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不少优点,例如施工时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承载性能好,因此在高楼、公路、桥梁等建设中作为承载力结构被广泛应用。但因为钻孔灌柱桩的施工过程基本上都在泥水中进行,属于隐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难以观察。施工完成后,除了进行抽芯、小应变检测以外,难以进行其他直观质量检查。所以,要在施工过程中就做好质量控制。本文结合钻孔灌注桩施工各阶段的特点,分别阐述了其质量控制方法,着重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准备阶段、成孔阶段、钢筋笼制作与吊装阶段、灌注混凝土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及质量控制
1.1做好测量定位放样工作
在正式打桩前,要先进行施工现场清理,对钻孔灌注桩成桩位进行定点放样。设置的临时控制点应保证不受施工影响,桩位的测量定位按设计顺序进行,确保桩位稳固可靠,要做桩中心的偏差值在10mm以内。定位测量完成后注意做好记录,在桩基正式动工前监理方需要对测量点进行复核。
1.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在进行桩基的施工前,要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对施工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步骤和安全要点等方面进行详尽的了解,以便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打好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概况交底,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掌握施工安全规范和地质概况;(2)施工方案交底,包括施工前测量、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混凝土、成桩保护等;(3)工程记录交底,包括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混凝土的记录。
1.3桩基施工工序
钻孔灌注桩大面积施工时要使用隔孔工序,由于钻孔灌注桩是通过往成孔中灌注混凝土成桩,在这过程中桩四周的土壤受到向外的侧向压力,相邻桩孔的孔壁可能坍塌或缩颈。当压力失稳后,自身桩孔也可能会发生坍塌或缩颈。经现场检验,安全距离在4d以上的隔孔工序施工,基本能防止桩孔缩颈和坍孔。
1.4做好试成孔工作
在大面积施工前,为了更真实地掌握施工场地情况,为后期全面施工提供指导意见,应进行试成孔工作。在这过程中,要做好详尽的试成孔记录,并与设计方案作对比。对设计方案中的成孔时间、清孔时间和次数、泥浆密度及其配比、钢筋笼制作时间和吊装时间、灌注混凝土时间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合理性。
2.成孔阶段施工及质量控制
2.1成孔垂直度控制
成孔垂直度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是保证钻孔桩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否则将难以进行钢筋笼和导管的沉放。要使成孔垂直精度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是在钻孔施工时,加大打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保持稳定,定期检测钻杆、钢丝绳和其他钻具的垂直度,确保钻杆、钻孔中心和桩位成一直线。在成孔的过程中,每向下钻挖2~4m就需要对钻杆垂直度进行复核,以做到及时发现偏差及时做出纠正,要把成孔垂直度控制在1%之内。
2.2钻孔深度控制
在钻孔的过程中,地面标高会受钻孔施工的影响,因此要保持地面的稳定。在钻孔时,对钻孔深度进行准确控制。在建立桩架后,应对桩底标高、临时测量点标高以及钻具总长度进行记录,通过钻杆留出的长度进行观察以测量钻孔深度。在钻具抽离钻孔后,使用测绳对成孔深度进行复测。
2.3泥浆质量控制
泥浆的质量是成孔以及成桩质量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成孔过程中,如果泥浆稠度过小,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孔内护壁,孔壁可能坍塌,孔碴不能有效地携带出孔;而若稠度过大时,则会使泥浆的相对密度过大,含砂量增多,降低成孔工效。因此,要保证泥浆质量就要控制好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稠度。另外,在成桩过程中如果泥浆相对密度和稠度过大,混凝土灌注时泥浆可能混入,造成桩身有夹层,会降低桩身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桩底沉碴降低桩与持力层间的粘结力,所以要对泥浆质量进行控制。
2.4做好成孔底部清理工作
在成孔后,桩孔底部会积聚一定厚度的沉碴,而沉碴厚度是影响桩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确保桩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将成孔底部的沉碴清除干净。在一次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清孔工作通常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成孔后,第二阶段是钢筋笼吊装完成后。一般的测量沉碴厚度方式为吊钟测量法,原理是通过对吊钟的反复提放,对成孔底部的持力层进行敲打,通过声音判断沉碴厚度是否合乎标准。根据成桩条件的不同,对沉碴厚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端承桩应小于50mm,摩擦桩应小于150mm。减少沉碴和清除沉碴主要是通过提高泥浆质量和增长清孔时间来实现。清孔过程中使用的泥浆应该定期更换,以保证泥浆相对密度不会太高,以1.15~1.2g/cm3为宜。在钢筋笼吊放完成后,为了减少悬浮的沉碴从泥浆中再次沉淀到成孔底部,第二阶段的清孔应在灌注混凝土前通过导管进行。当确定清孔后的沉碴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3.钢筋笼制作与吊装阶段施工及质量控制
