、审计内容、审计实施、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等进行具体、细化的规范。与此同时,地方各级审计部门,也应响应政府号召,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可行性、操作性、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责任审计操作标准,使审计人员能够在统一规范准则和实务指南下实现审计重点突出、审计质量提高的工作目标。
  2.切实改变“先离后审”的错误局面。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很多学者和审计人员都提出了应对方案,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综合性很强,涵盖的内容很广,要纠正“先离后审”的错误局面,首先应加大任中审计调查力度,通过调查走访、实地勘验、群众举报等形式开展审计调查,尽快找准疑点、弱点,找准审计工作的突破口,减少审计工作中的迂回和反复,最大程度避免“先离后审”“先升后审”或者是“边离边审”等现象。其次,整合各类资源,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财政审计、效益审计、专项审计、投资审计等项目进行整合,与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项目进行整合,通盘考虑、同步进行,一审多用、一审多果,形成以专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为主、其他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审计格局,确保在干部换届等特殊时期的审计支撑。
  3.科学合理转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能的高低,关键在于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得转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将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予以公开,以起到警示、教育和制约任职期间严重违反财政财务收支规定,损公肥私或者玩忽职守,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的领导干部的作用,同时也发挥对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认真履行经济责任,工作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的表彰和宣传作用,进而带动地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建伟.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再思考[J].经济师,2016(10):147-147.
  [2]乔秀娟.论新形势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J].商场现代化,2015(4):90-91.
其他文献
【摘 要】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近几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起伏,但是整体看来,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具有发展潜力,财务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是制约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对其认真解析,实现二者间的协同管理以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快速进步。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协同管理  一、引言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目前在很多方面仍
【摘 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带来了积极影响:整体税负降低、业务数量增加。同时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小规模企业与大中企业客户的业务;增加了企业纳税遵从成本与部分企业税负;影响本行业代理国内企业向境外申请知识产权的积极性。针对这些,本文结合“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相关情况及本行业自身特点,从政策内容、财税变化、经营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企业自身应采取的措施:做好角
【摘 要】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帮助企业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战略高度做好内功,提升内部管理,以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的依存关系,对财务战略如何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进行了说明。然后重点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分别具体讨论了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传统观念使得财务控制能力较弱、融资困难的问
【摘 要】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影响下,石油企业要想市场中立足长远发展,还需从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入手,结合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逐渐得到各大石油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石油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石油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措施,为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石油企业;资金管理;控制策略  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
自2003年10月起,常熟市医疗卫生事业公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我院领导集团进行经营管理(简称托管制),托管期间,院长为法人代表,实行院长负责制,对医院全部医疗服务、资产经营管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作为一项对科学性及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管理内容,人力资源的管理只有与
中学物理实验室现有的共振演示器如图1所示,在金属架子上绷一条水平方向细绳,在细绳上悬挂数个摆长不同质量较小的小球做成的单摆,如图1中的A、B、C。再悬挂一个质量较大的金
为了解某市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建设是否适应和满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我们开展了对该市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建设状况的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