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宣传工作是检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基层院宣传工作正处于困境。针对基层院宣传工作困境,领导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大力营造全院宣传氛围;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宣传工作全院一盘棋;积极培养宣传骨干,储备室传人才;拓展视野,努力开辟宣传新途径;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全员参与等措施提高宣传效果。
关键词:检察院 宣传工作 困境 应对办法
宣传工作是检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向社会展示形象的窗口,是社会各界了解检察工作的途径,是检察队伍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近年来,基层检察院对宣传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基层院中,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检察宣传工作始终滞后于检察业务工作,使得检察业务工作得不到社会各界充分全面的了解,检察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得不到广泛宣扬,影响了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o
1 基层检察院。宣传工作处于困境的表现
1.1 任务繁重,宣传人员少。基层院面对基层,耍处理大量基层事物,事情琐碎、事务繁杂。检察院干警人数整体上比较稳定,人数变化不大。宣传工作主要由政治处或办公室负责,人员更少,还要承担单位和部门综合性文字材料写作及政务等工作,难以集中精力专注宣传。
1.2 重业务,轻宣传。在许多干警甚至部分领导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会把业务工作放在首位,尽心尽力搞好业务才是“正事”o宣传工作则是次要的,使宣传工作成为办公室或政治处唱的“独角戏”:有,则视为锦上添花,无,也无碍大局。在这样思想指导下,其他部门、其他人事不关己,应付了事。
1.3 科班出身,专业宣传人才少。公务员招考前,检察院进人渠道比较宽泛,各种人才都可以进。现在实行公务员招考,新进干警绝大多数是政法院校毕业,他们法律知识扎实,文字宣传方面相对薄弱。专业性质的差别,许多负责宣传的干警,没有把握好宣传工作规律、方法,机械的从事宣传工作,为宣传而宣传。导致很多宣传稿件或是由于角度或是由于时效性,难以被采用。
1.4 宣传报道形式单一,多半是以文字宣传为主。一些有条件的院已经开展了网络宣传,利用互联网展示检察机关的风采,这应该是检察机关对外室传工作发展的主流方向。由于网络宣传在技术、经费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在多数基层院尚处于设想或起步阶段,未能形成气候。专题宣传和阵地宣传没有形成规模。根据检察形势发展的需地,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宣传重点,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围绕这些工作重点进行专题宣传,同时,在各种媒体中没有形成检察宣传的阵地,致使检察业务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不能及时、全面地向社会进行报道。
1.5 缺少部门联系机制,难以搜集宣传亮点。从事宣传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苦于没有好的宣传材料、亮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症结在于没有建立政治处或办公室与反贪、控申、侦督、公诉、反渎等部门定期联系机制,部门间沟通不畅通,信息堵塞所致。一些部门的成绩、亮点、好的做法、重大活动等宣传部门却被“蒙在鼓里”,迫切需要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合力。
1.6 宣传机制“草班子”。没有建立完备的检察宣传机制,主要依靠干警个人的自觉性或领导的督促。检察宣传的长期机制没有形成。宣传工作往往因人而异,部门领导、分管领导重视宣传工作,部门的宣传工作就能搞好,如果领导不重视,就没人管了。有时为了配合一些重大的工作部署开展宣传,如举报、查处渎职犯罪、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题宣传,除此之外日常的宣传没人重视,造成一些鲜活的宣传索材白白浪费。
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的喉舌对弘扬检查队伍形象和展示检查工作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针对基层院宣传工作困境,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面对,找出应对之策,提高宣传效果,才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2 基层检察院面对困境所采取的应对办法
2.1 领导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
一些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基层院例子证明,领导对宣传工作重视是重要原因。基层院领导不能对宣传工作口头上重要,行动上忽视。领导加大对宣传工作支持,在人员配备、装备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把宣传工作提升到和业务部门工作等量齐观的高度。
2.2 大力营造全院宣传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行动才有方向。提高干警对检察宣传工作的认识,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重视宣传工作,认识到宣传工作决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至关重要的,宣传就是工作,工作需要宣传。教育干警彻底改变重业务轻宣传、宣传工作可干可不干的错误认识,鼓励那些办案经验丰富、文字功底扎实的干警到宣传一线去,培养一批会办案件、会写材料的骨干队伍。同时,提高宣传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让他们在政治上看到前途、物质上尝到甜头,充分调动宣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宣传工作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2.3 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宣传工作全院一盘棋
