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涂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

来源 :新型建筑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fcumt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涂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层和氟碳涂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涂覆防护涂层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无显著影响;氟碳涂层致密性好,具有较高的物理隔离作用,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且可大幅度减小同龄期混凝土的干缩;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层与混凝土同属水泥基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极为有限,对收缩的减幅也较小.涂覆2类涂层后,混凝土的氮气渗透率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带涂层的混凝土在气体压力梯度下仍具有较好的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能力.
其他文献
选用石蜡作为相变材料,采用直接混合工艺制备了不同石蜡含量的石蜡/石膏复合试样.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泄漏实验研究,确定了石蜡/石膏复合砌块中石蜡的最佳掺量为10%.该砌块的力学性能符合JC/T 698—2010《石膏砌块》的要求;通过与不含石蜡的石膏砌块对比测试发现,石蜡/石膏复合砌块构成的墙体具有明显的调温作用.该石蜡/石膏复合砌块制备工艺简便,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用于建筑中可降低建筑取暖与制冷能耗,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使用砖渣粗骨料替代普通粗骨料制备了再生砖渣次轻或轻骨料混凝土,探究了水胶比、掺合料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低水胶比和掺入适量的硅灰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所有配合比的砖渣粗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为1920~2100 kg/m3,水胶比对砖渣粗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的影响最大.砖渣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0.53~0.69 W/(m·K),导热系数与干表观密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不同配合比的砖渣混凝土软化系数为0.85~0.93,满足耐水材料的要求.砖渣混凝土的电通量受水胶比和粉煤灰
地铁淤沙是在地铁开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砂性原料,介绍了杭州钱塘江两岸地铁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淤沙情况,对地铁淤沙在蒸压加气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地铁淤沙的基本性能,对地铁淤沙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产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淤沙掺量为30%、50%和100%时生产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产品性能均能够满足B06A5.0要求,验证了地铁淤沙在蒸压加气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
结合现有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体系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由高性能薄壁大空腔壳体与多功能芯体组成的高性能多功能一体化复合墙板体系,其标准板面密度≤75 kg/m2,极限抗弯荷载最小为2333 N/m2,多功能芯体为改性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的标准板的传热系数为0.77 W/(m2·K).结合标准板特性,提出了定制化外墙及其连接节点、密封防水等构造,多种构造组合可满足不同气候区、不同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并根据需要对薄壁大空腔壳体的极限抗弯强度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均布抗弯荷载与试验结果
针对深隧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服役环境下耐久性提升需求,研究了复合掺合料对预制混凝土坍落度、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纤维对预制混凝土蒸养强度和早期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掺合料相比,相同掺量下采用含硅灰的复合掺合料,C60预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高约5 MPa,电通量和抗氯离子渗透系数明显下降50%;在30%~45%复合掺合料掺量范围内,复合掺合料中掺加纤维后混凝土的蒸养强度下降19.5%~38.6%,1 d抗压强度下降45.6%~49.7%.深隧工程预制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应采用不加纤维
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吸附相变石蜡后利用白乳胶封装定型,制备了2种不同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的石蜡基相变蓄热板.测试了相变蓄热板的热物性参数、比热容及不同包覆率下石蜡基相变蓄热板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该类相变蓄热板具有适宜建筑节能的相变温度和潜热及形状保持能力,40℃时出现最大比热容,为2.694 J/(g·K),导热系数随白乳胶包覆率的增加而降低.采用石蜡基相变蓄热板构建多温度组合型相变蓄热围护结构,并对其建筑控温效果进行了实验模拟和DesignBuilder软件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多温度组合式相变蓄热板作为
研究了乳液类型、聚灰比以及乳液复配对瓷砖粘结体系中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灰比越大,桥接裂缝能力越好;聚合物复配时掺苯丙乳液BASF7551和VAE乳液的防水涂料性能较好;在复掺VAE Celanese1386和苯丙乳液BASF7551的防水涂料体系中二者最佳配比为5:5.结合防水涂膜的性能变化规律,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利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直径300~400 nm、分散均匀的碳包覆Fe3 O4核壳结构材料(Fe3O4@C),将其修饰丝网印刷电极(SPEs)构建了测定双酚A(BPA)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Fe3O4@C核壳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交流阻抗法(EIS)、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Fe3O4@C/SPEs对BPA的电化学敏感特性.结果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pH=7条件下,Fe3O4@C修饰电极对BPA表现出最强的电催
为推动机制砂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工程应用,开展了石灰石粉、微珠粉等活性掺合料对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石灰石粉可显著改善C80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其力学性能早期发展较快,且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机制砂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分别为0.065、0.88,机制砂制备的高强混凝土脆性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活性掺合料可显著降低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且石灰石粉与矿渣粉和硅灰混掺对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提升效果更佳.
用盐酸改性膨润土制备酸化膨润土,研究了盐酸浓度、液固比、酸化浓度及酸化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酸化条件.采用XRD、扫描电镜、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酸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酸化前后膨润土净化材料对空气中有机化合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酸化膨润土的最佳工艺为:液固比8:1、盐酸浓度为0.02 mol/L、酸化温度100℃,酸化时间4 h.该酸化膨润土对正己烷、苯、甲苯、三氯乙烯、辛烯的6 h净化率均比原膨润土有所提高,分别由12.1%、15.8%、19.0%、38.9%、30.8%提高至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