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民族科技腾飞的翅膀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此次奖励大会上,最受瞩目的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由“歼十飞机工程”项目夺得。其他各个奖项,颁给了在基础研究、技术发明、自主创新等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的科研项目。
  这些重要研究成果,不仅代表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出色才华和非凡成就,而且意味着我国科技水平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本次颁奖大会既是我国科技精英的一次盛会,又是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为此,本刊在本期特别关注栏目中为大家全面报道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盛况,解读2006年这个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之年。
  
  大会亮点
  力推自主创新——评点国家科技奖六大特色总体水平上升
  
  总体水平上升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反映国家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无论从获奖项目的总数还是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些项目或者在科学理论、技术原理方面,或者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方面有明显的创新,基础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应用技术成果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对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潜心研究结硕果 长期积累突破核心技术
  本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奖项目绝大多数都是长期研究的结果,其中75%以上的项目经过5年以上的科研攻关,37%以上的项目经过15年以上的长期研究和积累。不少项目在基础理论、技术原理、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方面都有重要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系统性、完整性。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在工程科学领域中融入生物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工程仿生学研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生脱附减阻技术与产品。“中国人研究蚯蚓和蜣螂”的发明成果让国外同行大为敬佩。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解决发展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是世界上首座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其关键技术可以直接用于商用堆的设计和建造。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已列为我国2020年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16项重大专项之一。“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大气田的发现”,累计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2510.7亿立方米,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西北地区农业高效用水原理与技术研究及应用”、“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及化学污染物检测关键技术与试剂盒产业化”、“重大外来侵入性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等项目,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获奖项目占半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今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有54.8%的项目由企业独立或参与完成,第一完成单位为企业的项目占24.29%。在面向市场的技术开发类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77.88%。与此同时,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项目大量出现。在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项目占32.2%。这说明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和环境在不断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在稳步向前推进。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今年非公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整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20%以上,比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小型民营科技型企业逐步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鼓励民众投入自主创新 评奖导向性得到加强
  本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工作进一步扩大了科普工作的奖励范围,共有6项科普项目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设立了工人农民科技创新评审组,在保证国家科技奖励条件标准和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工人、农民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激励和引导不同层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共有3项工人、农民完成的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评审机制逐渐完善 权威性公正性更高
  通过规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材料,强调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及单篇论文的引用和评价,防止成果拼凑和盲目追求论文数量;加强对推荐材料的形式审查,防止急于报奖的急功近利行为;加强对国家科技奖励候选人资格条件的审查,防止“人搭车”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网络评审组,适当缩小网络评审的学科专业跨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同行评审专家的数量。在初评中取消主审员,避免了过去少数几名主审专家主导评审结果的局面,提高了专家评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2006年度共聘请了90位海外同行专家参加网络评审,回复评审意见125份。海外专家参与评审,对于提高国家科技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科技奖四大奖项“名花有主”
  
  随着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各奖项在北京揭晓,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四个最重要的奖项皆“名花有主”。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本次是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首次出现四大奖项无一空缺的局面。“总体看,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水平进一步上升,特别是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表现‘抢眼’。”
  根据《国务院关于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李振声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和“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2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1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歼十飞机工程”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是反映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在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这两个重要奖项的获奖项目总数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2005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项目分别为38项和40项,两项之和比上一年度增长近40%。2006年度则有85个项目在这两个奖项中获奖,获奖项目总数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两大奖项一等奖皆“名花有主”,从一个侧面展现了2006年度获奖项目的整体水平。
  
  工人农民一样能获科技大奖
  
  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颁发,四个最重要的奖项首度没有空缺,无疑很是令人振奋。同时让世人瞩目和惊叹的,是工人农民首次登上了国家科技奖领奖台,摘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位获奖者何许人也?宝钢炼铁厂工人技师韩明明、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工人技师王洪军、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河南农民李官奇。
  他们获奖的3项科研成果分别是:韩明明的“金属检测和 自动除铁新技术”,王洪军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以及李官奇的“利用大豆饼粕生产大豆蛋白质纤维”。
  
  ●韩明明:搞创新一定要多学习
  在上海宝钢,韩明明是工人队伍“宝塔尖上的人物”。捧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韩明明,因为激动面孔涨得通红,“我的一个当大学教授的朋友跟我说,国家科技大奖他追求了一辈子都还没拿到。”
  今年56岁的韩明明,老家在浙江宁波。从插队结束进厂当了工人,他就一直守着设备维护的第一线,同冶金原料处理打交道。这一做就是30多年。此次的获奖项目——“金属检测与自动除铁新技术”,是在10年左右的时间中逐渐完善成熟的。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对国外的除铁技术具有颠覆性意义。单就这一项目,从2003年到2005年在宝钢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现在,韩明明是宝钢的技能专家,这是宝钢工人所能获得的最高技术称号。不过,对韩明明自己来说,专家不是一日练成的。到现在,韩明明简历上的最高学历只是高中。但凭着长期刻苦自学,他的知识已经不能用文凭来测量。“成才一定要读书,搞创新也一定要多学习。”这是韩明明的切身体会。
  
