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型中小学教师发展模式探论

来源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9506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厘清品格、品行、品位三者的概念和功能轮廓,探讨其具体实施路径,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先生”理念完全适用于指引中小学教师发展方向,有利于在师生中形成以品格为核心,囊括价值、行为和情感三方的稳固关系,符合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要求.
其他文献
青岛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在高校统一战线宣传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分析青岛红色文化的主要特征入手,针对青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统战宣传教育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从重述和传承两个角度提出促进青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统战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但小学德育不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更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前小学阶段学生敏感脆弱,抗挫能力极差,因此极易产生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小学教师要通过挫折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并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在现代教育视角下,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德育管理,能够起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有效性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对策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管理路径,希望对教学有所助益。
教师学习与发展是教育事业和学校建设永恒不变的工作重点,课堂是教师学习与发展的核心场域和主要阵地.主张并践行“教师课堂学习”,把教师学习与发展的目光和时空聚焦在课堂上,是深化教师培训变革的有意义价值追求和创新性行动构想,具有破解“工学矛盾”、笃行“做中学研”、重构教师发展生态的实践理性,可建构教师课堂自主学习、指向课堂的校本研修、围绕课堂的混合式培训等系列化“升级版”的教师发展实施理路.
近年来,美国科技霸凌让我国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和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但要提高创新能力,必须提升国民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有效提升国民的逻辑素养,离不开有效的逻辑教育.但逻辑的社会功能开发不足,我国对逻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又受传统顺从思维的影响,导致逻辑课程开课少,其他课程又无法有效承担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把对逻辑教育的重视落实到操作层面,推动逻辑教育的普及,同时,也应提升教育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消除传统顺从思维的影响,增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
新文科是运用新技术手段融合传统文科学科的多学科共同体.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师胜任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个人特征胜任力、专业素质胜任力、人际沟通胜任力、反思胜任力及理论结合实际胜任力五个方面.为了进一步发挥高校教师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主要从政府、学校、教师三方面论述提升高校教师胜任力水平的路径.
这学期,新学了一门课,《班主任》。课程教学没有特别之处,教师就是让我们不断地读班主任的案例,然后不断地写案例分析,甚至不断地抄写案例。从一开始的厌烦,渐渐理解,到现在认同,明白了教师的苦心。怎么做班主任,理论学习始终是纸上谈兵,但在校生也少有机会能深入学校去实践,那么体会优秀班主任的带班经验,便是最适合的途径。半个学期课下来,感动于那些班主任的智慧和爱心,心里便有了念头,倘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有了一个新班级,那么我将怎么做?心中有了理想目标,学生就会感觉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并把重点从过程转移到结果,同
期刊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职业行为属于专业实践行为.基于舍恩的反映性实践思想,教师的专业实践行为分为科技理性行为、行动中识知行为、行动中反映行为和对行动的反映性行为.每种专业实践行为都有其特殊的内涵和运行机制.教师的四种专业实践行为既存在差别,又有内在联系.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综合实施这些专业实践行为.
俄罗斯文学史课程是使学生掌握俄罗斯文学史知识,了解文学语言基本特色,提升语言基本功,提升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的课程,其内容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叶赛宁的《给母亲的信》为例,详尽阐释该诗歌讲授过程中如何恰当融入思政元素,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
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进行诊断的能力,是教学诊断能力的要素之一,亦是探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不可回避的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诊断的认识不足,诊断浮于表面,缺乏究因意识,极少有教师会在诊断后进一步给出解决措施.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教学情境创设进行诊断”的理论知识储备,从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合作情境等的创设入手,做到“有情境创设,必有情境诊断”,如此才能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能力,也利于教师从依赖专家诊断转向自我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