在制作钢筋笼前,要对施工用的钢筋、焊条等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包括材料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都要跟设计方案保持一致,确保所有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并要先检后用。制作过程中要按照操作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笼的长度、直径和制作质量都要符合要求。在进行钢筋焊接时,要保证钢筋搭接长度,还要注意焊缝的质量。焊接完成后应该对焊缝进行检查,如发现漏焊、夹渣、气孔、裂缝等问题,则要进行处理。安放钢筋笼到设计标高后,为了防止钢筋笼发生上浮,应固定好钢筋笼的位置。在钢筋笼的吊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钢筋笼与孔壁发生碰撞,以免钢筋笼变形或孔壁发生坍塌。
4.灌注混凝土阶段施工及质量控制
灌注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成桩的最后步骤,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若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才发现质量问题,则难以进行补救。因此,在灌注成桩的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桩的成型符合设计要求。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就要在混凝土灌注阶段应该注意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1)控制混凝土质量,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前进行试配、检测,采用合格的添加剂。混凝土的粗骨料应该采用直径在 40mm 以下、含泥量小于 2%的级配碎石,而细集料应选取40%~45%含砂率的中粗砂,加入含砂率小于20%的活性砂粉,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有效防止堵管现象。(2)缩短成孔与混凝土灌注之间的时间,如果相隔的时间大于4h,则不能确定成孔底部沉碴厚度是否达到要求,需要重新测量和进行清孔。(3)混凝土灌注中使用到的导管需要先经过水密性测试,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避免导管接口在混凝土灌注时进水,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或夹泥层甚至出现断桩现象。(4)由于首盘混凝土与隔水栓的使用效果密切相关,所以首盘混凝土应具备足够的量,以满足混凝土埋没导管底口1m以上,在保证桩质量的同时保证隔水栓的正常运作。
5.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该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的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施工中的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应做好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管理。 [科]
【参考文献】
[1]衡俊材.论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事故的预防及处理[J].科技创业月刊,2011(09).
[2]龙燕.钻孔灌注桩施工[J].科技传播,2011(16).
[3]程涛.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问题浅析[J].葛州坝集团科技,2011(02).
【关键词】房屋;建筑;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及质量控制
1.1做好测量定位放样工作
在正式打桩前,要先进行施工现场清理,对钻孔灌注桩成桩位进行定点放样。设置的临时控制点应保证不受施工影响,桩位的测量定位按设计顺序进行,确保桩位稳固可靠,要做桩中心的偏差值在10mm以内。定位测量完成后注意做好记录,在桩基正式动工前监理方需要对测量点进行复核。
1.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在进行桩基的施工前,要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对施工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步骤和安全要点等方面进行详尽的了解,以便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控制打好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概况交底,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掌握施工安全规范和地质概况;(2)施工方案交底,包括施工前测量、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混凝土、成桩保护等;(3)工程记录交底,包括成孔、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混凝土的记录。
1.3桩基施工工序
钻孔灌注桩大面积施工时要使用隔孔工序,由于钻孔灌注桩是通过往成孔中灌注混凝土成桩,在这过程中桩四周的土壤受到向外的侧向压力,相邻桩孔的孔壁可能坍塌或缩颈。当压力失稳后,自身桩孔也可能会发生坍塌或缩颈。经现场检验,安全距离在4d以上的隔孔工序施工,基本能防止桩孔缩颈和坍孔。
1.4做好试成孔工作
在大面积施工前,为了更真实地掌握施工场地情况,为后期全面施工提供指导意见,应进行试成孔工作。在这过程中,要做好详尽的试成孔记录,并与设计方案作对比。对设计方案中的成孔时间、清孔时间和次数、泥浆密度及其配比、钢筋笼制作时间和吊装时间、灌注混凝土时间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合理性。
2.成孔阶段施工及质量控制
2.1成孔垂直度控制
成孔垂直度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是保证钻孔桩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否则将难以进行钢筋笼和导管的沉放。要使成孔垂直精度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是在钻孔施工时,加大打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保持稳定,定期检测钻杆、钢丝绳和其他钻具的垂直度,确保钻杆、钻孔中心和桩位成一直线。在成孔的过程中,每向下钻挖2~4m就需要对钻杆垂直度进行复核,以做到及时发现偏差及时做出纠正,要把成孔垂直度控制在1%之内。
