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中国文明史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文明目光,对其他文明的观察与评估,往往是有很大差异的。
  美国学者约翰·托兰曾经在他的《日本帝国的衰亡》中,具体描述了日本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并给予了自己的评判。他是这样说的:
  “与西方人黑白分明的思想方法不同,日本人的界限比较模糊。在国际关系中,日本人讲究的是政策,而不是原则。日本人的逻辑,就像日本人用的包袱布,可大可小,随机应变。不需要时,还可以叠起来装在口袋里。日本人是不可理解的矛盾:既讲礼貌,又野蛮;既忠诚老实,又诡计多端;既勇敢,又懦弱;既勤劳,又懒惰——统统同时存在。对日本人来说,这没有什么不正常。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矛盾越多,他便越深奥,自我斗争越尖锐,他的生活便越正常。
  日本人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他们在铁砧上打铁是蹲着的,使用锯子、刨子是拉而不是推,盖房子先盖屋顶,开锁钥匙向左拧。日本人做一切事情都是相反的。话倒着说,书报倒着念,文章倒着写。人家坐椅子,他坐地板。鱼虾生吃。讲完一个人的悲剧后,就放声大笑。穿新衣服掉进泥塘,爬起来面带笑容。有话不明说,而是说反话。讨论问题拐弯抹角。在家里以过分的礼节款待你,在火车上却粗暴地又推又搡。杀了人,还要向仆人道歉,说把他屋子弄乱了。”
  相反,19世纪的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其《文明论概略》中,对欧洲文明与美国文明,也作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评价。他这样说:
  “现在称西洋各国为文明国家,不过是在目前这个时代说的。如果认真加以分析,它们的缺陷还非常多。例如,战争是世界上最大的灾难,西洋各国却专门从事战争;盗窃杀人是社会罪恶,西洋各国的 盗窃案杀人案却层出不穷;此外,西洋各国(在政治上)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相互攻讦而吵嚷不休;至于外交上耍手段玩弄权术,更是无所不为……假如千百年后,人类的智德已经高度发达,再回顾西洋各国的情况,将会为其野蛮而叹息。”
  由此可见,文明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不应满足于目前的西方文明。
  对不同文明的各自评价,为什么差异如此之大?人类文明的标尺,为什么会如此不同?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的冲突。我们不能说,人类的冲突总是基于文明的差异而发生的。但是,我们可以确定地说,人类每次大冲突的背后,都埋藏着文明差异的根基。有许多冲突,文明的差异甚至成为直接的诱发因素,或者根本性的原因。
  古典时代,文明差异直接引起冲突的现象尤其普遍。
  中国春秋时代,周边游牧族群不断入侵华夏腹心地带,爆发了大规模的基于文明冲突的长期战争。战国与秦帝国时代,北方匈奴与诸胡严重地侵犯华夏,再次爆发长期的文明大冲突。此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这种不同民族的文明冲突,在中国及其周边大地上,一直没有终止过。
  在中国之外的世界环境中,马其顿民族对古希腊的征服,罗马帝国对埃及的远征,古印度佛国的突然灭亡,古巴比伦帝国的突然灭亡,罗马帝国的解体星散,十字军东征的宗教战争,等等,也无不因为各民族文明形态的巨大差异而生发出来。
  历史的逻辑是:越是相互处于闭塞状态,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便越是激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文明的交流融合大大加深,直接基于文明差异而引发的大规模冲突虽然没有终止,但显然呈现出大为减少的趋势。文明的差异,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在世界各民族的共处中越来越被接受了。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的。
  西方对中国文明的困惑
  那么,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无侵犯、无冲突的安全环境了吗?各民族的文明,已经可以不受威胁、不受制约地自由发展了吗?事情,似乎并不那么乐观。种种动荡与冲突的后面,似乎总隐藏着一些深刻的历史因素。
  西方诸多学者,力图从文明差异的角度去解析当代世界冲突。在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也总有不同的声音,力图从中国文明的角度去解释中国的事变与结局。对中国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西方也总有一种或明或暗的根本性困惑:在中国古老的文明传统中,究竟潜藏着什么样的发展基因,什么样的落后基因?它们将在什么样的意义上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1949年年末,美国势力退出中国后深感痛心,在全面检讨“究竟是谁失去了中国”的思潮中,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长长的《对华关系白皮书——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对美国与中国的历史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企图找出问题的核心所在。
  主编这一长篇文件的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就该白皮书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三千余年以来,中国人发展了他们自己高度的文化与文明,多半未受外来影响。甚至受武力征服之后,中国人还往往能在最后镇压并同化侵入者。因此,他们自然会自视为世界中心以及文明人的最高表现。在 19世纪中叶,这座中国的、孤立的、到那时为止一直不能通过的墙,被西方突破了。这些外来者带来一种进取性、独一无二的西方技术发展和一种以前的外国入侵者未曾带入中国的高度文化……西方人不但没有被中国人同化,反而为中国人介绍了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在刺激骚乱与不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
  中国国内已经达到了一种定局,纵令这是未尽职责的结果,但仍然已成定局……”
  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当年的美国政府对中国文明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其结论是多么的背离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美国人将中国文明的历史只归结为“三千余年以来”?为什么一种立足于中国文明根基的分析,其结论却如此经不起事实验证?