  ●王洪军:知识工人有力量
  “作为一个工人能获得这么高的奖励,我想都不敢想。”对于刚刚获得的荣誉,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人、37岁的王洪军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参加工作17年来,王洪军主要负责轿车车身的调整、车身修磨、钣金返修工作。他此次的获奖项目叫做“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成果在业内已小有名气。
  他先后制造了40多种、2000多件专用工具。利用他所研制的不破坏漆面的返修工具和修复法,光在2005年就修复其所在公司被冰雹砸坏商品车辆6000多台,为公司节约资金200多万元。2006年,随着《王洪军轿车返修调整方法》一书的出版,汽车维修有了新的权威教材。
  王洪军说,“过去我们工人的传统美德是‘任劳任怨’,现在除了‘任劳任怨’,我们公司特别强调要做一名知识型工人。”
  “以前我们常说‘做革命的螺丝钉’,这话有它的道理。不过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更需要有理想、有头脑、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意识的‘螺丝钉’,无论是科学家、工程师,还是普通工人或农民。这样的人才多起来,创新型国家就有希望。”
  “我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获奖,就是想把本职工作做好,遇到问题把它解决。”王洪军坦言,“虽说工人在文化程度上没有研究生、大学生那么高深,但是对本岗位工作是最清楚的。怎么干效率最高,怎么干不造成浪费,怎么干能提高质量,岗位工人心里最有数。只要努力去做,肯定能干出好成绩。”
  
  ●李官奇:把大豆蛋白穿在身上
  “最开始搞大豆纤维,我以为三两年就能拿下来,没想到一搞就是十年,可把俺给累死了。”河南滑县农民李官奇摸着大豆纤维织成的毛毯,就像摸着自己的孩子。
  1991年,当他在国外期刊上看到豆粕里的大豆蛋白可以纺丝后,他决定自己动手试一试。这之前,世界上的人造纤维,无论是涤纶、锦纶还是粘胶,或是羊毛、羊绒、蚕丝等动物蛋白纤维,手感、透气性均太差,穿在身上不那么舒服。他想,大豆里的蛋白是植物蛋白,用来纺成丝,应该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3年过去,丝是纺出来了,可强度、韧性等都不够。要想再往前走,必须改工艺。李官奇把所有家产都搭在了这上头,多方拜师学艺,还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大豆蛋白纤维中心实验室”。有人说风凉话,李官奇并不管这些,“农民怎么了?俺就不信农民干不了这事。”
  2000年夏天,世界上第一条大豆蛋白改性纤维工业化生产线投产,命运之神终于向这个倔强的农民露出了笑脸。第二年,“大豆蛋白质纤维产业化及纺织产品一条龙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2003年,在奥地利召开的世界纤维学术大会上,李官奇被与会专家誉为“世界植物蛋白改性纤维第一人”。
  
  焦点人物:李振声
  
  这位刚刚从胡总书记手中领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在走出人民大会堂之后,被一群“粉丝”围得水泄不通,动弹不得。大家簇拥着他,纷纷请求,“您给我签个名吧!”他一笔一划地认真签着,人越来越多……虽然人群在他的前方让出一些空隙,但没走两步就不得不又停下来。就这样走走停停,从大会堂里面到外边广场不足500米的距离,他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
  
  当代“后稷”:小麦里干出大事业
  
  “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小偃4、5、6号小麦新品种是20年前在陕西杨凌西北植物所时完成的,完成人就有10位;小偃54和小偃81是我1987年回到北京后,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同样也是集体的成果”。
  谈起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感受,李振声院士仍然像平常一样谦虚。小麦是小的,不仅名字里有“小”字,麦粒也如此之小,以致于单粒都不好称其重量,人们只好拿1000个麦粒来称重,叫做“千粒重”,用来描述品种的优劣。李振声院士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全部献给了小麦育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被誉为“小麦里干出大事业”。
  
