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卖内存比炒股还惊心动魄。走过了20年的Kingston,在1987年通过创立SIMM技术,开创了内存模组市场; 自那以后,就不断地经受半导体行业的周期变化,逐渐成为最大的独立内存模组厂家; 2003年后,又果断进入闪存行业,赢得了快速增长。在Kingston的眼里,内存和闪存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本报执行总编辑孙定与Kingston大中国区首席代表郭美芬进行了深入探讨。
投入才会领先
主要观点
Kingston不会缺席所有的内存科技,任何一种形式的内存都做过,不管成与败,我们都在其中。Kingston为什么会被认同,主要是一直走在科技的前端。
孙定: 这几年存储市场变化很大,内存发展变化大概分成几个阶段?
郭美芬: 内存市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成形,Kingston是从1987年开始做的。刚开始是我自己一个颗粒一个颗粒地去卖,随后是一个模组一个模组地卖,到后来便是一批一批地去卖了。这个市场每个阶段都不一样,比较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的变化,全球行情是从SDRAM到DDR,价格普遍暴跌。我相信那一年半导体厂商的营收下降很厉害。这跟内存的制造工艺转移有关,制造工艺升级,必然导致价格大幅下滑。另外还有RDRAM的原因,2001年,市场进入了DDR时代,当年年底RDRAM的生产就停掉了。
Kingston是从2003年开始大批量生产闪存的。自那以后,我们的业绩成长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闪存,内存的成长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到2003年,产业开始从DDR转向DDR2,在这一波转型中,中国走在了最前端。我的感觉是,每次卖高端产品,中国人都比较喜欢尝试,即便大环境还不成熟也是这样。
孙定: 现在DDR3的情况又如何呢?
郭美芬: DDR3的发展取决于Intel的X38和G35芯片组的供货情况。目前芯片组供货不多,造成的经济需求量不大,内存晶元供货需求不大,成本非常高,市场上流传的价格参考价值不大。DDR3必须有很完善的配套链条之后才能成为主流。
Kington不会缺席所有的内存科技,只要是Intel在引导的,或者IT业界看好的新技术,我们都会跟上。不管成与败,我们都在其中。
孙定: 闪存2003年~2004年有一个爆发式增长,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激发了大量的需求?
郭美芬: 我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就和渠道伙伴探讨过,按一个人拥有一台PC和一台笔记本电脑来算,内存最多也就需要4条。但是闪存一个人会有多少?一台数码相机搭配的闪存就不止一片。再加上闪存盘市场的需求,一个人对闪存需求量肯定高,至少会是其对内存需求量的两倍以上。
另外,IT产品总体趋势是向能够移动、轻便、精巧的方向发展,比如照相机从使用胶片转向数码形式,更环保,存储空间也更大;移动硬盘向闪存盘转向,闪存盘的私密性很好,更便于携带。这些变化使存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消费型产品线的发展成为闪存发展的重要支撑。
尽管目前数码相机的保有量已经几乎是人手一个了,闪存盘也差不多每个人都有好几个,今后的需求会放缓,但是,短期内还不会太明显。而且一些新的存储应用还在不断涌现,比如现在很多手机也都配置闪存卡了,这些新兴应用是推动市场后续增长的动力。
孙定: 一些笔记本电脑厂商开始使用固态盘,一些主板厂商也开始集成固态盘,你认为固态盘的市场前景怎样?
郭美芬: 很多产品需求量的爆发取决于价格,固态盘也是一样,现在固态盘的价格还太高,还没有到可被人接受的临界点。固态盘的好处是环保、体积更小、存储速度更高。但它现在价格还没有达到标准,所以还不是主流产品,一般人都会把它当做备用盘。
孙定: Kingston在业内已有20年历史,这么多年里,Kingston觉得自己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
郭美芬: 很多人都说第一个内存模组是Kingston生产的,Kingston 1987年生产出第一个模组,可以算是这个行业的第一家厂商。
第一家的优势是可以吸引很多人才和厂商与我们进行研发测试,信息也会走在前端,走在科技的前端一直是Kingston的优势。同时,我们一直坚持维护公司信誉,对产品的品质要求高,不容许违反规范的操作,没有100%测试是不能出货的。Kingston走过的这20年来,一直广为业界所认同的有三点:第一是我们专业。第二是我们诚信,坚持品质。第三是我们跟合作伙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配合默契。合作伙伴都知道Kingston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都很愿意跟Kingston合作,共同成长。
孙定: Kingston会推出20周年的纪念版产品吗?会通过什么方式纪念20周年?
