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酒花水分含量变化研究变温干燥模式对酒花干燥效率的影响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ui248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酒花干燥生产过程中干燥时间长、干燥不充分等问题,本研究以甘肃地区主产酒花品种\'拓璞1号\'为研究对象,利用改造烘箱模拟车间单层高床烤池的烘干方式,研究了不同变温干燥模式对酒花水分含量及酒花层相对湿度的影响.实验筛选出了两种较优的变温干燥模式,即在酒花烘干过程中,温度设置由30℃上升到50℃(30~50℃)以及由30℃上升到60℃后下降到40℃(30~60~40℃),其在7 h内可分别使酒花整体水分下降54.48%及49.82%.分析车间干燥曲线,30~50℃模式下呈线性拟合(R2>0.95),30~60~40℃模式下呈Weibull分布函数(β<1),表明以上两种变温模式下的干燥类型分别为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进一步验证了30~50℃变温干燥模式下干燥效率更高.而30~60~40℃变温干燥的酒花具有更高的精油含量,约比30~50℃变温干燥下高43%.研究表明,酒花干燥应采用前期低温(30℃)、后期高温(50℃)的方式;为获得更多的精油含量,可适当降低酒花干燥后期的温度(40℃).
其他文献
本研究比较四种增菌培养基(Fraser、Half Fraser、LB1、LB2)对速冻肉糜类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增殖效果,评价其对速冻肉糜类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LAMP检测检出限的影响,并将优化后的增菌条件结合LAMP技术应用于人工污染样本和实际生产线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四种增菌培养基中Half Fraser的增菌效果最好,在6 h内实现单增李斯特菌活菌数从6.4×101 CFU/mL增菌至9.4×104 CFU/mL.结合优化增菌条件后,LAMP检测速冻肉糜类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限从6.4×104 C
为提升辣木籽资源利用度,采用酶法制备辣木籽降糖肽.以蛋白水解度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和响应面法优化最佳的酶解时间、液料比、酶解pH、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通过超滤粗分离酶解液制备分子量<3 kDa的降糖肽,并通过MTT法分析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酶法制备辣木籽降糖肽的最佳酶解时间为4.6 h、液料比40.5:1、pH为8.3、酶添加量5.5%、温度55℃,该条件下酶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23.62%±0.14%.超滤组分中分子量<3 kDa组
为提高黑苦荞的有效利用率和附加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苦荞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发芽前后黑苦荞中的基本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芽时间为4 d、发芽温度为25℃、浸泡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6 h时,发芽黑苦荞中GABA含量最高可达33.40 mg/100 g.发芽会显著提高黑苦荞碳水化合物、总酚、总黄酮、槲皮素、山奈素、表儿茶素、绿原酸的含量.其中,绿原酸和表儿茶素分别是发芽前的16.1
目的:为充分利用铁皮石斛花中的黄酮类物质,开发了一种绿色高效的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铁皮石斛花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使用新型低共熔溶剂,基于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并使用大孔吸附树脂考察溶剂的循环利用能力.结果:氯化胆碱、乙二醇(摩尔比1:4)组成的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得率最高;最佳提取条件下(DESs含水量18.9%,温度88.2℃,液固比23.3:1 mL/g,时间3
以老山芹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干燥方式对老山芹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采用微波干燥、旋转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先冻藏90 d再真空冷冻干燥5种方式得到老山芹,超微粉碎制备老山芹粉;测定干燥后老山芹粉的黄酮、酚酸、多糖和香豆素含量,比较老山芹粉醇提物的ABTS、DPPH、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老山芹的黄酮、酚酸和香豆素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7.91%、22.19%和4.9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也最优,分别为86.11%
新品系\'606\'是由黄旦自然杂交后代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加工乌龙茶香气持久,品种风格独特,制优率高.为了解新品系\'606\'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和滋味品质特征,本实验以茶树新品系\'606\'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等方法,对其加工过程中的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黄旦毛茶的含量和感官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品系\'606\'乌龙茶氨基酸含量总体先增后降,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丝氨酸
反向渗透扩散(RSF)是正渗透技术中的一大挑战,本实验立足于研究正渗透技术浓缩苹果汁性能以及功能性汲取液(乙酸钠、碳酸氢钠、柠檬酸钠溶液)的溶质扩散规律.首先,利用NaCl溶液为汲取液研究正渗透膜的基础特性,通过改变NaCl溶液浓度、进水流速以及膜操作模式,探究正渗透体系的水通量、反向溶质扩散及截留率,分析对去离子水和苹果汁的浓缩能力及溶质扩散规律;其次,对比不同功能性汲取液对苹果汁浓缩的效果和对RSF的影响,以期达到将RSF化弊为利的目的.结果表明,汲取液浓度和膜操作模式影响浓缩效率和RSF;采用压力延
目的:研究超声波波辅助法提取沙棘叶多糖的最优工艺及其对结肠癌CT-26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选取超声波温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以及超声波次数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结果进行正交优化来研究最佳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采用MTT法、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RT-PCR和Western blot法对沙棘叶多糖抑制CT-26细胞的生长进行检测.结果:当超声波温度为70℃,超声波功率为400 W,超声波时间为30 min,超声波次数为2次时,沙棘叶多糖得率最大为7.93%±0.07%.各因素主次排序是:超
本实验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对冷藏鲜切黄甜竹笋品质、木质化和褐变的影响.黄甜竹笋剥壳切段后经高压静电场(600 kV/m)处理120 min,而后于(6±1)℃、80%~85%相对湿度环境下贮藏10 d.结果显示:高压静电场处理显著(P<0.05)抑制了黄甜竹笋基部切面的褐变,显著(P<0.05)延缓了黄甜竹笋的呼吸速率、硬度、纤维素、木质素和H2O2含量的上升,同时也显著(P<0.05)抑制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
为从分子水平探究驴骨胶原蛋白的功效物质基础和驴骨胶原蛋白对受损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综合高分辨率轨道分析质谱(UPLC-Orbitrap MS)技术定性分析驴骨胶原蛋白的有效成分,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渗入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驴骨胶原蛋白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探究其对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驴骨胶原蛋白的蛋白含量为57.5%,具有典型的胶原氨基酸组成.驴骨胶原蛋白含有较为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糖类和脂质等活性成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