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抗菌肽抗真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抗真菌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00000
【摘 要】
:
本文综述了抗菌肽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并围绕膜损伤和非膜损伤相关的抗真菌机制进行阐述,展望了抗菌肽的临床使用前景,为抗菌肽抗真菌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 者】
:
孙梅
谭丽
胡敏
【机 构】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检验医学科,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检验医学科,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检验医学科,长沙410011,
【出 处】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21年44期
【关键词】
:
抗菌肽类
真菌
作用机制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抗菌肽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并围绕膜损伤和非膜损伤相关的抗真菌机制进行阐述,展望了抗菌肽的临床使用前景,为抗菌肽抗真菌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个体化教育对初产妇分娩应对能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初产妇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收治的初产妇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
期刊
个体化教育
初产妇分娩
应对能力
分娩结局
分娩知晓率
经肛手工加固低位吻合口在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预防吻合口漏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经肛手工加固吻合口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术后低位吻合器吻合口在预防吻合口漏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taTME并行经肛手工加固吻合口的患者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术前病理学诊断直肠癌;(3)肿瘤距离肛缘≤8 cm(根据盆腔MR);(4)术前评估为初治可切除
期刊
直肠肿瘤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吻合口漏
吻合口加固
经肛
盘点2020年食管癌外科治疗进展
食管癌的外科治疗进展相对缓慢,而2020年食管癌治疗因为免疫治疗的加入发生了里程碑意义的改变,如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带来了较新的结果。此外在手术治疗上得到进一步的探索,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及淋巴结清扫范围都有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全文总结论述2020年度食管癌外科治疗领域的进展。
期刊
食管癌
外科治疗
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加速康复外科
一次性气管切开集痰保湿防护罩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一次性气管切开集痰保湿防护罩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入传统组(n=16)、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传统组采用2层湿纱布覆盖气管切开导管口进行湿化,实验组使用防护罩湿化,对照组使用人工鼻湿化。比较3组患者呼吸功能、气道温度和湿度、Ⅲ度黏痰以及湿化不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期刊
气管切开
湿纱布
人工鼻
防护罩
气道湿化
呼吸功能
硅胶鼻胃管在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硅胶鼻胃管在重症脑卒中患者肠中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病区的16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聚氨酯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实验组采用硅胶鼻胃管实施肠内营养。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堵管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及导管维护费用情况。结果置管28 d后实验组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
2
=6.260,P=0.012),置管及导管维护费用低于对照组(t=25.260,P<0.001),2组置管后并
期刊
脑卒中
硅胶鼻胃管
聚氨酯鼻肠管
幽门后肠内营养
管道堵塞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