郭美芬: 我们来不及做纪念产品,也不会特别推这样太概念的产品。我们公司会以回报社会的方式来庆祝20周年。最近我们会做一些助学活动,主要在西部偏远地区。我们去兰州的时候,发现当地一些学生境况比较糟糕,我们希望通过做些实事来带动企业界关注这些问题。
立足市场需求
主要观点
只要用户需要,就能购买到Kingston的产品,这就是Kingston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尽力进行市场推广,提升销售商的专业度,适时做一些市场活动,引导销售。
孙定: 目前Kingston在全球和中国内存市场的占有率是多少?
郭美芬: 2006年,很多媒体报道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是18.1%,今年可能会增加一点。
在国外市场,我们基本上做到了美洲、欧洲、亚太三者均衡。最近两三年,亚太地区业务的成长很快,可以与欧美相抗衡。从亚太区来看,中国市场最大,印度市场是我们下一步关注的市场,印度IT市场自去年开始有了大幅度成长,未来需求量应该很大。
孙定: Kingston近几年的成长情况如何?
郭美芬: 基本上跟随产业成长的速度,在12%~20%之间,还比较稳定。不过,我们的闪存业务成长很快,成倍数地成长,但是收入增加不多,主要是因为价格下跌得太快,当年我进入Kingston的时候,1G闪存70美元,现在还不到15美元。
孙定: 在内存品牌里面,Kingston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郭美芬: Kingston不做低端产品,只做中高端以上产品。我们有最高端的品牌内存,专门给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等产品提供认证内存,这种内存在中国市场销售量并不多,但欧美市场应用普遍;在中国市场,我们的中高档产品销量也比较大,比如ValueRAM产品。
闪存市场不像内存,更消费化一些,所以造型更时尚,但品质还是很重要的。
档次高低反映的是需求差异,比如内地市场,用户选择相当明智,而香港地区选择高档高速产品的较多。从量的角度,内地肯定更大。尽管如此,最低端的产品我们坚持不做,因为这会影响品牌形象。
孙定: 目前Kingston在内地市场是如何布局的?做内存和做闪存渠道有什么不同?
郭美芬: 在内地市场,我们一般走代理路线,销售方向、市场推广、服务和支持由我们来做,渠道建设和铺货由代理商帮助我们去做。
内存和闪存有所不同,一个倾向于办公领域,一个倾向于消费领域,最早我们也是利用内存渠道去推广闪存,但慢慢地发现这样并不好。所以,在推广过程中渠道产生了自然分离,一部分专门做闪存,一部分专门做内存。
目前,Kingston的产品主要分三个大类,一类是卡,一类是闪存盘,还有一类就是内存。在渠道中,产品的重叠是会存在的,但大部分经销者都会有主次之分,以某一个产品系列为主,附带其他类型产品的销售。对Kingston来说,只要用户需要就能够买得到Kingston的产品,这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尽力去做市场推广,提升销售商的专业度,并适时策划一些市场活动来引导销售。
扼腕打假
主要观点
对于假货,我们有义务告诉用户购买产品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现在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打击假货,我们认为还是值得的,这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去做。
孙定: 你对目前Kingston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满意吗?下一步有什么样的发展计划?
