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大历史观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mi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以史鉴今中把握现实、开拓未来、赢得战略主动.
其他文献
《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起草制定和通过实施,是自上而下推动、自下而上完善、上下互动改革的制度化、法治化的进程.借助数字痕迹、算法辅助和语义网络三种技术,检视立法过程中《条例》文本的发展轨迹,对比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容差异,揭示《条例》从政策文本向成文法规跃升和转化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深刻理解《条例》所具有的北京原创法、为民服务法、制度保障法和深化改革法这四大基本属性.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面对加速演变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国际安全环境,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用系统思维做好统筹谋划,做好重点对象的意识形态工作,精心运筹、积极塑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自贸区作为我国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制度型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龙头和示范作用,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自贸区分布与城市群布局具有高度一致性,正成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窗口.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自贸区建设的高位开局.京津冀有建立自贸区联盟的基础条件,通过打造京津冀自贸区联盟,突出三地自贸区在产业引领、要素集聚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引擎效应,推动区域一体化合作与自贸区联动发展,构建京津冀对外开放的点线面战略布局.
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与运营,既有利益,又有风险.数字企业承载着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出海的利益大,风险也大.当前,北京数字经济仍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非市场环境,集中在政治、法律等宏观层面.针对企业面临的非市场风险,加快构建全面的海外投资保护网络,为数字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是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北京联合大学纪委立足实际,深化对监督的定位认知,创新监督理念,把握内在逻辑,以主动服务赢得支持;共育良好监督生态,有效提升监督效能,把监督还原到日常管理运行中;系统联动诊断,找准有效监督切口;紧扣关键节点,把握“点—线—面—体”的监督工作逻辑,深化精准监督实践,做好“一把手”监督这篇大文章.
北京“两区”建设250余项开放政策的实施有序扩大了服务业开放,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北京经验,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信心.当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复,国际贸易领域出现新的壁垒,全球经济开放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北京的服贸会平台不仅向全球服务贸易企业敞开中国市场大门,更为未来全球服务贸易拓展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北京将以“两区”“三平台”建设为契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重温王安石《伤仲永》一文,读至“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颇有感慨,明明5岁时就能“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让众人感到才华出众的方仲永,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竟然每况愈下,终至平庸之辈了呢?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期刊
烟火人生,一日三餐,日常生活所需的七样东西,俗称“柴米油盐酱醋茶”.宋朝吴自牧《梦粱录》中云:“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升斗小民开门七件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生活之重.n同样说七件事,不同人物、不同的社会角色,包罗内容和情感指向也不尽相同.这不仅与饮食文化、兴味爱好有关,更因人的身份有别而大异其趣.
期刊
北京城西北群山环抱,大西山张开臂膀护卫着京城,宛若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永定河从黄土高原的北部蜿蜒东流,劈山钻谷冲出大西山奔向华北平原.山如父,河为母,它们共同书写了一段华夏文明史的精彩华章.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早期人类在永定河流域及西山一带的活动踪迹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泥河湾、东胡林等地的新发现和早已闻名世界的周口店遗址等,都是关乎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源头的重要考古成果,见证了这条华夏文化根脉的起源和勃兴.
期刊
陆贽(公元754―805年),字敬舆,唐朝德宗时期的宰相,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陆贽从政之际,正值唐朝内乱四起、风雨飘摇之时.纵观陆贽的一生,可用“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来形容.政治上,陆贽临危辅主、谏言献策、勤政爱民,撰写政论数百篇,五代时政治家刘昫将其与汉代名臣贾谊相比.品行上,陆贽公忠体国、为官清廉,出淤泥而不染.无论是学养才能还是个人操守,这位中唐贤相都堪称后世楷模,苏轼赞誉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