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年旅途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年是彝族的年節,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时间并不固定。刘娴赴大凉山采风创作时,恰逢2020年的彝年,在普雄到西昌的绿皮火车上拍摄了这组照片。由于疫情防控,车上的人不是很多,他们大都背着地方特产作为探亲之礼,这也是彝年走亲访友的习俗。刘娴拍摄的这组作品非常细致,视角和构图讲究,瞬间的抓取和环境信息的选择极具典型性,真实反映了大凉山地区的脱贫成果和彝族同胞喜迎新年的欢乐状态。
归途 刘娴 摄
俺去赶集 刘娴 摄
新朋友 刘娴 摄
回家过年 刘娴 摄
其他文献
炫技  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将为手机这种小巧的移动通讯设备量身定制相应的拍摄技巧,帮你发挥它的优势,发掘它的潜力。你会发现当你使用手机拍照时是那么的轻松、惬意,并且其中有些技巧,你也可以在使用相机时尝试。话题  移动设备每个月都会出现新产品、新技术,当然也少不了围绕这些产品和技术的新话题。我们会为你梳理这些嘈杂的声音,去掉那些噱头和表面文章,而带你去探究话题真正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以及话题背后的用户需
[摘要]张爱玲以女性特有的想象力、独特的视角与细微的观察力叙述了金钱、欲望和爱情婚姻,对爱情婚姻进行了彻底的解构。  [关键词]女性叙事 爱情婚姻 金钱观    兰塞在其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代表作《虚构的权威》一书中指出,作者型叙述声音这个术语是表示一种“异故事性的”、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在这种叙事模式中,叙述者等同于作者,受述者等同于读者自己或读者的历史对应者。女性叙述较倾向采取
摘要 中国电影史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讲授电影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还应体现为对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入挖掘与思考,并以此培养学生对民族电影的审美情感,进而树立起民族电影意识。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影戏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人本思想    在影视艺术院校,中国电影史是一门传统的理论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讲授电影发展史常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社会以及电影本身的需要了
[摘要]艺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西部片背后的冲突与融合和美国历史上“西进运动”的始末是分不开的,开发西部的人们从开始的欲望膨胀到回归人本身,再到自然人性中的永恒发展,这在西部片中有一条线索分明的轨迹。这种冲突的格局与后来的融合成为构建人物形象谱系和西部片叙事结构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西部片 双元对立 冲突与融合    对于西部的描述,最早以小说、画册供美国人民传阅,小说告诉人们英勇的白人如何不
高山极限运动因为其攀登过程充满不可预知的危险和悬念,本身就极具故事的张力,也正是这种不可预知性,让人的思想在瞬间死亡和活着的交叉点上作为有限存在,却可以一直游离在永恒的无限中,去探索生命和自然的关系。我一直以为,那种存在感就是攀登活动本身,攀登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发现。发现不是为了满足某种感官上的猎艳或心理上的好奇,而是为了读懂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内心后的改变。我喜欢攀登,是因为找到了与自然可以无限
北国情愫 常秀芬摄寻觅 常秀芬摄极地冰雪 常秀芬摄初雪 常秀芬攝守候 常秀芬摄  在冰天雪地中拍摄对摄影者及器材设备都是一个考验。作为南方人,常秀芬对冰雪摄影情有独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品《北国情愫》以两棵相依的雾凇为主体,简洁的构图在逆光下形成浪漫的影调;《寻觅》以树为线,以马为点,画面富有诗意;《极地冰雪》以丰富的细节、层次和色彩变化使冰雪呈现出不同的力度与质感;《初雪》利用建筑物玻璃的反
照相馆时期的袁毅平 上海 1939 -1949年  袁毅平先生是中国摄影界最有名望的老前辈之一,他在摄影创作、摄影杂志编辑与管理、摄影理论、影像评论、摄影教育、摄影活动组织与管理等多领域全方位地勤奋工作,为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努力。  1926年,袁毅平出生于江苏常熟鹿苑(今属张家港)。14 岁开始在上海照相馆学习人像摄影,成为一名职业的照相馆摄影师。1949年追求进步的袁毅平将自己
摘要:中美合拍电影《面纱》改编自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同名小说。该影片荣获2006年美国“国家影评协会”最佳改编剧本奖和“年度十佳电影”及2007第64届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等奖项。以中国内地为背景,故事讲述了一对迷途的夫妇,面对着死亡与新生命,他们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在逆境中完成了彼此爱情的救赎。  关键词:《面纱》毛姆 爱情的救赎    06年12月底在全球的公映的中美合资电影《面纱》The Paint
【摘要】简述数字技术在电视技术发展中不同电路的各种应用,说明了数字技术是推动电视技术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数字技术 应用 数字化    自电视机诞生之日到如今,电视技术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其图像伴音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改善,功能也更加强大,这主要归功于数字技术在电视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电视数字化成为今后电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技术最初应用于电视系统的局部电路,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数字
适马14-24mm F2.8 DN Art 的外观比同规格单反镜头小了一圈,全新的NPC纳米多孔镀膜不仅非常漂亮,并且在抗眩光和提升画质方面作用明显。减重、瘦身  随着无反时代来临,人们对专业级镜头也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它们不仅要画质出色、光圈够大,还要比以往型号更为轻便。在此背景下,适马推出的适马14-24mm F2.8 DNArt 正顺应了这一用户需求。  适马14-24mm F2.8 DN