郭美芬: 我们的渠道建设还需加强,目前来看,在一二级城市问题不大,但三四级城市还需要努力,尤其是三四级城市中的假货问题是个大问题。由于之前我们的注意力没有顾及到那些城市,所以在当地市场充斥着很多假货,对我们的品牌影响很差。下一步,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市场实施一些更为专业的推广教育活动,来告诉用户购买Kingston的产品要注意哪些事情,协助用户维权。我们现在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假,我们认为还是值得的,这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去做。
孙定: Kingston的打假举措在业内很是著名,我们甚至看到Kingston有“以假换真”的活动,到底假货猖狂到什么程度?
郭美芬: 根据我们的代理商反映,去年假货有时候甚至会有高达50%~70%的比例。
像内存和闪存这样的产品,标签很容易仿造,开始我们是从标签防伪入手来抵制假货的,通过各种方式让标签造假的成本更高。但是,2004年我们推出了四色变彩的防伪标签,结果半年之后,假货就来了;去年我们推广新的防伪标签,但市场活动还没做,世面上就已经能看到假货了。
我们的经销商就跟我们说,与其做这么多防伪措施,还不如使用更灵活的市场政策,加上与媒体、工商等部门的配合,教育用户辨识真货与假货,同时建立放心店,以此来增加卖假货的成本,给售假造成压力。这样做以后,效果非常好。今年,假货没那么猖獗了。
孙定: 在这个过程中,Kingston觉得什么方法最有效?针对假货,Kingston有没有采取诉讼等方式进行遏制?
郭美芬: 说实话,灵活的价格政策是比较关键的,正品与假货的价格差缩小以后,假货就没有生存空间了,自然也就被市场淘汰了。
另外,我们的“以假换真”活动效果也不错,用户不需要额外付钱,就可以以假货换到真货。但我们希望用户能够提供售假线索,以这种方式给卖假货者施加压力。我们发现,打假不仅是工商执法队伍应该做的,企业的政策也必须有所配合,价格政策的灵活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另外,控制假货使其无法进入渠道,假货也会减少。
不过,我们的产品不能总是为防止假货而低价,实际上我们忽略了服务成本,是以牺牲服务成本为代价打击假货的。
采访手记:“博彩”有技巧
坐在我们对面的郭美芬女士,相当率真而且坦诚,颇有一股豪侠的风格,因而在接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把所有问题都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好像这并不是一次采访,而是正儿八经解决问题的研讨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学工业工程出身的郭美芬女士,自1989年开始进入内存行业,算是内存行业的元老级人物,以这样的背景,郭美芬女士2001年左右加入Kingston并且一手设立Kingston北京办事处。到目前为止,她还在继续学习MBA课程,令人钦佩,即便是每周抽出两天时间来学习,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以Kingston大中国区首席代表的身份,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种迎难而上的态度,恐怕与Kingston这几年在中国的遭遇密切相关。一方面是Kingston正式进入中国的时候,内存业跟炒股和博彩业类似,投入其中便是赌博;另外一方面,则是自2003年以后,Kingston快速成长招徕了很多假货的骚扰,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局中人郭美芬女士自己最清楚。
实际上,自Kingston之后的独立内存模组厂家,虽然没有大红大紫,在IT领域也是波澜不惊、不温不火,但都没有遇到生计问题。但2001年确实是内存厂商的考验年,那个时候整个行业都进入了低潮期,大部分内存厂商都是通过渠道扩展才重新走出低谷的,这也难怪郭美芬女士对2001年记得那么深刻。
而2004年以后,数码相机的快速成长带来的闪存卡销量急速上扬,以及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带来的闪存卡的销量猛涨,对Kingston的业绩成长有相当大的帮助。最近,整个存储行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固态存储,这与闪存这两年的高速发展和急剧的价格下跌关系密切,存储厂商又到了一个转折关口。没办法,身在存储,只能赌博不休,但赌博是有技巧的。
我们看到,最近几年,Kingston正有意无意地向中国内地转移产能,目前,其最大的内存工厂便设在上海。此外还有以技术转移方式在深圳设立的工厂。基于这样的转移,Kingston能够因地制宜地生产更多的产品,比如根据今年金猪年的特性生产的金猪版闪存盘,甚至还卖到了欧美地区。恐怕在郭美芬女士的眼里,中国区不能只是一个卖场和生产地,还将更多地扮演研发的角色,这或许是大家都期待的。
投入才会领先
主要观点
Kingston不会缺席所有的内存科技,任何一种形式的内存都做过,不管成与败,我们都在其中。Kingston为什么会被认同,主要是一直走在科技的前端。
孙定: 这几年存储市场变化很大,内存发展变化大概分成几个阶段?