2.2钻孔深度控制
在钻孔的过程中,地面标高会受钻孔施工的影响,因此要保持地面的稳定。在钻孔时,对钻孔深度进行准确控制。在建立桩架后,应对桩底标高、临时测量点标高以及钻具总长度进行记录,通过钻杆留出的长度进行观察以测量钻孔深度。在钻具抽离钻孔后,使用测绳对成孔深度进行复测。
2.3泥浆质量控制
泥浆的质量是成孔以及成桩质量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成孔过程中,如果泥浆稠度过小,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孔内护壁,孔壁可能坍塌,孔碴不能有效地携带出孔;而若稠度过大时,则会使泥浆的相对密度过大,含砂量增多,降低成孔工效。因此,要保证泥浆质量就要控制好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稠度。另外,在成桩过程中如果泥浆相对密度和稠度过大,混凝土灌注时泥浆可能混入,造成桩身有夹层,会降低桩身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桩底沉碴降低桩与持力层间的粘结力,所以要对泥浆质量进行控制。
2.4做好成孔底部清理工作
在成孔后,桩孔底部会积聚一定厚度的沉碴,而沉碴厚度是影响桩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确保桩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将成孔底部的沉碴清除干净。在一次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清孔工作通常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成孔后,第二阶段是钢筋笼吊装完成后。一般的测量沉碴厚度方式为吊钟测量法,原理是通过对吊钟的反复提放,对成孔底部的持力层进行敲打,通过声音判断沉碴厚度是否合乎标准。根据成桩条件的不同,对沉碴厚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端承桩应小于50mm,摩擦桩应小于150mm。减少沉碴和清除沉碴主要是通过提高泥浆质量和增长清孔时间来实现。清孔过程中使用的泥浆应该定期更换,以保证泥浆相对密度不会太高,以1.15~1.2g/cm3为宜。在钢筋笼吊放完成后,为了减少悬浮的沉碴从泥浆中再次沉淀到成孔底部,第二阶段的清孔应在灌注混凝土前通过导管进行。当确定清孔后的沉碴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3.钢筋笼制作与吊装阶段施工及质量控制
在制作钢筋笼前,要对施工用的钢筋、焊条等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包括材料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都要跟设计方案保持一致,确保所有材料满足设计要求,并要先检后用。制作过程中要按照操作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笼的长度、直径和制作质量都要符合要求。在进行钢筋焊接时,要保证钢筋搭接长度,还要注意焊缝的质量。焊接完成后应该对焊缝进行检查,如发现漏焊、夹渣、气孔、裂缝等问题,则要进行处理。安放钢筋笼到设计标高后,为了防止钢筋笼发生上浮,应固定好钢筋笼的位置。在钢筋笼的吊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钢筋笼与孔壁发生碰撞,以免钢筋笼变形或孔壁发生坍塌。
4.灌注混凝土阶段施工及质量控制
灌注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成桩的最后步骤,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若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才发现质量问题,则难以进行补救。因此,在灌注成桩的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桩的成型符合设计要求。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就要在混凝土灌注阶段应该注意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1)控制混凝土质量,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前进行试配、检测,采用合格的添加剂。混凝土的粗骨料应该采用直径在 40mm 以下、含泥量小于 2%的级配碎石,而细集料应选取40%~45%含砂率的中粗砂,加入含砂率小于20%的活性砂粉,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有效防止堵管现象。(2)缩短成孔与混凝土灌注之间的时间,如果相隔的时间大于4h,则不能确定成孔底部沉碴厚度是否达到要求,需要重新测量和进行清孔。(3)混凝土灌注中使用到的导管需要先经过水密性测试,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避免导管接口在混凝土灌注时进水,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或夹泥层甚至出现断桩现象。(4)由于首盘混凝土与隔水栓的使用效果密切相关,所以首盘混凝土应具备足够的量,以满足混凝土埋没导管底口1m以上,在保证桩质量的同时保证隔水栓的正常运作。
5.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该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的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施工中的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应做好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管理。 [科]
【参考文献】
[1]衡俊材.论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事故的预防及处理[J].科技创业月刊,2011(09).
[2]龙燕.钻孔灌注桩施工[J].科技传播,2011(16).
[3]程涛.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问题浅析[J].葛州坝集团科技,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