  中国文明的奥秘究竟隐藏在哪里?
  苦难与复兴
  文明历史对中国人的叩问,一直在延续。
  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以他的巨著《中国科学和文明史》——1972年被冀朝铸先生题写书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史”——证明了中国古典文明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他说过,“可以毫不费力地证明,中国(古代)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在李约瑟的研究之前,德国学者韦伯(Max Weber)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在宋代中国早已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工业革命却没有首先在中国发生?这就是为中国学界所熟悉的著名的“韦伯疑问”。
  李约瑟将这个“韦伯疑问”具体归结为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历史上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其二,为什么到了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不再领先于其他文明?这就是同样为中国学界所熟悉的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问题一经提出,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寻求解答。经济学家、哲学史家、科学家等纷纷提出见解,一时蔚为大观。但是,我们始终不得要领,始终没有相对深刻明确的根基性的答案。面对种种严酷的叩问,我们的解答在深重的苦难中延续 了一百多年。
  从 1840年开始,在人类高端文明的入口处,中国遭遇了巨大的历史冲击。几经亡国灭种的劫难,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终于开始了艰难的觉醒。自觉地,不自觉地,华夏族群开始了连绵不断的关于自身历史的反思。民族何以孱弱?国家何以贫穷?老路何以不能再走?新路究竟指向何方?中国何以落后贫弱?中国如何振兴图强?凡此种种关乎民族兴亡的根本性思索,都在救亡图存这一严酷背景下蓬蓬勃勃地出现了。
  于是,有了戊戌变法对中国现实出路寻求突破的尝试。
  于是,有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政治设计。
  于是,有了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传统的反思,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宣战。
  于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当我们这个民族终于获得独立,终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候,我们开始了大规模的意识形态重建。在我们有可能借助于高端文明时代的科学思维方式对我们的文明史重新审视并给以总结的时候,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大混乱与大劫难发生了。
  从文明史的意义上说,“文革”是中国当代史的一场噩梦。
  基于最简单的政治原因,“文革”以“破四旧”的恶性方式,毁灭了大量的中国文明遗存;以“评法批儒”的粗暴方式,以极端化的偏狭理论,从服务政治需要出发清理文明历史遗产;对中国文明史作出了阶级斗争模式的简单化评判,对中国社会的历史意识造成了新的扭曲。同时,“文革”以疯狂的人治方式,以无法无天的大混乱,毁灭了中国文明体系中原本已经越来越淡薄的法治传统。
  今天,当我们真正获得了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当我们试图真正的正本清源,对我们的文明史进行系统的反思性总结,从而为我们的文明传统寻求话语权时,我们蓦然发现,“文革”劫难已经给我们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文明史埋下了深远的祸根。曾经普遍受到伤害的知识分子群体,基于对“文革”的反感,已经自觉地、不自觉地重新回归到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古老的历史意识中,将熟悉而陈腐的局部传统文化当做国宝国学,以某种难以言说的心态倍加推崇,并致力于向全世界广泛传播。
  因为反对一个极端,我们跳到了另一个极端。
  再一次,我们回到了曾经深陷其中的历史烟雾之中。
  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智慧,并没有被历史的烟尘淹没。我们坚韧努力的脚步,体现着中华民族再生与复兴的伟大心愿。在生存生计成为最迫切问题的历史关头,我们民族以最大的智慧,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新价值理念,停止了无休止的论争,从纷杂的社会大折腾中摆脱出来,全副身心地投入到了变革图强的努力之中。这种伟大明澈的智慧,挽救了民族,挽救了国家。
  中华民族在最艰难的历史时刻,开始了真正的复兴启航。