郭美芬: 内存市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成形,Kingston是从1987年开始做的。刚开始是我自己一个颗粒一个颗粒地去卖,随后是一个模组一个模组地卖,到后来便是一批一批地去卖了。这个市场每个阶段都不一样,比较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的变化,全球行情是从SDRAM到DDR,价格普遍暴跌。我相信那一年半导体厂商的营收下降很厉害。这跟内存的制造工艺转移有关,制造工艺升级,必然导致价格大幅下滑。另外还有RDRAM的原因,2001年,市场进入了DDR时代,当年年底RDRAM的生产就停掉了。
Kingston是从2003年开始大批量生产闪存的。自那以后,我们的业绩成长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闪存,内存的成长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到2003年,产业开始从DDR转向DDR2,在这一波转型中,中国走在了最前端。我的感觉是,每次卖高端产品,中国人都比较喜欢尝试,即便大环境还不成熟也是这样。
孙定: 现在DDR3的情况又如何呢?
郭美芬: DDR3的发展取决于Intel的X38和G35芯片组的供货情况。目前芯片组供货不多,造成的经济需求量不大,内存晶元供货需求不大,成本非常高,市场上流传的价格参考价值不大。DDR3必须有很完善的配套链条之后才能成为主流。
Kington不会缺席所有的内存科技,只要是Intel在引导的,或者IT业界看好的新技术,我们都会跟上。不管成与败,我们都在其中。
孙定: 闪存2003年~2004年有一个爆发式增长,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激发了大量的需求?
郭美芬: 我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就和渠道伙伴探讨过,按一个人拥有一台PC和一台笔记本电脑来算,内存最多也就需要4条。但是闪存一个人会有多少?一台数码相机搭配的闪存就不止一片。再加上闪存盘市场的需求,一个人对闪存需求量肯定高,至少会是其对内存需求量的两倍以上。
另外,IT产品总体趋势是向能够移动、轻便、精巧的方向发展,比如照相机从使用胶片转向数码形式,更环保,存储空间也更大;移动硬盘向闪存盘转向,闪存盘的私密性很好,更便于携带。这些变化使存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消费型产品线的发展成为闪存发展的重要支撑。
尽管目前数码相机的保有量已经几乎是人手一个了,闪存盘也差不多每个人都有好几个,今后的需求会放缓,但是,短期内还不会太明显。而且一些新的存储应用还在不断涌现,比如现在很多手机也都配置闪存卡了,这些新兴应用是推动市场后续增长的动力。
孙定: 一些笔记本电脑厂商开始使用固态盘,一些主板厂商也开始集成固态盘,你认为固态盘的市场前景怎样?
郭美芬: 很多产品需求量的爆发取决于价格,固态盘也是一样,现在固态盘的价格还太高,还没有到可被人接受的临界点。固态盘的好处是环保、体积更小、存储速度更高。但它现在价格还没有达到标准,所以还不是主流产品,一般人都会把它当做备用盘。
孙定: Kingston在业内已有20年历史,这么多年里,Kingston觉得自己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
郭美芬: 很多人都说第一个内存模组是Kingston生产的,Kingston 1987年生产出第一个模组,可以算是这个行业的第一家厂商。
第一家的优势是可以吸引很多人才和厂商与我们进行研发测试,信息也会走在前端,走在科技的前端一直是Kingston的优势。同时,我们一直坚持维护公司信誉,对产品的品质要求高,不容许违反规范的操作,没有100%测试是不能出货的。Kingston走过的这20年来,一直广为业界所认同的有三点:第一是我们专业。第二是我们诚信,坚持品质。第三是我们跟合作伙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配合默契。合作伙伴都知道Kingston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都很愿意跟Kingston合作,共同成长。
孙定: Kingston会推出20周年的纪念版产品吗?会通过什么方式纪念20周年?
