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母爱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ng19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小的时候,我出过一次车祸,成了瘸子。伤势渐渐好转后,父亲为我准备了一副木拐杖让我上学。残留在我身体与心灵上的后遗症,令我怕极了脚落地时钻心的疼痛。因此我拒绝下床和见人,任凭父亲如何责骂。
  母亲没有骂我。她知道我最爱听故事,家里没钱买书,她便借来一本被撕得只剩下几页的小人书。母亲不会讲故事,只是照着书一字字地念给我听:“老鹰爱把窝巢筑在树梢或是悬崖峭壁上。母鹰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来些尖锐的小石子铺放在荆棘上面。接着又衔了些枯草、羽毛或兽皮之类的盖在小石子上,就做成了一个孵蛋的窝……小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渐丰满。这时,母鹰认为,该是小鹰学会独立的时候了。母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一根根地掉落,最后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躺在小石子和荆棘中,身体被扎得疼痛难忍,嗷嗷直叫。可是母鹰不但不理会,还很无情地用翅膀加以驱逐、挥赶,小鹰只好忍着痛,离巢而飞。”
  这是怎样一种母爱呢?母亲一直没有告诉我答案,因为那本残缺不全的小人书根本没有下文。我一直不能理解母鹰的残忍,就像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亲要逼着我去上学一样。
  我终于上学了,因为母亲一次次无情地把我扔在去学校的路上,无论我怎么哭喊。
  11年后,我考取了省城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没几年。我结婚了,接着女儿出生了,我也做了父亲。妻子很疼女儿,几乎对女儿百依百顺,怕女儿受半点委屈。女儿上幼儿园期间,妻子早上送,晚上接,风里来,雨里去。这些年,女儿都是在妻子的背上度过的,至今女儿都不认识从学校回家的路。
  前两天,五岁的女儿一直嚷着要我陪她去买小人书,我答应了她。可是她却一直要我抱着,一步路都不肯走。结果我从家里一直把她抱到书市,转了两次车,穿了三条街。小人书没买到,倒买回一本国外的漫画书。回到家,女儿就迫不及待地吵嚷着要我给她讲漫画故事。我翻开漫画书,突然被一组题为《鸡妈妈和它永远孵不出来的宝宝》的漫画吸引住了。那是一名叫芒果的美国小女孩画的。不知道小芒果怎么会想到要画这么一幅画。
  画中一只性急的鸡妈妈在孵小鸡,为了让它将要出生的鸡宝宝有足够多的小虫子吃,她预先捉了好多小虫子在旁边放着。可是孵了好些天后,鸡宝宝还没从蛋壳里出来。鸡妈妈等不及了,就把蛋壳啄破,把虫子塞进蛋壳里去喂鸡宝宝。
  我看着看着,心里非常震撼。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母爱呢?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讲的老鹰的故事。我明白了这世界上有两种母爱:一种是母鹰式的爱,一种是鸡妈妈式的爱。
  母鹰用看似残忍无情的爱逼着小鹰离开舒适的家,勇敢地学习独立,最终使小鹰成了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多像老一辈的我的母亲;而鸡妈妈却用啄破蛋壳的方式强行表达自己的爱,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爱,就像年轻一辈的我的妻子。而这两种爱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责编 邴 玢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同时,中小企业还面
有的家长尽管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用在了对孩子的家庭辅导上。平时作业次次满分、小测验成绩也很好。但一到考试。尤其是大型考试,孩子的成绩就很让家长失望。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主要还是出在过多的家庭作业的辅导上。  第一。过多的家庭作业辅导。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失去学习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例如,孩子一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家长发问,而家长不分轻重缓急,统统给予回答;孩子写作文。有的家长一开始就给
“今天,你打算穿几度?”听到这样的问话,你要惊讶了吧?从来只听说过“今天几度”,却没听说过“今天穿几度”这种问法。这种“奇怪”的说法其实是一套穿衣法则,是杭州一位医生妈妈为女儿量身“创造”的,一经亮相微博,便被广大网友争相转发,“好东西!太实用了啊!”  穿衣法则:医生妈妈为女儿定制  “春捂秋冻”有益健康?“冻”成啥样才合适?随着天气变冷,怎样穿衣和保暖成了当下人们比较关心的话题,在网上讨论的人
咸丰五年,黄河于兰阳铜瓦厢决囗,改道由山东入海。由此给山东人民带来无穷的灾害,尤其是大运河处于被冲废的危险,形势岌岌可危。面对黄河改道,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主张,争议持
假期孩子“加班”忙    据《武汉晨报》报道,武汉一个5岁的小女孩,在刚过去的暑假里。家长投资1.5万元给她报了幼儿英语,心算,跆拳道、游泳,钢琴,索子班,国际象棋,舞蹈,画画,书法等12个兴趣班。从放假第一天起,小女孩天天在各个班之间连轴转,开学后的周末也要上兴趣班。国庆节前,她由于受不了这样的“厚爱”,用手、头撞墙,手上还被撞出血,父母赶紧带她到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治疗。  近年来,孩子参加各种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对三国人物、事件的评点具有异乎寻常的眼光,表现出了李贽独特的视角与见识,这与他的思想渊源与文艺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明代文人李贽即李卓吾,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