  但是,被我们搁置的问题,却并没有因为搁置而消失。文明史的中国叩问,并没有因为种种延宕而减弱。相反,当我们的国家日渐富裕强大而面临新的文明跨越的历史关口时,这一历史叩问,变得更加突出了。
  一个民族的发展要保持悠长的生命力,保持饱满的生命状态,就必须有坚实的文明根基。这种文明根基的坚实程度,不仅取决于文明传统的丰厚性,更取决于一个时代基于清醒的历史意识而确立的继承原则。我们可以因为最紧迫问题所必须的社会精神集中而暂时中止大规模的社会争论,诚如战国名士鲁仲连所言:“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获得必要的社会条件之后,对自身文明历史的认真探究依然是一个民族复兴必须的,甚至是基本条件性的历史环节。
  是的,我们应该告别“不争论”的特殊时期了。
  我们所需避免的,是不能将文明审视简单等同于某一实际目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文明历史的审视,不应该成为任何实际目标的手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文明历史的探究,本身有其伟大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为实现伟大的文明跨越,提供经得起考验的历史精神资源。这个目标,就是在世界民族之林确立我们民族的文明话语权。
  理清中国前三千年文明史
  这样一本书,正是在上述思想的催生下写出的。
  这本书的原本真身,是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全部解说文字。惟其如此,它的语言才有一定的跳跃性与形象性,会给读者一定的阅读美感。可是,当这部纪录片写完之后,朋友们与我的共同感受却是,它更像一本书。作为纪录片的解说,它需要大大稀释,从而释放出从容舒缓的形象美感。
  作为一部文明史著作,它却与学院化标准相去甚远。这本书既没有长长的注释,也没有开列庞大的参考书目,内文中的批量引号现象也极少。我所力图做到的,是将自己已经消化的知识与思想,简洁诚实地告诉人们,如此而已。强拉读者与自己一起走进书橱,是一件并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民族既往的原典著作,似乎从来都是这么简洁朴实的,使人有阅读快感的。
  无论形式如何,它的思想阐发任务可以说是完成了。
  故此,就让它以两者兼具的形式感,去与读者们拥抱吧。
  这是一本力图理清中国前三千年文明史的书。
  中国文明五千年,前三千年是我们的文明高原,文明圣土。在这三千年中,华夏族群历经了七大时代——五帝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帝国。在其中 的每一个时代,我们的民族都曾经实现了一次巨大的文明跨越。历经七次大的历史跨越,我们的民族终于登上了中国古典文明高原的最高顶峰——秦帝国时代,成功地实现了中国疆域的统一,成功地创造了中国文明的统一,给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奠定了永恒不朽的历史生存范式。
  此后,自汉武帝时代开始,中国文明出现了千丈瀑布式的历史大落差,开始了两千余年地平线式的涌动发展。在后两千余年中,我们虽然也有过局部的文明突破与技术性质的社会发展,但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的整体跨越。宋明之后的中国,在“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理念笼罩下,更是迅速地趋于僵化陈腐。以至于在清末,我们终于沦为几近僵尸的“古老肉”了。
  中国文明的强大与不朽,不在变形的末端,而在雄厚的原生时代。
  惟其如此,鸦片战争 160余年之后,在我们的民族面临新的文明跨越的历史转折时期,重读我们的文明历史,以新的价值理念寻求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在我们需要抬起头、直起腰的时候,重新解读中国前三千年实现文明连续跨越的历史奥秘,领悟那些隐藏在当时社会实践逻辑中的历史延长线的指向,对于我们这个从来没有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整体反思自身文明,并在世界民族之林确立文明话语权的民族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
  国家文明话语权的确立,是实现民族复兴与文明跨越的必备历史条件。
  实现国家文明话语权,是中国民族的历史责任,更是中国人文学界的历史责任。
  一面呈现历史,一面解析历史,是这本书的基本特征。诚实地说,这本书未必能承担上述重任。但是,它可以是精卫所衔的一枝微木,可以是试图填平沧海的一种努力。
其他文献
2月11日,年仅16岁的埃及少年哈辛在略显空旷的解放广场站着等活儿干。  他身材高瘦,浓眉大眼,上身穿着厚重的棉衣,下面却赤脚穿着一双拖鞋,满是泥巴,一脸憨厚腼腆的笑容。  哈辛其实是一位资深“职业示威者”。一年多来,他混迹在像被淋了热油的蚁巢般乱作一团的埃及开罗市中心解放广场,几乎参加了穆巴拉克下台后的所有示威和抗议活动。  一年前的今天,统治埃及长达30多年的前总统穆巴拉克递交辞呈,曾有数万民