郭美芬: 我们来不及做纪念产品,也不会特别推这样太概念的产品。我们公司会以回报社会的方式来庆祝20周年。最近我们会做一些助学活动,主要在西部偏远地区。我们去兰州的时候,发现当地一些学生境况比较糟糕,我们希望通过做些实事来带动企业界关注这些问题。
立足市场需求
主要观点
只要用户需要,就能购买到Kingston的产品,这就是Kingston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尽力进行市场推广,提升销售商的专业度,适时做一些市场活动,引导销售。
孙定: 目前Kingston在全球和中国内存市场的占有率是多少?
郭美芬: 2006年,很多媒体报道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是18.1%,今年可能会增加一点。
在国外市场,我们基本上做到了美洲、欧洲、亚太三者均衡。最近两三年,亚太地区业务的成长很快,可以与欧美相抗衡。从亚太区来看,中国市场最大,印度市场是我们下一步关注的市场,印度IT市场自去年开始有了大幅度成长,未来需求量应该很大。
孙定: Kingston近几年的成长情况如何?
郭美芬: 基本上跟随产业成长的速度,在12%~20%之间,还比较稳定。不过,我们的闪存业务成长很快,成倍数地成长,但是收入增加不多,主要是因为价格下跌得太快,当年我进入Kingston的时候,1G闪存70美元,现在还不到15美元。
孙定: 在内存品牌里面,Kingston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郭美芬: Kingston不做低端产品,只做中高端以上产品。我们有最高端的品牌内存,专门给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等产品提供认证内存,这种内存在中国市场销售量并不多,但欧美市场应用普遍;在中国市场,我们的中高档产品销量也比较大,比如ValueRAM产品。
闪存市场不像内存,更消费化一些,所以造型更时尚,但品质还是很重要的。
档次高低反映的是需求差异,比如内地市场,用户选择相当明智,而香港地区选择高档高速产品的较多。从量的角度,内地肯定更大。尽管如此,最低端的产品我们坚持不做,因为这会影响品牌形象。
孙定: 目前Kingston在内地市场是如何布局的?做内存和做闪存渠道有什么不同?
郭美芬: 在内地市场,我们一般走代理路线,销售方向、市场推广、服务和支持由我们来做,渠道建设和铺货由代理商帮助我们去做。
内存和闪存有所不同,一个倾向于办公领域,一个倾向于消费领域,最早我们也是利用内存渠道去推广闪存,但慢慢地发现这样并不好。所以,在推广过程中渠道产生了自然分离,一部分专门做闪存,一部分专门做内存。
目前,Kingston的产品主要分三个大类,一类是卡,一类是闪存盘,还有一类就是内存。在渠道中,产品的重叠是会存在的,但大部分经销者都会有主次之分,以某一个产品系列为主,附带其他类型产品的销售。对Kingston来说,只要用户需要就能够买得到Kingston的产品,这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尽力去做市场推广,提升销售商的专业度,并适时策划一些市场活动来引导销售。
扼腕打假
主要观点
对于假货,我们有义务告诉用户购买产品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现在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打击假货,我们认为还是值得的,这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去做。
孙定: 你对目前Kingston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满意吗?下一步有什么样的发展计划?
郭美芬: 我们的渠道建设还需加强,目前来看,在一二级城市问题不大,但三四级城市还需要努力,尤其是三四级城市中的假货问题是个大问题。由于之前我们的注意力没有顾及到那些城市,所以在当地市场充斥着很多假货,对我们的品牌影响很差。下一步,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市场实施一些更为专业的推广教育活动,来告诉用户购买Kingston的产品要注意哪些事情,协助用户维权。我们现在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假,我们认为还是值得的,这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去做。
孙定: Kingston的打假举措在业内很是著名,我们甚至看到Kingston有“以假换真”的活动,到底假货猖狂到什么程度?