  支援西部,潜心小麦育种研究
  春节前夕,为了准备各家媒体的采访,李院士早晨5点起床,准备了大量素材,并一字一句输入电脑。李院士对待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严谨、认真,脾气还特别地好。这些在学界都是有口皆碑。
  51年前,李振声院士响应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背起行李,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奔赴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杨凌,在西北植物研究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那时,农业生产上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减产20%~30%。引起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病菌的变异速度比育种速度快!当时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需要8年时间,而条锈病平均5年半就能产生一个毒性更强的生理小种,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为了寻找新的抗源,李振声系统搜集鉴定了800多种牧草,发现野生的长穗偃麦草等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抗性。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通过远缘杂交,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这个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教授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教授的支持。
  开展远缘杂交,有三道难题挡在面前: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从外观上看,杂种分离的类型很多,而且很不稳定。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而下一代面目全非了。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做了大量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弄清了问题的实质。
  接下来就是对杂种的鉴定与筛选。这是需要更大的耐心和细心的工作。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到6月14 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功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种中除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和长穗偃麦草之外,其他全部青干了。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偃6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耐强光和干热风,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以上,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小偃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从而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远缘杂交对小麦遗传改良极为重要,但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为了快速地将外源优良基因导入小麦,李振声利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为材料,在国际上首创了一套新的染色体工程育种系统,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个重大成果受到美国遗传学会主席、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的奠基人的高度评价,并支持在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由李振声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这次会议。
  
  心系农业,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赶上了山东1940、1941、1942连续3年大旱,挨过饿,深知粮食的珍贵和重要。因此,除了小麦的科学研究,李振声还高度关注我国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为农业生产提出科学建议。1987年,已经在西北工作了31年的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任没多久,李振声就提出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
  当时,我国出现了自1984年以来粮食生产的三年徘徊,三年粮食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政府急于想找到打破徘徊的方案。李振声通过三个月的调查,预测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在周光召院长的全力推动下,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发挥了带动作用。事实证明这个预测是正确的,当我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加到9000亿斤时,黄淮海地区的增长数是504.8亿斤。
  2005年4月,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用大量科学数据对十年前美国人莱斯特·布朗那本名叫《谁来养活中国》的畅销书进行了回应。李振声汇集了我国近15年的有关数据,与布朗预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正确,都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布朗预计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而2003年我国人口实际增长只有761万。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因为通过遥感测定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36.9%。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有879.4亿斤,相当于总消费量0.6%,微不足道。
  李振声认为应该将这些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回顾历程,四个要点最关键
  回顾50多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李振声认为有四个要点在自己的工作中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养育、培养和教育了自己,自己应该向社会做出回报。第二,工作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智慧有限,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第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探索和揭示自然规律,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研究对象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如小麦育种,平均需要8年时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所以,做这类研究,没有毅力是绝对不行的。第四,要依靠集体和团队。现代科学技术,除数学外,很少能有个人来完成,一般都需要一个团队,因此依靠集体和团队是成功的保证。
  李振声给自己谈起75岁之后确定的任务有三个:第一,继续着力培养青年一代,促进他们的工作有更大发展。第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咨询工作。第三,看看书报,练练书法。
  李振声: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新闻背景
  
  我们的科技,令人自豪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有许多科研成果解决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有的技术上已达到或引领世界先进水平,让人倍感自豪;有的关乎民生,将会给百姓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介绍其中部分成果,管中窥豹,从中可看到我国科技的长足进步。
  
  歼十飞机工程——军用飞机实现历史跨越
  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歼十飞机工程”是第二个获国家科技奖特等奖的重大科研项目。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十已达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它突破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是几代中国航空人勇于创新的结果,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等单位完成。以歼十飞机研制成功并批量交付部队为标志,中国军用飞机实现了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跨越。
  
  超临界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中药技术成果首获国家奖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产业化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是中药技术成果首次获得高级别国家技术发明奖励,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目前获得的最高发明奖项。课题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李大鹏教授领衔,历经十年攻关,打破了我国中药制备以往以液体溶媒提取的传统工艺技术。该发明2003年投入正式生产。
  
  展芯手机核心芯片技术——手机有了“中国芯”
  “展芯GSM/GPRS手机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的研制和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由40多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立的展讯公司,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产手机芯片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壁垒,改变了民族手机产业“有机无芯”的局面。芯片能有效堵住电子信息产品的“后门”,确保国家信息和战略安全。
  
