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植被抗旱保水剂应用技术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抗旱保水剂对荒漠草原植被生长的改善效果。[方法] 在野外布置试验小区,采用条撒、面撒覆土和打孔3种不同形式施加保水剂,监测小区内土壤含水量、植被长势,分析不同保水剂施加形式的区别。[结果] 荒漠草原生长期内,施加保水剂明显提高了0~20 cm层土壤的含水量;3种保水剂施加方式中,打孔及面撒覆土方式的保水效果较为显著。[结论] 施加保水剂可以有效改善荒漠草原的植被生长情况。
  关键词荒漠草原;抗旱保水剂;土壤含水率;群落结构
  中图分类号S81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2-00535-02
  Abstract[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retaining agent on the desert steppe growth.[Method] The test plots were set in the wild, and water retaining agent was added with strip spreading, surface spreading and drilling. And the soil water content, vegetation growth was monitored between plots, so a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three addition ways of water retaining agent.[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growth period, 0-20 cm layer of soil moistu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addition of water retaining agent. And among the three addition ways of water retaining agent, drilling and surface spreading owned better effects.[Conclusion] The addition of water retaining agent could improve the growth situation of desert steppe.
  Key wordsDesert steppe; Water retaining agent; Soil moisture; Community structure
  干旱是世界农业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据统计,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占陆地面积的1/3,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50%。特别是我国的广大北方草原地区[1-3],由于气候、地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降水稀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植被稀少,蒸散强烈,水分是制约当地发展的关键因子[4]。荒漠草原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该区地表植被是土壤水分限制型生态系统,由于干旱长期作用,地表植被退化愈加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对荒漠草原植被保水抗旱技术进行研究,防止植被退化、草原沙漠化。
  目前草地上的抗旱保水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中进行,很多学者研究了植物自身的抗旱生理特性,在水分胁迫作用下的自身渗透调节、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等,基本理论成果很多,但是由于植物自身蒸腾难以控制、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快,都没有真正解决草地植被的节水抗旱。针对植物保水抗旱技术,许多学者在农田应用了保水剂,效果良好;还有应用PAM作为土壤结构改良剂或稳定剂,可以增加土壤表层颗粒间的凝聚力,维持良好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结皮,增加土壤入渗率[5-6]等。笔者于2011年开展了荒漠草原保水剂应用技术研究,通过野外小区试验,研究了采取不同形式施加保水剂后荒漠草原土壤的持水、保水性能以及植物群落的生物学特征,为增加荒漠草原地区土壤蓄水能力、提高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水利部草地水土保持生态试验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内,该试验基地属于希拉穆仁荒漠草原4结论
  荒漠草原生长期内,施加保水剂明显提高了0~20 cm层土壤的含水率,在条撒、面撒覆土和打孔3种方式中,打孔及面撒覆土方式保水效果最为显著。10~30层土壤含水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规律,不同方式施加保水剂对深层土壤水分没有显著影响。
  荒漠草原施加保水剂改善了草群结构,增加了草群盖度、高度和生物量。3种不同方式保水剂处理均不同程度改善了植物生长状况,其中施加保水剂后覆土处理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NECT)与全球变化-干旱化、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3-6.
  [2] 宋松泉,王彦荣.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8):1037-1044.
  [3] 张强,赵雪,赵哈林.中国沙区草地[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1-7.
  [4] 马治华,刘桂香,李景平,等.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6):17-21.
  [5] 冯浩,吴淑芳,吴普特.高分子聚合物对土壤物理及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1):15-19.
  [6] AL-HUMAID A I.Effects of hydrophilic polymer on the survival of buttonwood(Conocarpus erectus)seedlings grown under drought stress[J].European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2005,70(6):283-288.
  [7] 黄占斌,万会娥,邓西平,等.保水剂在改良土壤和作物抗旱节水中的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1999,5(4):52-55.
  [8] 黄占斌,朱书全,张铃春,等.保水剂在农业改土节水中的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57-60.
其他文献
对广州市番禺区榄核河沉积物中5种典型重金属(Cu、Zn、Pb、M、Cr)的含量水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榄核河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远远高于广
本文针对船舶避碰中的“背离行为”,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二条“责任”,对“背离行为”的法律性质,条件,时机及其应遵循的原则作了系统的分析;并对“责任条款”提出修改意见。
通过量化德州市农村居民的直接、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及其变化,得出德州市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量为o.643tCO2/人;间接碳排放量与其相当,为0.558tCO2/人,呈增加的趋势,其中食品、居住、
摘要[目的] 研究盐碱地产脂肪酶的中度嗜盐菌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及其所产胞外脂肪酶的性质。 [方法]利用平板筛选法分离得到一株产脂肪酶中度嗜盐菌,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的鑒定,并对其产生的脂肪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产脂肪酶的菌株命名为Nesterenkonia halobia sp.ZF03。对脂肪酶粗酶液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在46~50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