2013年6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的广东药交所,因交易规则存在较多争议未正式定稿,未能在7月1日如期试运行。  广东是最早启动医药阳光采购平台的省份,作为改革先锋一直备受称道。而这次对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改革,却广受质疑。  现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并没有完全达到设立之初的预期,甚至被指责已经异化成一项“腐败工程”,各方都有较大意见,但一时也难以改换。  药交所能否理顺复杂的利益关系?  国务院医改专家咨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要用开水冲奶粉,会把蛋白质变性,破坏了营养”,“不要把什么和什么一起吃,会导致蛋白变性,影响吸收”。许多人听到“蛋白变性”这个词,往往下意识地与“变质”联系起来。  对于食物中的蛋白质来说,“变性”不仅不是坏事,多数情况下还是有利的。  包括人体在内的各种生命体,其存在都依赖于蛋白质的活动。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通常有二十种,它们按照特定的顺序连接起来,构成了不
妻子下岗后不甘沉寂,到处找项目创业。巧的是,楼下那家老乡开的小超市要转手,原因是周围店铺林立,竞争太激烈。做了几天考察后,妻子对我说想把它接下来。  我每天从那儿来来去去,目睹了它的兴衰,清楚地知道店主已换了三茬。那位老乡也没有向她隐瞒经营困难的实情,让她考虑清楚,并承诺假如我们接盘,全部存货可打八折。同时,房东也觉得这门面是块“烫手的山芋”,怕我们反悔,每月门面费调低了200元,但签约时租金须交
有的时候,中国人对美国新闻的关注度超过了美国人自己。不久前奥巴马总统决定拨款5150万美元消灭一种入侵美国五大湖的亚洲鲤鱼这件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五大湖区和密西西河盆地之外的美国人,几乎没有听说过这件事。但3月份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后,就像爵士演奏在重复小节反复一小时后突然进入高潮,本来无足轻重的消息被中国的微博网友转发热议后,成为了与公务员操守、美国国债等国家大事息息相关的重要新闻。在一周的时
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正空前高涨。  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简称贸促会)最新发布的报告,自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市场开始逆向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预计到2015年,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市场销售额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  奢侈品消费中,仅有20%发生在国内实体店,而高达57%的是海外消费,另外23%则通过海外代购发生。  爱奢侈品,又不想负担国内专柜
经历了漫长酝酿,背负着各方争议的上证所“国际板”渐行渐近,成为2010年资本市场的一大猜想。  另一边,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已呼之欲出。在中国经济呈V型复苏的特殊节点上,金融创新的加速推进能否为创业板之后的资本市场再次注入强心剂?《瞭望东方周刊》就此专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  胡汝银曾两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学奖,并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20世纪成就奖。不做大肯定
8月22日8时43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济南中院官方微博实时播报庭审情况。  是否收受唐肖林贿赂  被告人:唐肖林说给我三次送钱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他请托我办事的那些事情都是公事公办,绝没有谈到他建大连大厦是自己倒卖,绝没有谈到申请汽车指标是为了倒卖,这些事情他当时全部向我隐瞒了,对唐肖林三次给我送钱的事情,我曾经在对我审查期间我违心地承认过这个事
最近一段时间里,公众性事故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各种可怕的伤害一次又一次悲惨地出现在新闻中。除了那些惊悚现场,也带给了人们许多心灵上的震撼。  随着这震撼,PTSD这个词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PTSD即“创伤后应激障碍”(全称是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它是一种由于异乎寻常的威胁或灾难事件给心理造成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简单说,是人们
午夜12点,想到中秋节回家的火车票还没有订,于是打开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 www. 12306. cn),心想现在有了网购,应该可以随时购买。  可是,打开网站显示的结果却是“系统维护”。难以理解的是,连火车时刻表也无法查询,以及余票查询、代售点等,均无法查询。网站也要睡觉?  在网络购物方兴未艾的时代,这点比较难以理解,其他的购物网站,没有听说过有上下班时间的啊,查询相关信息,发现23点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