  广州地铁二号线集成创新——地铁行业实现“中国创造”
  “广州地铁二号线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我国地铁行业第一个综合性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广州地铁总公司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整合国内外设备厂家和工程单位资源,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实现从“中国组装”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
其他文献
巨型望远镜“穿越”大西洋    英国的一家公司在伦敦和美国的纽约同时建造了两台巨型望远镜,人们可以通过这两台望远镜穿过大西洋互相看见对方,并彼此问候,这使得两座遥远的城市被拉得如此接近。  这两个巨型望远镜,每一个都有37英尺长,11英尺高,望远镜的两端都装备了高清的摄像机。借助于英国伦敦塔桥旁的望远镜,人们可以观看到通过位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桥旁另一个同样的望远镜进行观看的人。这个望远镜是一位伦敦
音乐是人类的共同爱好,不少人在做事情时都喜欢随口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许,你有时会想,要是能把KTV的卡拉OK全套设备缩小若干倍,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就可以随时随地唱卡拉OK了。近年来,一些公司已经发明了多种梦想中的便携式卡拉OK机,可以让你“想唱就唱”了。    掌上型卡拉OK机    世界上最小的卡拉0K机,名字叫“嗨卡拉”(Hi-Kara),其主机是一个长宽高各7厘米的立方体电视机,显示屏的长
中国研制成功形似“UFO”的实用飞行器    外观是“碟”形,看不到螺旋桨和机翼,可垂直起降,甚至空中悬停——这并非是传说中的“UFO”(不明飞行物),而是近日在哈尔滨市研制成功的一种“碟”型飞行器。  这种“碟”型飞行器具有低空、低速、垂直起降、悬停等特点,兼具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功能。这种“碟”型飞行器已获多项国家专利,飞行器直径约为1.2米,重10公斤,采用碟形环翼外形设计和特异式气动布局,
综合专利法是利用专利信息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技法。运用这种技法的要点是熟悉专利文献,善于进行综合。  静电复印机的发明者美国人卡尔森,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1930年,卡尔森在纽约一家电子公司的专利部门负责复制文件和图表之类的工作。手稿必须重新打印出来,图表还得送到照相复印公司去复印,既花钱又费时间,这使他产生了发明复印机的念头。  开始,卡尔森凭着自己的想象和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试验研究,但几次试
据说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灵感,来自于一个苹果的激发。自牛顿以后,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更多天才的心灵受到了激发,还出现了一种奖励天才创造的奖项——诺贝尔奖。2012年春天笔者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故地重游,看到芝大骄傲地宣传:有71位诺奖获得者曾经或正在芝大学习、研究或执教!何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总不会是芝加哥苹果树多吧?  我们有了计算机,能上Internet,却渐渐忽视了那个使知识不断涌流的内在源头
动力翼套装可自由飞行    据《探索》杂志报道,很多人都希望能够身背翅膀和发动机在天空自由飞行,瑞士飞行员Yves Rossy设计的一种动力翼套装获得了成功。  只要用飞机将飞行者送至一定的海拔高度,这种动力翼就可以帮助人们自由飞行。德国ESG Elektroniksystem等研究机构目前正在对这种动力翼进行改进,希望未来能够用于伞兵的行动中。经过改进的动力翼被命名为“狮鹫”。    天文学家新
全球最小的卡拉OK机    卡拉OK是日本人发明的,所以这种娱乐方式在日本也非常流行。但是传统的卡拉OK只能在室内进行,而如今的高科技却使得卡拉OK也可以随身携带了。  这款产品号称是全球最小的卡拉OK机,它配备2.4英寸显示屏,1个麦克风插孔,2个耳机插孔,由4节AA电池驱动。而且还可以通过电脑更新歌曲。  有了这样的产品,你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K歌的乐趣了。    节水水槽    在宣传节水的公
瑞士推出水陆两用跑车    瑞士汽车公司Rinspeod开发出了一种水陆两用车,这种水陆两用极速跑车既能在水中航行,也能在水面上方盘旋,现年48岁的设计师弗兰克雷德尼赫特介绍,它在公路上的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5.9秒可以加速到96公里每小时。而它的航行速度可达到惊人的45节(约83公里每小时),足可以进行滑水运动。  Splash两用车的奥秘之处在于水翼,这种水上技术过去用于从水中提升船体,以
国家航天局发言人近日表示,目前卫星探测仪器均已开机工作,并获得了探测数据。最近,国家航天局再次公布了10张根据嫦娥一号传回数据制作完成的月图,其中包括第一幅月球三维立体图像。  国家航天局公布的10张根据嫦娥一号传回数据制作完成的月图包括: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第一幅月球三维立体图像、嫦娥一号获取的第一轨图、撞击坑图、局部区域形貌图以及采用各种手段获取图像的原理示意图。  目前探测仪器均已
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危机,并且很大一部分环境问题是出于能源开发,特别是由石化资源的利用引起的,人类对替代型新能源的开发,特别是洁净能源的开发唤来了新技术的诞生。而确立用新技术来生产洁净能源,不仅消除了造价昂贵的不利因素和障碍,而且为节能减排闯出了一条新路。    一、液化煤正在重新崛起    倘若将煤直接用作汽车的燃料,空气肯定会受到这一最黑最脏气体的更为严重的排放污染。然而,若将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