郭美芬: 根据我们的代理商反映,去年假货有时候甚至会有高达50%~70%的比例。
像内存和闪存这样的产品,标签很容易仿造,开始我们是从标签防伪入手来抵制假货的,通过各种方式让标签造假的成本更高。但是,2004年我们推出了四色变彩的防伪标签,结果半年之后,假货就来了;去年我们推广新的防伪标签,但市场活动还没做,世面上就已经能看到假货了。
我们的经销商就跟我们说,与其做这么多防伪措施,还不如使用更灵活的市场政策,加上与媒体、工商等部门的配合,教育用户辨识真货与假货,同时建立放心店,以此来增加卖假货的成本,给售假造成压力。这样做以后,效果非常好。今年,假货没那么猖獗了。
孙定: 在这个过程中,Kingston觉得什么方法最有效?针对假货,Kingston有没有采取诉讼等方式进行遏制?
郭美芬: 说实话,灵活的价格政策是比较关键的,正品与假货的价格差缩小以后,假货就没有生存空间了,自然也就被市场淘汰了。
另外,我们的“以假换真”活动效果也不错,用户不需要额外付钱,就可以以假货换到真货。但我们希望用户能够提供售假线索,以这种方式给卖假货者施加压力。我们发现,打假不仅是工商执法队伍应该做的,企业的政策也必须有所配合,价格政策的灵活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另外,控制假货使其无法进入渠道,假货也会减少。
不过,我们的产品不能总是为防止假货而低价,实际上我们忽略了服务成本,是以牺牲服务成本为代价打击假货的。
采访手记:“博彩”有技巧
坐在我们对面的郭美芬女士,相当率真而且坦诚,颇有一股豪侠的风格,因而在接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把所有问题都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好像这并不是一次采访,而是正儿八经解决问题的研讨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学工业工程出身的郭美芬女士,自1989年开始进入内存行业,算是内存行业的元老级人物,以这样的背景,郭美芬女士2001年左右加入Kingston并且一手设立Kingston北京办事处。到目前为止,她还在继续学习MBA课程,令人钦佩,即便是每周抽出两天时间来学习,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以Kingston大中国区首席代表的身份,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种迎难而上的态度,恐怕与Kingston这几年在中国的遭遇密切相关。一方面是Kingston正式进入中国的时候,内存业跟炒股和博彩业类似,投入其中便是赌博;另外一方面,则是自2003年以后,Kingston快速成长招徕了很多假货的骚扰,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局中人郭美芬女士自己最清楚。
实际上,自Kingston之后的独立内存模组厂家,虽然没有大红大紫,在IT领域也是波澜不惊、不温不火,但都没有遇到生计问题。但2001年确实是内存厂商的考验年,那个时候整个行业都进入了低潮期,大部分内存厂商都是通过渠道扩展才重新走出低谷的,这也难怪郭美芬女士对2001年记得那么深刻。
而2004年以后,数码相机的快速成长带来的闪存卡销量急速上扬,以及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带来的闪存卡的销量猛涨,对Kingston的业绩成长有相当大的帮助。最近,整个存储行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固态存储,这与闪存这两年的高速发展和急剧的价格下跌关系密切,存储厂商又到了一个转折关口。没办法,身在存储,只能赌博不休,但赌博是有技巧的。
我们看到,最近几年,Kingston正有意无意地向中国内地转移产能,目前,其最大的内存工厂便设在上海。此外还有以技术转移方式在深圳设立的工厂。基于这样的转移,Kingston能够因地制宜地生产更多的产品,比如根据今年金猪年的特性生产的金猪版闪存盘,甚至还卖到了欧美地区。恐怕在郭美芬女士的眼里,中国区不能只是一个卖场和生产地,还将更多地扮演研发的角色,这或许是大家都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