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挑剔的顾客,质量将成为占领市场最有力的武器。质量管理是一项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必须对所承担的项目有系统的深入了解,才能做到掌握全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房屋工程;施工;质量
建筑业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是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投资环境逐步得以优化,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一些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如: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厨卫、屋面、外墙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
1.加强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
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建设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施工测量的质量好坏,影响工程产品的综合质量,制约着施工过程中有关工序的质量。例如,测量控制基准点或标高有误,会导致建筑物或结构的位置出现差误,从而影响整体质量;因此,工程测量控制可以说是施工中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承包单位对建设单位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批准后施工承包单位才能据此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在工程总平面图上,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是用施工坐标系统的坐标来表示的。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初始坐标和方向,一般是根据测量控制点测定的,测定好建筑物的长向主轴线即可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初始方向,以后在控制网加密或建筑物定位时,即不再用控制点定向,以免使建筑物发生不同的位移及偏转。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时,应抽检建筑方格网、控制高程的水准网点以及标桩埋设位置等。
2.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都将构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采购程序的要求执行,最好从指定的合格物资供应厂商名册中选择厂家进行采购,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对“三无产品”坚决不能入库,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建筑材料选择方面要把好采购关。首先要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其次要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广泛调查,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去自由市场采购,则应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厂址、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最后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得使用,凡发现有材料质量问题应追踪到底。为了把好材料关,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地,也是建筑业最终形成的场所。现场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抽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还要建设好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第一,质量责任制度。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第二,技术复核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做好施工过程技术控制。第三,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
4.减少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有序,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施工承包单位对未来的施工期间,自然环境条件可能出现对施工作业质量的不利影响时,应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采取了有效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例如,对严寒季节的防冻;夏季的防高温;高地下水位情况下基坑施工的排水或细砂地基防止流砂;施工场地的防洪与排水等。又如,深基础施工中主体建筑物完成后是否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沉降;以及现场因素对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影响,有应对方案及有针对性的保证质量及安全的措施等。
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论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了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我们应从多方面来进行质量控制,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减少环境影响,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涛.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2]李立胜,徐艳.浅谈被忽视的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质量问题[J].山西建筑,2009,6.
[3]尹万富.浅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4]任建平.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初探[J].河南科技,2010,1.
【关键词】房屋工程;施工;质量
建筑业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是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投资环境逐步得以优化,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一些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如: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厨卫、屋面、外墙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
1.加强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
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建设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施工测量的质量好坏,影响工程产品的综合质量,制约着施工过程中有关工序的质量。例如,测量控制基准点或标高有误,会导致建筑物或结构的位置出现差误,从而影响整体质量;因此,工程测量控制可以说是施工中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承包单位对建设单位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批准后施工承包单位才能据此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在工程总平面图上,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是用施工坐标系统的坐标来表示的。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初始坐标和方向,一般是根据测量控制点测定的,测定好建筑物的长向主轴线即可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初始方向,以后在控制网加密或建筑物定位时,即不再用控制点定向,以免使建筑物发生不同的位移及偏转。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时,应抽检建筑方格网、控制高程的水准网点以及标桩埋设位置等。
2.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都将构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采购程序的要求执行,最好从指定的合格物资供应厂商名册中选择厂家进行采购,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对“三无产品”坚决不能入库,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建筑材料选择方面要把好采购关。首先要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其次要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广泛调查,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去自由市场采购,则应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厂址、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最后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得使用,凡发现有材料质量问题应追踪到底。为了把好材料关,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地,也是建筑业最终形成的场所。现场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抽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还要建设好现场质量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第一,质量责任制度。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第二,技术复核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做好施工过程技术控制。第三,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
4.减少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有序,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施工承包单位对未来的施工期间,自然环境条件可能出现对施工作业质量的不利影响时,应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采取了有效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例如,对严寒季节的防冻;夏季的防高温;高地下水位情况下基坑施工的排水或细砂地基防止流砂;施工场地的防洪与排水等。又如,深基础施工中主体建筑物完成后是否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沉降;以及现场因素对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影响,有应对方案及有针对性的保证质量及安全的措施等。
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论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了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我们应从多方面来进行质量控制,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减少环境影响,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涛.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2]李立胜,徐艳.浅谈被忽视的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质量问题[J].山西建筑,2009,6.
[3]尹万富.浅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4]任建平.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初探[J].河南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