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与场域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山美术馆主办的“时空与场域——图像的绵延与重生”展览由独立策展人、艺术理论家藏策策展,是寒山美术馆正式成立以来,首次以摄影艺术为主体,结合视频影像、互动装置等形式融而为一的展览。展览集结了来自国内外30余位艺术家,展出近200件当代影像艺术作品。本次展览旨在梳理当代艺术语境中影像艺术的理念与脉络,通过“观看之‘动力’”“照相与造像”“图像的重生”三个单元,探讨图像与“对象”间的动力关系,以及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图像在不同介质中的栖居、绵延与重生。

观看之“动力”


  当代摄影的概念,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早已耳熟能详,但在国内真正对其进行学术梳理的展览其实并不太多,尤其是从现代图像学视角切入的展览。1975年,在纽约罗切斯特的乔治·伊斯曼大厦的博物馆举办了名为“新地形:人为改变了的风景照”(New Topographics : Photographs of a Man–Altered Landscape)的展览,这次展览第一次把“摄影师”和“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展出,来自不同传统以及脉络的摄影在此汇集。
  20世纪的70年代,是艺术摄影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安德烈·胡耶认为:“摄影在文化和艺术领域里被承认是近来的事情。摄影实践和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狭窄的实用领域,而是进入了文化和艺术的殿堂。”与“新地形”展览遥相呼应的另外两个重要展览,分别是1967年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新纪实”展览,与1976年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新彩色”展览。“新纪实”将“艺术家的纪实”推向了前台,从而改变了纪实摄影的发展方向;“新彩色”则让彩色摄影图像逐渐替代黑白照片而成为了摄影发展的主流。
1 ?罗洋,《女孩们》(2017),图片由寒山美术馆提供

  中国大陆地区的新一代影像艺术家,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了先行者,但却直到新世纪伊始才渐成规模。他们以个人化的主观视域突破了传统纪实的所谓“实”,由记录观看对象,转向了对“观看”本身的体验与反思,在视觉转向中完成了由事件转述向问题意识的精神转向。让图像成为文本,进入到当代艺术的系统之中。
2 ?骆丹,《318国道》(2006),图片由寒山美术馆提供
3 ?郑知渊,《大城》系列(2008),图片由寒山美术馆提供
1 ?杜艳芳,《故国梦重归》系列(2013),图片由寒山美术馆提供
2 ?马良,《世界先生的肖像》(2019-2020),图片由寒山美术馆提供
3 ?张巍,《人偶档案》(2019),图片由寒山美术馆提供

照相与造像


  当代艺术并非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处于不断流变过程之中的,其脉络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早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曼·雷、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亚历山大·罗德钦科等艺术家,就将摄影带入到了前卫艺术运动之中。其后“新视觉”与“新客观”等都对今天的艺术摄影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约瑟夫·科苏斯、约翰·巴尔德萨里、梅尔·博赫纳 罗伯特·巴里等觀念艺术先驱用摄影作为反审美、反传统的方式,使摄影开始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媒介。1970年贝歇夫妇发表了《无名雕塑》,并由此而形成了后来的杜塞尔多夫学派。1971年Lustrum出版社为年仅28岁的拉里·克拉克出版了个人摄影集《塔尔萨》。
  1977年,道格拉斯·克里普(DouglasCrimp)在纽约的艺术家空间举办“图像”(Pictures)展览,包括特洛伊·布劳图奇,杰克·戈德斯坦,雪莉·莱文,罗伯特·隆戈,菲利普·史密斯, 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使用可识别图像而非制作图像,颠覆了图像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中的意义,也由此成为战后当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1981年,辛迪·舍曼的《无题电影剧照》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她由此成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代表。1982年,杰夫·沃尔、玛莎·罗斯勒参加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与此前的文献展相比,这一届是最具理论性的,同时标志着一种当代艺术趋势的转向。1986年,南·戈尔丁的《性依赖叙事曲》出版。20世纪90年代,数字图像开始取代传统胶片摄影,许多仍使用胶片相机的艺术家,把负片扫描到电脑并打印,而不再像以往那样通过传统暗房洗印。摄影被宣称为“新绘画”。1993年,惠特尼双年展,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具思想性的双年展,由此带来政治、社会问题在艺术中的讨论,至今仍然非常激烈。展览中包括艾伦·塞库拉、索菲·卡尔、洛娜·辛普森、南·戈尔丁等众多艺术家的摄影作品……摄影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演化与重生,在中国大陆艺术家的创作中同样异彩纷呈。
?毕振宇,《B0dys(ape身体図景》*(2020),图片由寒山美术馆提供 (*作品名称如此,并非乱码)

