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作用,大力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p3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明确了未来十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概而言之,就是“创强争先建高地”。全省教育督导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上来,进一步认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一、明确目的意义,增强工作使命感
  “创强争先建高地”,是省委、省政府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省教育规划纲要和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抓手,对广东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是统筹解决教育问题、走具有广东特色教育发展新路子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
  “创强争先建高地”的内涵包括:“创强”,就是创建教育强镇(街、乡)、强县(市、区)、强市和强省;“争先”,就是争创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先进市;“建高地”,就是建设我国南方教育高地。
  “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总体目标是:到2016年,基本实现教育强省目标。全省实现教育强县(市、区)、强市全覆盖,珠三角地区实现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先进市全覆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全覆盖,在珠三角核心地区形成南方教育高地。
  二、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
  “创强争先建高地”,既是我省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更是教育督导部门的重点工作。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创强争先建高地”这一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抓手”上来。
  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教育督导部门,对“创强争先建高地”还存在认识偏差、不良情绪以及消极态度,尤其是存在以下四种不良症状:一是观望症。即被动等待观望,一味地等、靠、要。这一点,在欠发达地区尤甚。二是被迫症。即工作不主动、不积极,把“创强争先建高地”当作是一种上面强迫的任务去应付。三是疲劳症。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事情很多、任务很重,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于是,有些同志对“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提不起劲,能放就放,能缓就缓。四是烦躁症。这主要是功利思想在作怪。可见,全省教育督导部门还没有完全形成“创强争先建高地”作为教育“总抓手”的共识和合力。
  近期以来,省教育厅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对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相关督导验收办法和验收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制订了《广东省教育创强督导验收办法》、《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督导验收办法》和《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督导验收方案》,并对以前的教育“创强”和“争先”方案进行了修订。这些办法和方案已于今年7月印发给各地执行。新的办法和方案凝聚了教育督导系统同志们的智慧与心血,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应该说,新的办法和方案整体性更强、衔接性更好,导向性更加明确,操作性更加简洁,避免了督导验收方案互相交叉重复,又能使教育厅各业务处室最大程度地、主动地参与考核验收工作,把督导验收工作与业务处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要严格按照新的办法和方案来进行。教育督导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将“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督导到位。
  当然,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教育创强争先督导验收办法和方案还可能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这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但是,不管怎样,教育督导部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切实按照新的验收办法和方案不折不扣地执行。各级教育督导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谋划教育督导工作。否则,即便“创强争先”通过了,牌匾也挂上去了,但教育问题仍然突出,这样的“强”、这样的“先”又有何用!
  推进“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引起党委政府重视,引领教育事业发展,解决教育突出问题,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三、坚持四个原则,增强工作科学性
  一是要坚持组织统筹协调原则。“创强争先建高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是教育部门一家之事,要协调和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使之从推动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积极参与、支持配合,保证“创强争先建高地”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具体来说,主要是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在党委政府层面,要有人牵头协调;二是在教育局层面,要有人专门研究推进;三是在科室层面,要有人负责落实。
  二是要坚持规划引导带动原则。要按照省里的要求,科学制定教育“创强争先”的总体规划。教育“创强争先”总体规划要做到远近结合,重点突出,分步实施。此前,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编报2012—2016年“教育创强”和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的通知》,各市要进一步将原来的规划细化,要细化到每年的实施计划,年度实施计划要把工程任务细化到每个县(市、区)、每个镇(街)、每间学校、每个具体的时间点;要建立清晰的台账,确保能落实到位。
  三是要坚持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在推进“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过程中,要统筹好各种资源,集中解决好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创强争先建高地”,把教育工作中的难题有效化解,提升当地教育发展水平。
  四是要坚持体制机制保障原则。推进“创强争先建高地”,要建立责任机制、利益机制和问责机制,确保工作有效落实。各市和县(市、区)、镇(街)要成立“创强争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强争先”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强争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调派精干力量充实到各级教育“创强争先”办公机构,保障办公条件。
  四、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工作有效性
  一要主动争取支持。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主动汇报“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支持。积极争取将教育“创强争先”列入当地的重大民生工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尤其是“创强争先”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请示,想方设法去解决。同时要做好与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创强争先”工作实施所需的资金和政策,及时解决“创强争先”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难题。
  二要统筹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统筹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布局结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工作。各地要注重将国家和省的发展目标与本市、县(区)的发展目标相衔接,统筹单项目标工程和整体工程发展目标关系,将各个单项发展目标一起“打包”,统筹到“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上来,通过同步发展,实现共同目标。
  三要统筹资金使用。“创强争先建高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创强争先”资金以县(市、区)筹措为主。各县(市、区)要加大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资金;要统筹政府投入与社会资金,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把更多资源集中到“创强争先”工作上来,确保“创强争先”目标如期实现;要统筹安排“创强争先”专项经费与各项目经费,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按时完成“创强争先”任务的县(市、区)、镇(街)实施奖补。省里正在研究制定教育“创强争先”奖补办法,用于对各地开展教育“创强争先”工作进行奖补,做得越早,做得越好,奖补越多。
  四要加强督导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强化对督导队伍的管理。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创强争先”工作的指导,加强对验收办法、验收方案等督导制度的学习、培训。各地要按新颁布的创强争先验收办法和验收方案申报,认真对照标准,查找差距。要加强督前检查、视导工作,督导验收标准不能降,督导评估不能走过场,尤其要杜绝弄虚作假。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当我们的媒体采访团抵达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中心小学的时候,校长这样介绍陆国斌老师:“我们的陆老师是一个敦厚的好老师。”今年47岁的陆国斌自从1989年来到永安镇当教师,一直就默默坚守在村小,直到两年前学校撤并,才调至镇中心小学。  师与父  1991年1月,陆国斌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当时的陆国斌,还在永安镇一所村小——江溪小学任教。那时学校还没有放假,由于当时通讯不发达,孩子在家里出生十多天了,他还
目的:探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分析二者联合用药与单独应用阿达帕林凝胶在治疗上的差异性,从而为痤疮治疗提供较好的方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对照组仅接受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疹总数、炎性及非炎性皮疹数、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 LSM)是一组遗传代谢性肌病,因脂代谢相关酶的异常,导致脂质蓄积于肌细胞质得名。该病是一组遗传异质性单基因病,根据基因突变位点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学前教育提到相当的高度,描绘了切实而令人欣慰的愿景:“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这是国家对文化的礼敬,也是中国实力与远见的崭新体现。  《纲要》的实施无疑会使“奠基教育”更领先一步,使孩子的“健康成长”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但潜在的一个“快”字则有可能又把学龄前儿童纳入“学童”
9月20日下午,南方教育大讲坛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开讲。这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品牌活动之一,旨在推动重大教育理论、战略、政策、实践研究,建立广东省教育研究系统理论研究、战略研究、政策研究、实践研究交流平台,致力于为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智力支持,为打造南方先进教育思想理论形成与实践高地作出重要贡献。南方教育大讲坛以省教育研究院正在研究和关注的全省、全国、国际重大教育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