宣传工作要本着全院一盘棋,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所有干警要通力协作,动笔的动笔,提供素材的提供素材。政治处或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外宣传人员和反贪、公诉、侦督、反渎、控申等部门内勤人员每周或每月一次定期沟通交流,提供材料,部门重大活动提前告知,形成制度。
2.4 积极培养宣传骨干,储备宣传人才
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宣传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败。宣传队伍的培养不可能短期见效,要有长远眼光。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先引进或培养一两个专职宣传骨干,再由这些骨干在本单位内发展一批兼职宣传员,让他们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可以将有志于从事检察宣传且有一定基础的干警送到上一级检察机关、报社、电台、电视台做一定时期见习记者、编辑。
在为宣传工作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的同时,也要给宣传工作加大压力,培养宣传骨干的责任心、使命感,让他们感到只有多出作品、出好作品,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工作,才能不辜负领导和同声们对宣传工作的关心。队伍的培养要注重长期性和稳定性。在一段时间内,要相对固定一批宣传骨干,老同志要传、帮、带,新同志要比、学、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宣传工作这根“接力棒”一批一批地传下去。
2.5 拓展视野,努力开辟宣传新途径
宣传是开放型、多渠道的,检察宣传工作人员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要踏入社会、走近媒体,积极寻求媒体对检察宣传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在网络宣传技术上寻求支持。要开展网络宣传,各个院必须有自己的网页和lP地址,对网络技术薄弱的院要在引进技术人员的同时,加强与当地电信、网管中心等部门的协作,把网页栏目建设全面,及时更新内容。
2.6 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全员参与
宣传工作是一项文字工作,靠的是”坐功”和“笔杆子”,需要耐得住寂寞,练好“坐功”,要好了“笔杆子”,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在业务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是难以激起干警的热情,影响宣传工作人员的工作干劲。把宣传层次分为中央、省级、市级三个层次,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既是对投稿宣传人员的一个鼓励。也是对其他干警的一个鞭策。
关键词:检察院 宣传工作 困境 应对办法
宣传工作是检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向社会展示形象的窗口,是社会各界了解检察工作的途径,是检察队伍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近年来,基层检察院对宣传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基层院中,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检察宣传工作始终滞后于检察业务工作,使得检察业务工作得不到社会各界充分全面的了解,检察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得不到广泛宣扬,影响了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o
1 基层检察院。宣传工作处于困境的表现
1.1 任务繁重,宣传人员少。基层院面对基层,耍处理大量基层事物,事情琐碎、事务繁杂。检察院干警人数整体上比较稳定,人数变化不大。宣传工作主要由政治处或办公室负责,人员更少,还要承担单位和部门综合性文字材料写作及政务等工作,难以集中精力专注宣传。
1.2 重业务,轻宣传。在许多干警甚至部分领导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会把业务工作放在首位,尽心尽力搞好业务才是“正事”o宣传工作则是次要的,使宣传工作成为办公室或政治处唱的“独角戏”:有,则视为锦上添花,无,也无碍大局。在这样思想指导下,其他部门、其他人事不关己,应付了事。
1.3 科班出身,专业宣传人才少。公务员招考前,检察院进人渠道比较宽泛,各种人才都可以进。现在实行公务员招考,新进干警绝大多数是政法院校毕业,他们法律知识扎实,文字宣传方面相对薄弱。专业性质的差别,许多负责宣传的干警,没有把握好宣传工作规律、方法,机械的从事宣传工作,为宣传而宣传。导致很多宣传稿件或是由于角度或是由于时效性,难以被采用。
1.4 宣传报道形式单一,多半是以文字宣传为主。一些有条件的院已经开展了网络宣传,利用互联网展示检察机关的风采,这应该是检察机关对外室传工作发展的主流方向。由于网络宣传在技术、经费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在多数基层院尚处于设想或起步阶段,未能形成气候。专题宣传和阵地宣传没有形成规模。根据检察形势发展的需地,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宣传重点,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围绕这些工作重点进行专题宣传,同时,在各种媒体中没有形成检察宣传的阵地,致使检察业务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不能及时、全面地向社会进行报道。