图像的重生


  2019年,由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授安德烈·胡耶任学术主持的“文献之上”展览在兰州举办,是对从文献抵达到当代艺术脉络的大陆艺术家的一次学术梳理。而此次“时空与场域——图像的绵延与重生”展览,则以更加宽广的视域,联合国内外更多元实践面向、更多样创作媒介的艺术家群体,形成了对图像艺术发展与演变的多方位梳理与展示。
  本次展览共分三个单元部分,在第一个单元中,高岩的《风城》《布拉格》系列由视觉文献而抵达观念的路径,显然与尤金·阿杰、沃克·埃文斯、罗伯特·亚当斯以来的脉络密切相关。而从敖国兴、郑知渊等艺术家的作品中,同样能感受到来自“新地形”及杜塞尔多夫学派的艺术理念。罗洋的肖像作品《女孩们》,则是对看与被看关系的反转。在第二单元中,杨泳梁、邵文欢等艺术家巧妙地调用了东方视觉符码,既指向的是当下的现实处境,同时更指向了观看本身。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的过渡与对接,既是艺术理念的延展与深化,更体现了在数字时代新技术对人们观看方式与图像栖居方式的改变。摄影术的出现,本身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而数字技术的出现,对于摄影而言无异于摄影术的再次发明。就如当年摄影对绘画进程的改变一样,数字技术对摄影的改变会更为深远,犹如图像的重生。参展艺术家缪晓春、毕振宇、贾鹏森等在数字艺术领域做过多年探索的艺术家,将在第三单元中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受与惊喜。在数字的世界中,一切皆有可能。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容易地生成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人物与场景,而互联网艺术、NFT/区块链艺术又能为摄影开辟哪些新的可能性呢?这些都是这个展览中所关注的前沿议题。
  同时,为了更好地将展览的学术内容分享至更多的公众群体,自“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始,到展览结束期间,寒山美术馆还与北京服务器艺术基金会联合,邀请众多当代艺术领域中的艺术家、策展人、学者、美术馆人等,陆续推出“‘白盒子’到新美术馆”“从视觉文献到当代艺术”“‘此曾在’与‘此不在’,重新发现摄影”等一系列“线上 线下”学术研讨活动。
?缪晓春,《无始无终》(2011-2012),图片由寒山美术馆提供
?賈鹏森,《虚拟扩张》(2016),图片由寒山美术馆提供

展讯


  时空与场域——图像的绵延与重生
  策展人:藏策
  主办:寒山美术馆(苏州)
  展期:2021.5.25-2021.8.8
  票价:30元
其他文献
轻便“饼干”外表  我们通常把镜身全长小于直径的镜头称为“饼干头”,永诺YN 40mm F2.8N的最大直径约为74mm,全长仅为45mm,重量仅仅180克,是一块毫无疑问的“小饼干”。“小饼干”镜头小巧玲珑,像玩具一样的外表看上去有几分呆萌,还真有点讨人喜欢。这款镜头携带非常方便:使用时,我们将它与一款全画幅单反相机配合使用,镜头仅仅从机身凸出短短一截,拍摄时可以更加随心所欲。  短小的镜头在街
荷兰,对于游客而言是一个古老而又有魅力的国家,这片隶属于西北欧地区的领土,一直以来以郁金香、风车和特殊的宽容社会风气而闻名世界。然而直到身处其中时才会发现荷兰的确很美,但这里的美需要用相机去仔细观察才会感受到它的内在。在这种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交融的国度,摄影师选择携带有着3040万像素双核CMOS的佳能EOS 5D Mark IV相机,来记录在荷兰双城的美好瞬间。  全天候防护机身应对雾中拍摄  
书柜里那把木刻的手枪,是为数不多从童年时代一直保留至今的东西。朽木头,从手枪柄的底部看,还能瞧见水渍浸透的烂渣印记。只不过用黑色的油漆刷了一次,于是显得不那么陈旧。  没有如今高仿作品的精细,更不是工厂流水化生产的产品。只有简单的手枪轮廓,用小凿子磨出的扳机,用锯齿慢慢掏空的枪管。我现在拿在手里,枪已经显得很小了。  当年拿在手中,正好合适。制作这把枪的人,叫作赵小雷。1988年出生。制作这把枪的
我们改版啦。  互联网浪潮,将原本在轨迹中惯性运动的所有打得人仰马翻。有异军突起,必随尸横遍野。之前我们喜欢的很多东西都没法子再坚持了。  前两天参加一个互联网大佬举办的活动,听到一句“现在的内容就是消费品”。凡是快速的都是消耗品,内容也无法例外。一篇用心编写的微文,即便在数以千万计的自媒体群体中杀出一条血路,冲破10万 ,也会在一夜之间稍纵即逝。我们又何尝不是被当成消费品消耗着。手机霸占着我们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自然科学,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实验占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重学生实验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本文从课外小实验的开发和体验的角度,谈谈如何以课外小实验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1 以课堂为主体,适度拓展课外小实验  课堂是物理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用好课堂教
曾是陶艺师的乔什·莱德曼(Josh Redman)凭借他那张为83岁老者弗朗西斯(Frances)所拍摄的裸体肖像而轰动一时,这使他一举获得了摄影师梦寐以求的约翰·科伯新作奖(John Kobal New Work Award),并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赞誉。该奖由英国国家肖像馆举办,过去的主题包括了像《星球大战外传》女主角菲丽希缇·琼斯(Felicity Jones)这样的名人。人们认为,莱德曼获奖不
[摘 要] 该文通过调查其作者所在学校在校检验学生对体外诊断的了解程度,基于市场需求,利于就业导向,加强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索,以体外诊断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面向体外诊断技术行业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其人才缺乏难题。  [关键词] 医学检验;就业;综合能力;体外诊断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9JGA
摘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生动的德育素材,深入挖掘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走近孔子,以孔子的光辉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整体感知,效仿《论语》,以文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做人修身之道启迪学生;析读课文,深层体悟,指导人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台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以此来发挥文学塑造人、改造人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论语>十则》;儒道;
在摄影圈还在为半亿像素的新单反欢呼沸腾时,殊不知金立手机已经达到1.2亿像素了。但是高像素会提升手机画质吗?能解决手机拍照的难题吗?我们总结了7个影友最关心的高像素问题,通过金立E8和OPPO R7Plus拍摄对比,为您解开手机高像素之谜。  问题1  高像素能解决手机宽容度低的问题吗?  关键词:宽容度、清晰度  任务难度:★★★★  问题2  拍照手机像素越高,细节就越好?  关键词:多帧合成
01。有规则制度的社会才能越来越好  春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曾说过:“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意思是,善于治国理政的人,懂得通过制定有效制度来管理国家,从而达到众民皆服的目的。  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都表明,一个国家的兴旺和长久,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治理水平,而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则集中体现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力上。  关于制度,有一个特别经典的例子,叫做分粥的故事。  有一群穷人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