1.5 缺少部门联系机制,难以搜集宣传亮点。从事宣传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苦于没有好的宣传材料、亮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症结在于没有建立政治处或办公室与反贪、控申、侦督、公诉、反渎等部门定期联系机制,部门间沟通不畅通,信息堵塞所致。一些部门的成绩、亮点、好的做法、重大活动等宣传部门却被“蒙在鼓里”,迫切需要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合力。
1.6 宣传机制“草班子”。没有建立完备的检察宣传机制,主要依靠干警个人的自觉性或领导的督促。检察宣传的长期机制没有形成。宣传工作往往因人而异,部门领导、分管领导重视宣传工作,部门的宣传工作就能搞好,如果领导不重视,就没人管了。有时为了配合一些重大的工作部署开展宣传,如举报、查处渎职犯罪、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题宣传,除此之外日常的宣传没人重视,造成一些鲜活的宣传索材白白浪费。
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的喉舌对弘扬检查队伍形象和展示检查工作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针对基层院宣传工作困境,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面对,找出应对之策,提高宣传效果,才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2 基层检察院面对困境所采取的应对办法
2.1 领导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
一些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基层院例子证明,领导对宣传工作重视是重要原因。基层院领导不能对宣传工作口头上重要,行动上忽视。领导加大对宣传工作支持,在人员配备、装备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把宣传工作提升到和业务部门工作等量齐观的高度。
2.2 大力营造全院宣传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指导,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行动才有方向。提高干警对检察宣传工作的认识,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重视宣传工作,认识到宣传工作决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至关重要的,宣传就是工作,工作需要宣传。教育干警彻底改变重业务轻宣传、宣传工作可干可不干的错误认识,鼓励那些办案经验丰富、文字功底扎实的干警到宣传一线去,培养一批会办案件、会写材料的骨干队伍。同时,提高宣传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让他们在政治上看到前途、物质上尝到甜头,充分调动宣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宣传工作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2.3 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宣传工作全院一盘棋
宣传工作要本着全院一盘棋,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所有干警要通力协作,动笔的动笔,提供素材的提供素材。政治处或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外宣传人员和反贪、公诉、侦督、反渎、控申等部门内勤人员每周或每月一次定期沟通交流,提供材料,部门重大活动提前告知,形成制度。
2.4 积极培养宣传骨干,储备宣传人才
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宣传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败。宣传队伍的培养不可能短期见效,要有长远眼光。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先引进或培养一两个专职宣传骨干,再由这些骨干在本单位内发展一批兼职宣传员,让他们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可以将有志于从事检察宣传且有一定基础的干警送到上一级检察机关、报社、电台、电视台做一定时期见习记者、编辑。
在为宣传工作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的同时,也要给宣传工作加大压力,培养宣传骨干的责任心、使命感,让他们感到只有多出作品、出好作品,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工作,才能不辜负领导和同声们对宣传工作的关心。队伍的培养要注重长期性和稳定性。在一段时间内,要相对固定一批宣传骨干,老同志要传、帮、带,新同志要比、学、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宣传工作这根“接力棒”一批一批地传下去。
2.5 拓展视野,努力开辟宣传新途径
宣传是开放型、多渠道的,检察宣传工作人员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要踏入社会、走近媒体,积极寻求媒体对检察宣传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在网络宣传技术上寻求支持。要开展网络宣传,各个院必须有自己的网页和lP地址,对网络技术薄弱的院要在引进技术人员的同时,加强与当地电信、网管中心等部门的协作,把网页栏目建设全面,及时更新内容。
2.6 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全员参与
宣传工作是一项文字工作,靠的是”坐功”和“笔杆子”,需要耐得住寂寞,练好“坐功”,要好了“笔杆子”,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在业务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是难以激起干警的热情,影响宣传工作人员的工作干劲。把宣传层次分为中央、省级、市级三个层次,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既是对投稿宣传人员的一个鼓励。也是对其他干警的一个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